

漫言华语
-
荐 端午粽子含情调
窗前不知名的树叶由嫩绿变成了深绿,槐花已榭尽,散落树下,连同她的最后一抹清香被风雨带走。端午将至,已经闻到了粽叶淡淡的清香。超市里各种品牌的粽子已摆上货架,菜场里有商贩自包的粽子在出售,更多的则是作为包粽子原料的糯米(我们叫江米)、粽叶、用作捆绑绳的马蔺叶摆满很多摊床,清香就来自那粽叶。 每年这个时节我都要忙上几天,包很多粽子,除了自家吃,还要送给亲朋好友,…
-
荐 唱响夕阳下的生命之歌
人过了七十岁,就到了多事之秋,慢性病高发,甚至断崖式地衰老虚弱。我已年届八旬,明显感觉身体状况如江河日下,状况不断。有句俗语说得好,“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诚哉斯言! 我年轻时血压偏低,而且低得厉害,但没什么症状,自我没有感觉,只体现在体检表上,于是“我是低血压”这个概念,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但从来没把它当回事。 退休后有几次体检,测完血压大夫和我说…
-
荐 怀念我的弟妹
– 仲春时节,本是春暖花开桃红柳绿,令人愉悦的时段,可偏逢清明节,恰遇雨纷纷欲断魂的氤氲氛围,那份好心情瞬间化作无尽的思念,想起那些故去的亲人。今天,我要说的是一个和我没有血缘关系,却是我的至亲,我们安氏家族的重要成员,我的弟妹。她曾经是职场上的女强人,却在退休后本该颐养天年享受退休后的幸福生活时,被一场车祸夺去了宝贵的生命,那年她六十六岁,人生…
-
荐 我是女一号
– 别误会,我这个女一号,可不是影视剧里拿着八位数片酬的女主角,只是健身房里女会员中按年龄排序我年龄最大,自己给自己定位女一号,貌似其他人也没有异议。 我是在大连读书时学会游泳的,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大连是海滨城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夏季每周两节体育课,就是乘学校的大卡车到海边学游泳。我学得绊绊磕磕,但总算是学会了,离开大连也没有多少机会…
-
荐 又是一年二月二
– 早晨打开微信,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祝福语和祝福图片铺天盖地而来,霸满屏幕。哦!又是一年二月二,到了龙抬头的日子。这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民间传统节日,没有法定假日,但民间还是挺看重的,今年的二月二正好赶上周末,那就更好了。 对二月二的来历不甚了了,找度娘问问。原来她老人家也是莫衷一是,一会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
-
荐 新年祈愿:有尊严地活着
– 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照射着大地。我欣喜、欣慰地看到了2025年的太阳,这意味着我2024年的人生目标——“活着”已经实现。 凶险的疫情在地球上肆虐三年,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那时给自己定的目标很低——活着就好。如今疫情早已结束,生存环境尚可。我也过了79周岁生日,是实实在在的80岁了,耄耋老人当之无愧。我的2025年的…
-
荐 东北老太太:渔歌唱晚,博客伴我一路前行
– 踏浪游河 渔歌唱晚 文 / 漫言华语(东北老太太) 2024年的春夏之交,从遥远的江南,水墨的江南,飞来一份超大的荣誉证书。打开来看,是卯酉河博客编辑部发给我的一本“卯酉河十大新锐”荣誉证书。老伴带着惊愕疑惑的表情,不无揶揄地严重质疑,嘿,你都多大岁数了还“新锐”呢!还给这么厚重的褒奖?面对质疑,我也深感愧疚。拿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
荐 你了解东北吗?且听大姐说东北人聊东北事
– 说东北人 聊东北事 网上有几个街头随机采访,问“东三省是哪三省?”被采访者大都是穿着时尚,颜值爆表的青年男女。然而,回答的五花八门,却鲜有完全正确的。 所谓东北是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现在有人认为内蒙东部也算东北,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活习俗到说话口音,都与东三省高度接近,那么,在没有明确的行政区划的情况下,约定俗成的“东北”,就是…
-
荐 家有病夫
时光匆匆,不经意间又到年底。回首这一年,老伴状况不断,不太消停。 四月底,儿子微信告知,”五、一”回来过节,届时会开车带我们出去玩儿,满怀期望地等待中。不想,四月二十八日,老伴过马路没走斑马线,与小汽车来个亲密接触,所幸无大碍,只是胳膊肘卡秃噜皮,小腿韧带损伤。伤筋动骨一百天,慢慢养着吧! 终于养好了,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十、一”长…
-
荐 我的舅舅
在舅舅九十二岁寿宴上我和舅舅的合影 儿时的记忆中,我家亲戚很少。父系中只见过奶奶和父亲,什么叔叔姑姑的一律没有。母系家族人口稍多,但母亲的同胞姊妹也只有一个舅舅,一个姨。而那个姨又远在吉林省,少有来往,只有这位舅舅住同一城市,来往密切,给我印象深刻。 舅舅和我同一属相,但长我一轮,所以我对舅舅的年龄记忆尤深,今年九十二岁,依然健在且无病无灾精神矍铄。 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