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菊
梦菊的头像

梦菊

家在山西阳泉,原职高中物理教师,现已退休,喜欢文学。
38 文章
706 评论
31 粉丝
  • 梦菊学论语(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作为教育工作者,孔子有许多不错的教育理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其中之一。《论语7-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的是运用启发式的时机。孔子的意思,教导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仍弄不明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不能明确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强调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

    2025年2月11日
    841110
  • 俺家小哪吒

    . 子诺吃饭淘气,体质可一点都不差。 俗话说,“三翻,六坐,九爬。” 我们子诺是5个月就会爬。 那天,他妈妈给他买来个怪怪球,那球能放音乐,会说英语。球上有个开关,轻轻一按,砰,一个戴着帽子的小丑的脑袋弹了起来,球变成了个小人。再按一下,那个小丑的脑袋缩回去了,小人又变成了球。这么有趣的玩具子诺看都不看。 他做什么呢?他趴在床上,两眼瞅着那个盛玩具的纸盒子。…

    2024年2月26日
    2.3K270
  • 过年

    – 过年 小时候,就盼着过年。 好吃的饺子白面馍,新鞋新袜新衣裤,还有压岁钱,想着心里就甜。 过了腊月二十三,年的味道浓了。 先是扫家。把屋子里能倒腾的东西都倒腾到院子里。 记得我家有一面穿衣镜。小心的搬出去靠墙放好,一只大公鸡昂首挺胸,被成群的妻妾簇拥着踱过来,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就发了怒。想和我抢老婆?没门。翅膀乍开,怪叫一声,连飞带跳就扑了上去…

    2024年2月1日
    910320
  • 子诺百日记事

    – 子诺百日记事 (1)子诺驾到 2011年11月28日凌晨3点,子诺的妈妈把外婆从睡梦中叫醒:“妈妈,我见红了!” “噢?” 这是我外孙发来的短信。他是说:“我可不想在妈妈的肚子里待着了。” 孩子,欢迎你啊! 子诺的外公外婆不由的喜从心头起。 外婆知道,外孙这只是提醒家人做好接待他的工作。人家是小皇帝,哪能不摆摆架子就来呢?可是外公性子急,立马…

    2024年1月17日
    2.9K220
  • 老漂,老漂

    云南师大的校园是美的,含饴弄孙的光景是快乐的,但这并不代表老漂一族的心情是舒畅的。 如果把这几年的社会变化比作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我们的孩子们是在这车上生、车上长的,他们是这列车上的原住民。 我们则不然。 我们这代人原本是步行的一群,猛然间被推到了这快速行驶的列车上,巨大的惯性让我们头晕目眩,有的甚至被甩出了车外。我们和自己的孩子就像是来自两个世界,其理念的…

    2023年12月7日
    2.0K300
  • 喂饭

    在我们家,喂子诺吃饭是一项大工程。 他妈妈的奶水不是很足,说给他加点奶粉吧,他死活就是不吃。 这孩子,他怎么就这么像我呢? 听我母亲说,我8个月的时候没奶吃了,那时候家里条件还不错,他们买了糕粉给我调了吃,我就是不吃。我都记事了,茶碗大的碗盛小半碗饭我都吃不进去。要不,我怎么没长高呢? 无论如何不能让子诺像我。 子诺四五个月的时候,也试着喂他点鸡蛋黄、米粉之…

    2023年11月2日
    2.5K280
  • 隔代亲

    我第一次去昆明是2013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 那年春节女儿女婿回来,子诺一见爸妈就躲到姥娘背后。爸爸拿糖果逗引他,他看着爸爸的脸慢条斯理的走过去,一把抢过糖果跑到另一个屋子去了。 这孩子,平常也经常和爸妈视屏的,见了真人就不认了。那时我就想,该让子诺回到父母身边了。再大一些他就融不进那个家了。 他们原本是打算过了暑假接子诺回去的,老头子也老大的不情愿…

    2023年10月7日
    2.2K210
  • 2023暑假,你的孩子怎样过?

    2023的暑假就要到来,有孩子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这个假期可得自己安排。 &    &    & 给大家提个醒,这个假期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好时机。 &    &    & 从长远看,以后的孩…

    2023年6月22日
    1.4K430
  • 初夏的秋景

    天热了,早上5点多出去散步。一眼望去,路边的柳树蔫头耷脑,一幅无精打采病恹恹的样子。这可是初夏的清晨啊,那树不该是青翠欲滴,欣欣向荣的样子吗? 微风吹过,有枯叶从树上飘落。原来,路边缘、墙根下集聚了那么多的黄叶。人行道上也是斑斑驳驳的黄叶。唉,这哪儿象初夏啊,全然是一副秋天的景象。 秋天叶落,原本是气温低了,树木不再给叶子供应水分。现在可是初夏呀,而且今年的…

    2023年5月20日
    1.1K191
  • 梦菊学论语(6)——关雎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在孔子做老师的时候,《诗经》——那时叫《诗》,是他的学生唯一的读物。 孔子让自己的儿子学《诗》,让他的学生学《诗》,甚至《诗经》三百零五篇也是经他的手整理出来的。但整理也就是按风、雅、颂的次序分了个类。孔子未必能解读了《诗》。 《诗经》收集的诗篇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跨越了500余年。500年前的诗对孔子就是古文。孔子…

    2023年2月21日
    2.1K130
点击查看更多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