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菊
-
老漂,老漂
老漂,老漂 云南师大的校园是美的,含饴弄孙的光景是快乐的,但这并不代表老漂一族的心情是舒畅的。 如果把这几年的社会变化比作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我们的孩子们是在这车上生、车上长的,他们是这列车上的原住民。 我们则不然。 我们这代人原本是步行的一群,猛然间被推到了这快速行驶的列车上,巨大的惯性让我们头晕目眩,有的甚至被甩出了车外。我们和自己的孩子就像是来自两个世…
-
荐 喂饭
在我们家,喂子诺吃饭是一项大工程。 他妈妈的奶水不是很足,说给他加点奶粉吧,他死活就是不吃。 这孩子,他怎么就这么像我呢? 听我母亲说,我8个月的时候没奶吃了,那时候家里条件还不错,他们买了糕粉给我调了吃,我就是不吃。我都记事了,茶碗大的碗盛小半碗饭我都吃不进去。要不,我怎么没长高呢? 无论如何不能让子诺像我。 子诺四五个月的时候,也试着喂他点鸡蛋黄、米粉之…
-
荐 隔代亲
我第一次去昆明是2013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 那年春节女儿女婿回来,子诺一见爸妈就躲到姥娘背后。爸爸拿糖果逗引他,他看着爸爸的脸慢条斯理的走过去,一把抢过糖果跑到另一个屋子去了。 这孩子,平常也经常和爸妈视屏的,见了真人就不认了。那时我就想,该让子诺回到父母身边了。再大一些他就融不进那个家了。 他们原本是打算过了暑假接子诺回去的,老头子也老大的不情愿…
-
荐 2023暑假,你的孩子怎样过?
2023的暑假就要到来,有孩子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这个假期可得自己安排。 & & & 给大家提个醒,这个假期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好时机。 & & & 从长远看,以后的孩…
-
初夏的秋景
天热了,早上5点多出去散步。一眼望去,路边的柳树蔫头耷脑,一幅无精打采病恹恹的样子。这可是初夏的清晨啊,那树不该是青翠欲滴,欣欣向荣的样子吗? 微风吹过,有枯叶从树上飘落。原来,路边缘、墙根下集聚了那么多的黄叶。人行道上也是斑斑驳驳的黄叶。唉,这哪儿象初夏啊,全然是一副秋天的景象。 秋天叶落,原本是气温低了,树木不再给叶子供应水分。现在可是初夏呀,而且今年的…
-
荐 梦菊学论语(6)——关雎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在孔子做老师的时候,《诗经》——那时叫《诗》,是他的学生唯一的读物。 孔子让自己的儿子学《诗》,让他的学生学《诗》,甚至《诗经》三百零五篇也是经他的手整理出来的。但整理也就是按风、雅、颂的次序分了个类。孔子未必能解读了《诗》。 《诗经》收集的诗篇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跨越了500余年。500年前的诗对孔子就是古文。孔子…
-
荐 我做了一次心理医生
三姑姐两口子,退休之后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差。两人一个77岁,一个76岁,一锅搅马勺也有五十多年了,不知为什么就活成了一对乌眼鸡。孩子们不在身边,两个人的世界,不是十天半月谁都不理谁,就是相互啄。 最近读了几本心理学,试着当一回心理医生。逮了个机会我就对三姐开讲,当时三姐的儿子小军也在旁边。想着小军能把我的意思传达给他爸。要讲的内容也酝酿了好几天了,我说: 姐,…
-
思想文字尤如桑蚕吐丝
思维是个奇妙的东西。它如烟如雾,无影无形。抓住它,把它变成语言,它或许就变成了他人的思维。抓住它,把它变成文字,它就像婴儿从母体中产出。 这多象蚕吐丝啊。思维就是蚕肚子里桑的汁液。蚕把桑的汁液吐出就成为丝。 不一样的是,人养了蚕就是要它的丝,桑叶就总会变成丝。人呢?只有作家或者需要时才把思维变成文字,只有科学家才把思维变成成果。 突发奇想,人活一辈子,就算是…
-
荐 梦菊学论语(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这段对于做事或学习的深度与情感的关联论述讲得很精辟。恰如孔子所说:“知道不如爱好,爱好不如以它为乐。” 作为孔子的同行——一个教书先生,我对孔子这段话感触颇深。以教学过程而言,只要老师的课讲得生动有趣,在课堂上不听讲的学生总是少数。 听老师讲课,学生就进入第一个层次,即对所学的知识…
-
退休之后(前言)
– 退休之后(前言) ——别了,云南 这次去云南,我真正感到自己是老了。 以前给闺女看孩子,说去就去,说回就回,感觉在昆明与在家里没什么两样。这次去就感觉不行,去了几天就便秘了几天,回来之后这便秘的毛病立马就好了。好像是适应不了高原反应,缺氧了。 还说孩子们忙,他们回来拖家带口的,不如我们老俩去看他们方便些。看来以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