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修高
-
荐 我绘连环画:红色乡村王家坪
奉镇政府宣传委员余敏的电话呼叫,去王家坪作了跑马观花般的调查。车上,余委员给我的任务是:了解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蒿坪一带 ,尤其是王家坪的人民,听从贺龙将军的指挥,跟共产党走,跟着红军闹革命的情况。 那一带,参加红军的人数近百人,带头人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士,名叫李凤春,她是新近加入红军的并成为这个营的党代表的。我的连环画侧重点,从她画起,全画分三个部分,第一…
-
荐 《硬着头皮逛免税城》读后
《卯酉河》博客编辑“晓舟同志”微信呼我,要我读读《硬着头皮逛免税城》,说文章写得很灵动,帮忙写篇评论。其实,我很不善于写评论文章,主要是我的语言表述少交了学费,没有练就,说话不到位,怕把别人的好东西弄糟蹋了。但是“晓舟同志”与我兄弟相称,邀约我写点东西,我若爽约,太不像话,我也就只好“硬着头皮”试试看了。 《硬着头皮逛免税城》确实是一篇难得的好文,总体感觉,…
-
荐 【小说】白藤岛轶事
一 供应室门前有一处独立的小屋,从外看,桔红的瓦,土黄的墙,像一个岗亭。占地约四平方米,檐高约两米。这就是医院的高压锅消毒室。 夏日的太阳是消毒室外的另一个高压消毒器,人在阳光下,如在锅底炙烤,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像一个烧饼,两面烤得流油。你若不信,你看看去,体验一下吧! 高压蒸气消毒锅的气阀正“咝咝咝咝”地喷着灼热的气,锅底下的煤油汽炉吐着蓝色的火焰,也发出“…
-
荐 【随笔】“丝绸湾”的名字
– “丝绸湾”,“丝绸”二字,被人们用到一个山湾里去了,成了一个地名。又有人说,不对,是“尸臭湾”。 反正在方言里,“丝绸湾”或“尸臭湾”,音是相同的。两个名字,到底是哪个呢!于是好事者各具一词,其说不一。 这里,是清水湾村渔溪坪里的一个小地名。山势弯弯,水流弯弯,竹掩树遮,是一个幽僻的地方。老辈子的人都称它为“尸臭湾”,但是后辈人力主另一说法,…
-
荐 【短篇小说】走火
一 皇甫殳站长把布蓬吉普停在樟树坳小学操场上,让猎狗“乌嘴”守着车,自己拎着一个纸箱向教师宿舍楼走去。 教师宿舍楼三楼迎着操场方向的是一扇大窗。此时窗帘被掀开了一条尺来宽的缝隙,窗帘半掩着一个风姿绰约的女人。 皇甫殳站长是计算着时间来的。今天是星期五,陈筱依要回十里坪看父母,约定要他亲自送的,已是下午四点了,学生早放了,其他老师也回家了,现在正是时候。皇甫殳…
-
荐 年关:中篇小说《东坡引》节选
奉晓舟编辑吩咐,发一篇文学体裁文章。我写的中篇小说《东坡引》共五万多字,现截取其中9至12章,正好描写的是年关内容,权当较为合时令的交差作业。
-
荐 【短篇小说】画者苏毅夫
– 一 小镇像一个慵懒的上了岁数的庄稼汉,静静地躺在河岸边,晒着温和的太阳。说上了岁数,是说它有了些年代,近乎古老;说它像个庄稼汉,是说它通体朴拙而且粗犷,少了点内在底蕴的柔美和妩媚。 时令已是腊月的下旬,寒气的势力比暖阳强大得多。街上那些采购年货的行人穿着臃肿的棉衣熙来攘往,有的站在摊贩的对面,吵架似的讨价还价,摩托车的引擎声和自行车的铃声交织…
-
荐 【短篇小说】春风沉醉
– 一 电话铃不停地响着,吴一铭提着衣裤,从浴室走出来,边穿衣服边接电话。 “吴老师,快过来,你班上有几个女生在熄灯以后,聚到卫生间喝酒,有两个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电话是寝室管理老师打来的,语气非常急促。 吴一铭看了一下…
-
荐 【随笔】遭遇“焚琴煮鹤”
(《渔洋古镇印象图》,油画,两米长,一米多宽) 冬月(旧历十一月)如期而至,农家已经开始杀年猪,燻腊肉了。 我家的那位“奶奶”,说趁还没搬家,割几斤前夹肉和后半脞,灌几节香肠,买几个蹄子,砍几块五花肉,在这即将搬离的空屋里燻了,备着好过年。 这住房旁,只隔一个楼梯间,就是原先中学的学生宿舍,中学搬迁之前,因为总体学生人数减少,寄宿生减少,就已经几年没学生住了…
-
荐 【随笔】一个残疾老兵的心结
时间是2015年的秋季。 中午,我正在沙发上打盹,突然,手机铃声响了,看号码,陌生人的。我不想接听陌生人的电话,因为当下电信骗子多,做广告宣传的多,无事搞电话骚乱的也多,总之,对陌生电话我不想理睬。 铃声还响着,像是不接就不罢休似的。没法,只好接了。 “喂!哪位?”我问。 “我是谭登发,前部久,我们在一起聚会过的!您给我送了书的!”对方报了名姓,还说出了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