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厚
-
荐 拿房的亲历
因疫情原因破天荒春节没回老家,最近一周却连续回了两次老家。两次回老家都为同一个原因——拿拆迁安置房。 4年前,我2004年为母亲盖的别墅拆迁了。别墅本来可以不拆的。10年前市里建保障房,生产队小港西面的28户拆迁了。优惠政策成了村里拆迁的统一标准。看着拆富的28户,小港东面有12户6年前急不可耐向村里提出拆迁要求,村里同意并分配了现成的安置房。4年前村里作最…
-
荐 素描八周岁的二宝
首个“3 · 15打假日”的次日,我家二宝出生。已打了8次假,二宝这个小孙女是个纯真的孩子,无论是祖孙情还是为人处世,都没有一点假。 “三八”节放学回到家,二宝冲到房间拿了一朵小红花给在客厅的奶奶,祝奶奶节日快乐。二宝告诉奶奶,这是她昨晚完成作业后做的,妈妈也有一朵。二宝记得全家每个人的生日,都会提前制作好生日贺卡。 一天只有祖孙4人吃晚饭。奶奶看着坐在对面…
-
荐 漫话 “ 随波逐流 ”
– – 随波逐流是一句成语,最早出自于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在《楚辞》“渔父”这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中,渔父不赞同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世人皆醉,何不哺其糟…
-
荐 我陪老伴逛公园
夫妻间什么年龄互称老伴?似乎没有一个明确和权威的规定。光阴归家庭的前几年,我们主要伴的不是相互,而是孙女,一内一外,以不同的方式伴着孙女们。 二宝上小学后,我的任务是接送,基本从伴孙女中解放出来,自己能支配的白天时间大为增加。儿子请了每天8小时的钟点工,负责卫生、洗衣、午饭,让老伴摆脱了大量的家务,安心养病。老俩口相伴,主客观条件都具备了,名副…
-
荐 一位95后的忘年交
过闲云野鹤的日子进入第10个年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活动的兴趣似乎也在减弱,很多老同学、老朋友一年也就安排一、两次见面。屈指数来,见面比较多的还是一位95后的小学弟。老伴开玩笑说,你俩就像忘年交。 96年出生的小学弟是外省考入苏大纳米学院读硕士研究生的。作为网友兄弟的孩子,作为苏大老校友,关心和帮助责无旁贷。开始两周见一次。后因疫情及小堂弟功课繁重等原因…
-
荐 诚厚——与我心亲近
2009年7月,我在网易开设了博客,初衷是为了记录一个多月前出生的孙女大宝的成长。设博需要取一个网名昵称,我几乎不加思索用了诚厚。网易博客关闭后,我又转移到新浪设博。本想延用网易网名,不料已有人捷足先登,因我正在从事祥瑞文化的研究,不得已便加了祥瑞二字。加入卯酉河,恢复了诚厚的网名。 诚厚,没有动人故事,毫无文学色彩,或许也没有让博友们感觉亲近的昵。但这…
-
荐 苏南农村第四波
苏南,顾名思义江苏南部,以往也称苏锡常。南京、镇江划入苏南是后来的事。苏南农村,因改革开放初期的“苏南模式”而始受广泛关注。 29年前,我有幸接待过现代著名记者穆青、冯健。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令我对二老肃然起敬。从新华社领导岗位退下来的二老,继续敬业着新闻事业。刚完成采访的二老在参观、游览过程中,显得格外轻松,一路谈笑风生。不久,…
-
荐 探梅进行时
搬到有“洋苏州”之称的园区居住7年多来,要说玩去得最多的地方,无疑是白塘公园。大多是与老伴陪大宝二宝去,也有单独陪老伴去的。 冬末春初去白塘公园,唯一的主题是探梅。白塘公园全名白塘生态植物园,春夏秋冬4座岛分别种植各季植被。包括素心梅、馨口梅、马蹄梅等品种的5片腊梅,2大片红梅以及红梅中的几株绿梅,沿河一排白梅,一大片美人梅,是冬岛的主要植被。 腊梅、红梅、…
-
荐 人人都要有感恩之心
博友阳光笙箫支剑笙《学会感恩患者 做好人文医生》一文,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你曾否见到过医生给患者写过一封感谢信吗? 博友的这篇文章,专论医患关系。其实,这个拷问灵魂的问题,是广泛存在于各领域的社会问题。比如师生关系,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和学生家长对老师的感恩,有多少老师…
-
荐 吃了七十次年夜饭
历史悠久的年夜饭,大概是春节文化中最重要、也是最不容易失传的节目。国人看重家,当然重视阖家团聚的年夜饭。 有些人家把传统的祭祖仪式提前举行,越来越多的人家把年夜饭安排在饭店,这都是形式上的变化,阖家团聚的内容没有变。我坚持在家吃年夜饭,觉得在家吃才有年夜饭的味道。壬寅年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