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宾19481957
-
参观海派画家郑午昌先生画展
听儿子说,同济大学建筑规划学院郑老师的父亲“郑午昌先生画展”,在嘉定的韩天衡美术馆展出,这个消息让我喜出望外。 海派绘画大师郑午昌先生在绘画界非常有名望,能看他的绘画书法作品原作是我早藏在心里的愿望。我们决定全家出行,找了个星期六,就驱车赶往嘉定博物馆去一饱眼福,特意带上了我那个喜爱中国画的小孙女儿,让她从小就感受艺术大师的风采。 德艺双馨的郑午昌老先生的事…
-
荐 难忘那年元旦夜饭
1961年秋季,我考入了家乡的省重点学校赤峰二中的初中。 在学校当住宿生吃集体伙食不到半年时间,我就知道了什么是饥饿,体会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 那是个“三年自然灾害”刚刚开始的饥饿年代,全国各地方都缺粮食,家家户户都不够吃。党和国家领导人最着急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六亿人民吃不饱饭。就是这样缺粮食,国家对正在长身体的中学生还是很照顾的,在内蒙古,中学生的粮食供应标…
-
江南有知音
– 结束扬州活动回上海的途中,我们接到无锡少年宫主任刘建美女士的邀请。她说我的老朋友、关心下一代协会负责人——原无锡市教育局党委书记邱女士,请我们一家人共进晚餐。听到这个信息快睡着的我一下精神了起来。 在疾驰的汽车里,我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25年前的1988年9月初。由赤峰市、无锡市、扬州市、常州市等四家少年宫联合举办的“四市少儿书画联展”,在赤峰…
-
荐 爸爸的“过水烟”
– 爸爸一生没什么特殊嗜好,只是喜欢不时吧嗒两口卷烟。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每天早晨还没有起床,爸爸在被窝里就点着了一支烟,我们在睡梦中能闻着烟味儿,迷迷糊糊之中就知道这个时候该起床了。 后来我了解到,在银行工作的爸爸由于参加工作早资历深,他的工资是银行里最高的,连行长的工资都没有他的高,但勤俭了一辈子的爸爸生活很低调,总是买最便宜的“绿叶”、“握手…
-
莫名其妙:南方人为何不怕冷
九十年代初,空调还没有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冬天时节,如果北方人到了上海或是江苏,由于没有取暖设备,那你可就遭老罪啦。 记得1988年春节刚过的二月末,我到扬州少年宫筹备少年儿童绘画联展,住在扬州宾馆。当时天气也就是零上三四摄氏度左右,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下个不停,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湿漉漉的,那冷透了的感觉很不舒服,从来没来过南方的北方佬,总觉得南方的春节应该很…
-
荐 水彩画近作四幅
《晚秋的湖畔》 26X36CM 小雪时节,我的家乡内蒙古已经进入冬季开始大降温,朔风阵阵袭来,我们已经棉衣棉裤全副武装起来了,不能到户外写生,但可以在温暖如春的家里支起画架操练,凭借几个月来走马看花的速记和色彩记忆,我就动起笔来开始陆续绘了起来。 绘画是我这辈子的最爱,虽然作画时难免存有一份孤寂之感,可正是这平心静气地绘画思考和形象色彩的…
-
画刘文学
2009年国庆前夕,由中宣部、中组部、总工会、团中央、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在全国范围联合组织开展一次群众评选活动,选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在这次评选活动中,有一位十四岁的少年被评为“少年英雄”,他叫刘文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少年英雄。 少年英雄刘文学是我们的同龄人,他的英雄…
-
荐 有趣儿的“攒邮票”
小时候,家里的亲戚多,在山东辽宁居住的姑姑伯父,逢年过节经常邮寄包裹和信件报平安,后来姐姐到哈尔滨实习,通信的频率就更高了,我逐渐被亲人们邮寄信封上花花绿绿的邮票吸引,就直接撕下收藏起来,没想到那邮票贴的很结实,那撕下来的邮票不是缺角就是中间出个窟窿。后来发现班级还有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邮票,下课后就互相传看。慢慢的就从从高年级“票友”那里学习到了邮票的高级玩…
-
荐 突然长大了
1963年秋天,我开始了初中三年级的课程,刚刚进入青春期的我们,还没有思想准备,但一开学,每个同学的敏感神经都感受到身边的变化。 在教室,同学们你瞅瞅我,我看看你,都和互相不认识一样。原来大家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经意间,男同学嘴角上面都窜出了小胡须,说话声音瓮声瓮气和成年男子没啥两样。二是心理上的变化就更加微妙了,男同学开始愿意和女同学接近、…
-
荐 激情岁月:犹记当年在街头绘制战备宣传画
– 一大清早,我刚进校门,就被校革委会主任叫住,通知我到市工代会去画战备宣传画。 那是1970年秋天,我刚刚从大学分配到中学当美术教师,满脑子还沉浸在美院的绘画痴迷当中,现在听说有画画的工作,没有一点城府的我立马就把喜悦写满了脸。主任却拉长了脸说,这是上面派下的任务,咱们抗拒不了,但你要记住,你的本职工作在学校,快去快回,千万不要耽误给学生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