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脚楼
-
荐 避暑纪事(6)——四个餐友
– 来利川避暑,除一帮武汉人是组团而来,其余都是散客,大家互不相识。住,各不相干,吃是分餐制,坐位固定。一帮武汉人噪门大,脏话也多,他们自然是扎推,热热闹闹的。我们一桌三对夫妻,年龄最大的是一对老夫妻,沙市人,年轻一点的夫妻是宜昌人。我们六个人都是话不多的人,很投缘,时日一长,闲暇也聊一些家常事。 一 沙市夫妻男的姚姓,女的姓朱,退休前都是教师,…
-
荐 避暑纪事(5)——探秘吊脚楼
利川有几处吊脚楼古村落,离我的避暑地最近的是凉雾乡双河村吊脚楼古村落,昨天就想去,因为老伴闹病,没去成。今日我提议去寻访探幽,老伴饮然作陪。 今天的天相好,无风无雨,阳光正劲,却不毒辣。民宿老板说,去那儿的路在山间盘旋着,时折时陡,很窄,路况也不好,山上常有落石滚下来。他的这番描述说明这个古村落没有多少商业包装,这更增加了我对古村寨的向往。怀古以乐,向趣以观…
-
荐 避暑纪事(4)——寻访佛宝山
利川是山区,多山。山多,并不意味着就有名山,但佛宝山是有些名气的,来利川避暑的消夏客,十有八九都会去寻访它。 佛宝山属巫山余脉,不过1800米的海拔,位处利川市汪营镇辖地。明清时期,佛宝山曾是土家族与汉族分界的“界山”,清代文献《纪爵公遗书》记载了其作为行政边界的史实。 我的避暑地离佛宝山只有十多公里的车程,起义去寻访它,并不是想去领略它的雄奇,是它的山名让…
-
荐 避暑纪事(3)——走马水莲洞
出民宿右拐一两公里就是龙船水乡,这是利川市唯一的4A级景点。不管它是几A,我都没抱有特别大的希望。人为的过度开发出来的景点,多少有些别扭,对于崇尚自然天成的游客,大抵都是败兴的。 就字面上看,龙船水乡的游点很突出,一个是龙船游,一个是水乡风情。龙船和水该是很契合了,它们又是如何联手面世的呢?后来得知,所谓龙船,龙、船的要旨并非龙和船本身,它是依附于土家族的龙…
-
荐 避暑纪事(2)——“人民公社”好
来凉雾镇的第二天,听这里的老民宿客说,附近有个人民公社村落很好玩。我问在哪里,有人手指河对岸的山梁:“翻过那座山就到了。”他说的那座山实际上是一条山脉,山上的杉树郁郁葱葱,是无路可翻的,要去“人民公社”,得绕道才可抵达。 老伴昨日就定了今天去“人民公社”的行程,今日吃罢早餐,老伴拉了一个旅伴当向导,我做她的马夫,说走就走。 车行凉雾镇街道,柏油路,曲里拐弯,…
-
荐 避暑纪事(1)——苦寻避暑地
这些年,有许多朋友在盛夏时都到外地去避暑,他们回来后都是津津乐道地说避暑地如何如何的好,我是不为所动。我是农民的儿子,进城半个世纪了,还是农民底色,热又怎样呢?不至于有“双抢”的时候热吧?那是下蒸上烤,一天要在地里干十几个小时,经过了火热的年月,还有什么热不能抵挡呢? 今年,老伴动心了,也想今年去外地避暑,我违抗不得,她老人家心动,我就得行动。今年五月,我俩…
-
荐 丛芳其人
丛芳是我的侄儿媳妇,大概只小我六七岁。她生活在老家县城,每年见面的机会最多也就一两次,但我对她的印象是特别的好,也特别的深刻。 她和我侄儿结婚时我才认识她。那时,她在县城工作,侄儿在县府里的政府机关工作,老家在乡下。完婚那天,把侄媳娶回家时天色己晚。村里的人见了新娘子,说这新姑娘长得灵醒,一看就是个瞭将人。年岁大的人说,大户人家就是有福气,把一个比戏子还好看…
-
荐 G318散记(20)——徒步秘境
六月九日,女儿从成都飞到林芝来陪我,我们父女在林芝机场会合后,直接驱车去波密。一路断断续续地下着雨,我是希望这雨别磨磨唧唧的,能下得酣畅一些,可老天却像怨妇一般,依旧是淅沥沥、絮絮叨叨地说一阵、停一阵。 十日,无朦朦亮,我拉开旅馆的窗帷,波密城的天空飘着层层乌云,穿城而过的帕龙江不知疲倦地赶着路,沿江两岸的马路上少有车辆行驶,也见不着几个行人。波密城还没完全…
-
荐 G318散记(19)——过折多山
昨日从雅安过康定,走马观花去康定情歌广场(木格措),继续西进到塔公草原,最后折返西南方向到新都桥。其间,在雅安去塔公草原时翻阅过折多山垭口。折多山是一座有着特殊地理和文化意义的高山,它给了我特别的情感体验。 折多山是横断山脉的一系,主峰高4962米,因路窄弯多,故名折多山。它离雅安390公里,距康定只有40公里的路程。折多山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有180…
-
荐 G317散记(18)——半是闹心,半是有幸
本以为今天是特别顺利的一天,从马尔康到汶川、映秀,晚上到都江堰住宿,总共就两百多公里。其实不然。 早餐是在两个藏人开的小吃店吃的,两个酱肉包、一根油条、一个水煮鸡蛋。酱肉包的味道很正宗,油条由店家切成般般长的几段,不热,却是脆脆的,鸡蛋的味道太寡淡,不中我意。 吃后便走,出城就上了蓉昌高速,这是昌都到成都的高速,车不多,限速120迈。虽然下着雨,开车还是蛮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