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琐事杂记

    真正是秋凉了,穿了长袖长裤,便觉得自己更加笨拙了,走路似在负重而行,多走几步,身上汗津津的。 和老伴往江边走,路边趴着一条黄狗,一个司机急促地按喇叭,黄狗倏忽而过。看着它欢腾矫健的样子,心生自已不如狗的念想。 这念想让我想到知堂老人的一句话。他说,人不如狗,不如在嗅觉,更不如忠诚。他老人家的兄弟说得更刻薄,说做狗容易,做人难。这是他老人家骂胡适先生的话,这是…

    10小时前
    64920
  • 几厢参照读东坡(11)老苏小苏有“官念”

    林语堂《苏东坡传》、李一冰《苏东坡新传》、莫砺锋《漫话东坡》, 在下文中简称“林传”、“李传”、“莫话”。 苏家父子的仕途并不坦荡, 东坡还一再被贬, 但却没弃官。到底是忠于帝王还是官瘾太大, 抑或旷达到了云层, 宠辱一点不惊? 我从在读的三本书中, 寻找线索和素材, 试图给出一个能说服自己的解答。 一从家族因素看, 苏洵在《族谱后录》中写道: “自唐之衰,…

    1天前
    1.4K100
  • 邂逅“新月”

    – 每周二和周五,我一般仅有送接二宝的任务,至少有一天要陪老伴市内“旅游”。国庆前的周五,我提议去心心念念的太湖湿地公园,同样没去过的老伴欣然同意。 避开了上班高峰期,按定位的太湖湿地公园北门,往西一路高架,下高架穿越苏绣一条街,近40公里40多分钟也就到了。 停车场稀稀落落不到10辆车。售票处是不用去的,检票员看了眼身份证,客气地放行。进入北门…

    1天前
    1.4K200
  • 秋日诗六首

    – 秋槿二首 其一 一抹斜阳伴绮霞,深红浅白出篱笆。 野蹊莎径无人迹,惟有西风落槿花。 其二 桥畔烟迷树影遮,红红白白漫交加。 曲阑十二共谁倚,惟有风中木槿花。 – 秋渚二首 其一 秋入蒹葭向暮凉,风梢露叶奏清商。 去年挹袖人何处,芦笛横吹水一方。 其二 风荻萧萧新过雁,一汀白露晚凉天。 水光晻霭明渔火,红蓼滩前夜泊船。 晓起见桂花二…

    2天前
    1.4K100
  • 寒露节气养生纵横谈

    每年的寒露,从10月8日或9日开始,到23日或24日结束。送走美好的九月,迎来金秋十月,我们从处暑、白露、秋分一路走来,一直在赞美着秋天,到了寒露时节,我们仍旧不会吝惜美好的语言。秋高气爽、日丽风清,星月交辉,依然是我国许多地区这一时期天气的主旋律。此时,南方的人们在开始享受凉爽的秋风之时,北方的人们已在领略深秋的凄美了。2024年寒露具体时间为:2024年…

  • 我家的三个女人说后事

    外孙女和她妈回来看我们老俩口,我和老伴住旧居,她们母女俩住新房,两地隔一公里多地。她们都是夜猫子,起床晚,而且聚餐时都是一大帮人在酒店,所以,并没有多长时间聊私密的话。 今日上午,我陪老伴去江边遛弯,不一会就回了,在进小区门厅时,老伴先后突然晕倒了三次,还出现了短暂的意识障碍。老伴回屋躺下后,意识也清晰了,她们母女俩也来了。老伴跟她俩说,若以后的治疗需要插管…

    3天前
    1.5K70
  • 善良的寒寒

    这个长假寒寒不在家,我好想他。 寒寒打小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长大后也一直与人为善。他的奶奶在他小学毕业那年生病走了;他的爸爸在他读高中时车祸走了,从此我和他相依为命。在爷爷、外公外婆的晚年,他给予了他们尽可能多的关爱。只要回家,他就会抽空去看望他们。他对老人家说话,总是拣好听的说,不像有些孩子,心眼不坏,说话语气却很生硬给人添堵。外婆生前只要看到寒寒就眉开眼…

    3天前
    1.5K250
  • 风起,去看百合花开(上篇)

     春去无芳可得寻,山丹最晚出云林。柿红一色明罗袖,金粉群虫集宝簪。  花似鹿匆还耐久,叶如芍药不多深。青泥瓦斛移山菂,聊著书窗伴小吟。                                                                                                宋 .  杨万里 《山丹花》 宋 …

    3天前
    1.6K340
  • 幸遇黄玉玲大姐(中)                      

    大姐,个矮,稍胖。年近七旬,仍皮肤白皙,肌理细致。深度近视镜片的后面。闪动着一双睿智的细眼,就有一种源自骨子里的书卷气与大家气,颇像沉着若定,胸中自有经纶的掌门老太,抑或内涵丰厚的女高知。 黄玉玲大姐的手。一点不像这个年纪通常那种,苍老枯瘦,青筋暴凸,而是细腻圆润,且十指尖尖,艺术品般的纤秀,灵慧。时间的逝水,并没有在这双手上留痕。难道是上苍的眷顾,将堪为精…

    3天前
    1.7K370
  • 外孙女和我“抬杠”

    我和外孙女文扬有个约定,祖孙俩搞一个合作项目,合写一本书,她写一篇,我就附几句带点评的话,书名就叫《双频混响》。所谓双频,就是祖孙俩生活在两个不同的频道,她说她的,我说我的,达到混响的效果。写成后找家出版社印出来。 我跟她说明意图后,她只是淡淡地回了一个字:“好”,似乎有点儿勉强,这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她曾经痴迷阅读,阅读量远超于她的同龄人,阅读趣好似乎与一般…

    5天前
    1.3K6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