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
-
荐 读书与写联的小惊喜
床头柜上汪曾祺先生的这本《人间草木》书,扉页上我用黑色的炭素笔写着,“2017年6月5日网购,6月8日始读”,至今日重新翻读,已过去6年多的时间了。当再次读至其中的一篇《四川杂忆》时,有一段文字,竟让我会心一笑,还忍不住在心里给自己偷偷地来了一个大大的赞。 先看这段短短的文字: 我不喜欢杜甫草堂,杜甫的遗迹一点也没有,为秋风所破的茅屋在哪里?老妻画纸,稚子敲…
-
荐 读书:众说汪曾祺
上海远东出版社零八年五月出版了纪念汪曾祺的集子《永远的汪曾祺》,收录了不同作者的怀念文章七十七篇,以时间为序进行编目。汪先生是一九九七年五月去世的,到二零零八年五月就整整十一年了,时间的流逝终究难以融化往日的风华,先生音容宛在,雕刻进了文字的时空里,与文字不朽了。 零七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在五月间也出过一本这样的集子,《您好,汪曾祺》,篇目大致没有后来的这本多…
-
荐 土豆
有一段时间,家里的菜篮子中,以土豆为最多。自己没有买过,来源主要为政府救助、校友捐助。最后一次居家隔离,第三天自愿者又送上门一袋,许是有十多斤,据说是从定边那边过来的。 土豆大概是别名最多的食物罢,各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名称。中国文学史上有个“山药蛋派”,赵树理是代表人物之一,那个“山药蛋”大概就指的是土豆,因为山西人称土豆为“山药蛋”,取其土生土长、贴近群众之…
-
荐 关中无螃蟹
现在正是吃蟹的好时节,秋蟹正肥,当其时也。但似乎关中这片区域,还真是不以产蟹出名。不产不等于不能吃,街上就有阳澄湖大闸蟹的连锁商店,饭店里亦有蟹类的菜品,而且,此地人对于海产品烹饪还是越来越认可了。 “关中无螃蟹”,这是一桩有名的公案。此条目出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杂志二”中,“关中无螃蟹。元丰中,余在陕西,闻秦州人家收得一乾蟹。土人怖其形状,以为…
-
荐 款题
款题是说画画或弄书法的人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名款或题记,很有些象是喜欢旅游的人到了风景名胜区写上“某某到此一游”,区别是前者在自己的田里自慰,后者在别人的天地为非。现在人常说是题款,其实他真正的意思是题个款题。至于说看了别人的画想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印迹,高雅一点的就叫“经眼”,则大多是皇帝及达官贵人还有收藏家书画鉴定家常弄的事,学术的说法是题跋标签引首观款。款题…
-
选料
谭延闿是湖南的名人,是民国时的名人,曾作过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是有名的美食家,他家的厨子,是湖南烹饪大师曹荩臣。谭家菜很出名,但也很昂贵,有人问曹:“为何你办的菜,价格比别人贵很多?”曹说:“没有别的,只是选料不同。如别人炒一盘麻辣子鸡只用一只鸡,我炒的要用三四只,只取其胸脯肉;辣椒只取全红的,红中带绿的全不要,均先用猪油炸好,再下锅加盐酱等;出锅时鸡肉与辣椒…
-
荐 随手了——文字其实是家常话的堆积
林斤澜的文字总是由短短的句子组成,象是人在思索着说话,有一句没一句地应付你。短短的句子言简而意无穷,让人看得少却想得多。句子象块儿,一片一片地堆积,差不多了,画家的作品也完成了,拿出来一看,还就是绝,好看。让人能想起他的眼神,真有神,觉得神就在他的眼里,正在注视着你。 昨晚看今年《随笔》六期上他的文字,他说到周家老二,就是知堂老人,思考是深层次的。林是卖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