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
-
荐 青灯滋味
刘春在家里做着居士,我就喜欢他这样随意的好,凡事都不必拘役于形式,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自己不累,别人也轻松。随意地做事,往往还能有出人意料的效果,比如说东坡的文字,我总觉得他的那些小品文字,行所当行,止所当止,生命力一定会比他的一些宏文巨制要旺盛得多。因而我就说刘春活得很自在,他不象我这样还要受职业的限制,还要循规蹈矩地过日子,他没有职业就是什么职业都有了…
-
硬气
董桥说知堂,老人当年落水是一大憾事,连中国现代文学史也抱憾了。后来在《四九年后的周作人》中又说到这件事,说起晚节不终,宦事敌伪,身陷缧绁,他也总是辩说“那是不得已的事”,“我和一些朋友也需要生活”。董桥似乎并不这样认为,他借用梁实秋反驳南宫搏的话说,“不过周作人先生无论如何不是‘做做小事而谋生’”,他的落水,我们“只有惋惜,无法辩解”。 说是无法辩解,其实一…
-
神话
知堂老人一生写下的小品文章大致在三千篇左右,四十多个本子,真正使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坐席的文字,是从和兄长鲁迅断交的一九二三年七月开始出现的,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实在让人感到有些意思。这些文字,和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他与钱玄同、孙伏园等人创办的《语丝》杂志有很大的关系。一九二八年他发表《闭户读书论》后,过了十年的隐逸生活,而后作品风格更加成熟,成了真正的知堂文…
-
荐 破题
《知堂回想录》“县考”一节说到做八股文章的“破题”,举例子说,题目是《三十而立》,有秀才破题写到:“圣人两当十五之年,虽有板凳椅子而不敢坐也。”我看了就想喷饭,古秀才原来也是十分可爱的,真有如而今小孩子在做脑筋急转弯,看来古人今人都是十分有趣的。 余生也晚,没有赶上做八股文章的年代。自北宋王安石创立“制义”,亦即时文,于熙宁四年,公元一零七一年,“以经义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