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荐 诊室故事:巧事成双
.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有些巧事不是书上写的,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 最近一次专家门诊,就发生了两件巧事。 上班没多久,看完前一个患者,点击电子叫号系统,广播里传来“请徐媛媛到二号诊室就诊”。推门进来的母女俩,妈妈带着口罩。我例行询问:是徐媛媛吗?妈妈朝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你!我很疑惑:你认识我呀?是之前来看过的吗?她摘下口罩说:不是的,我前几天刚给你装过窗…
-
荐 纸箱里的承诺
教育,有时是陪伴一颗年轻心灵穿越迷雾的过程。晓雯,这个初一新生,从入学伊始就带着特殊的标签走进了我的视野。 她的字迹娟秀工整,做事一丝不苟,本该是班级的模范生。然而,开学初的心理普测结果却亮起了预警信号——在同龄人中,她的某些心理状态量值已偏离常态,提示需要关注甚至干预。这结果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促使我约见了她的母亲。 那个傍晚,夕阳的余晖洒满操场,我与晓雯…
-
荐 “我可能错了”(二)矛盾调解记
书屋里浮动着纸张特有的墨香,空调送来的凉风驱散了暑意。我带着几个孩子围坐在角落的长桌旁,梓乔、蔡涛和向向分别坐在我的两侧,他们各自还带了一位朋友作陪。梓乔主动挨着蔡涛坐下,这一举动引得向向投来不满的眼神。安排朋友在场,既能缓和当事人的情绪,也有助于更客观地处理矛盾。 等人都落座,我开口道:“咱们今天聚在这儿,就是为了解决问题。遇到矛盾不能逃避,得勇敢面对,这…
-
荐 “我可能错了”(一)
周六的慢跑,让我与樊登读书推荐的《我可能错了》相遇,书中“我可能错了”这一丛林派修行的奥义,在当时的我看来,不过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却未曾想,在接下来的周一,它竟与我在现实中产生了强烈的碰撞。 班主任的工作总是从周一开始便忙碌不停。20分钟的午休虽短暂,却能让我在紧张的工作节奏中稍作喘息,感受片刻愉悦。路过羽毛球馆时,不经意的一瞥,一场学生间的冲突展现在眼…
-
荐 十六岁:选择了人生的第一个挑战
题图 / 大宝为参加杭州动漫节扮着玩 再过几天的5月26日,是大宝16周岁生日。去年,大宝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考验,“险胜”入读苏州中学。今年,大宝选择了人生的第一个挑战。 春节过后,苏中高一开始文理分班。语文是大宝的强项,小学当班长,初中、高中当副班长,都兼着语文科代表。进高中后的第一次月考,大宝语文拿了年级第9。这学期期中考试,大宝在班级语文第1,英语第3…
-
荐 《双频混响》(12)——掌纹
五一清晨,晨曦还未睁开眼睛,我刚给外孙女“关饷”,她立马就发过来这首叫《掌纹》的诗歌,一时间,我都觉得她是在犒劳我。这是一首更像诗歌的诗,全文实录。 掌 纹 朱子文扬 / 文 . 泥沙淤积 我流下肉 托举一只金乌 双手印上“爪” . 土壤开裂 蜿蜒在并拢的掌 盐水舔舔缝隙 锄下纵横的纹路 . 当日照巩固好旧路 我趁着寒凉 用镰刀的一撇 贯穿三条河道 . 篡改…
-
荐 诊室故事:早熟的患儿,聋哑的家长
. 在诊室里时常会遇上形形色色的家长。我接触过来自西藏新疆云南的少数民族,也接触过黑皮肤的老外,还有各种残障人士。 上周六专家门诊,下午接诊了一对母女。妈妈长得眉清目秀,八岁的女儿晓玥(化名)一副聪明乖巧的样子。 我面向妈妈,例行的询问病史:带孩子来看啥啊? 妈妈打着手势,嘴里“啊——啊——”的喊。原来是个聋哑人。 我想她应该识字,于是把要问的内容写在纸上。…
-
熟读唐诗三百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就是一部灿烂诗史。唐诗以丰富的题材,高雅的格调,精美的文字,优美的韻律,成为了中华文明中-道亮丽的风景线。 唐诗乃中国文学之瑰宝。唐代文化,主要精髄为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最光辉的顶峰,曾对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各国及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无论是文明古国还是区区小国,都发生过难以估量…
-
荐 陪伴孙女旅游的快乐时光
. 原来以为旅游带个孩子出行,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走着走着我才发现,这是带了一个小太阳,照得你心里亮堂堂。她处处表现出小大人的样子,聪慧精灵的不时送你一个惊喜,让你开心一整天。人心情好,走路轻松,浑身有力气,旅途的疲惫也减轻了。 一次在宾馆,我们进了电梯,电梯门就要关上时,一个女人快步冲了进来,拉杆箱和前脚进来了,后脚却夹在门外,电梯里的几个大人呆若木鸡,没有…
-
荐 《双频混响》(11)——沙尘暴
这是外孙女创作的一首诗,除加了两个顿号,全文实录。 . 沙尘暴 朱子文扬/文 . 沙尘暴 一滴泪水 、一滴血 裹着刃与刃挤压而碎裂的石子 乘着焚烧的兵书 随风升上空去 在气流中不断雕刻 、雕刻 落在即将铸造的模具里 . 安逸的时代 有人纵着抓一把黄河底的沙 撒向过去、现在、未来 . 风千年千年地翻涌 熟悉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