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瑞
在香港居住快半世纪,如果以一句话比喻香港,我会说,香港是一盘炒杂烩,热辣辣的色香味俱全;当然,形容香港是杯鸡尾酒,诗意盎然,也美;炒杂烩比较中式,有点普罗大众的市井味。
香港以前被误读没有文化,只被认知是购物天堂;八十年代,有一大作家路经香港,只是走马看花,就大放厥词,断言香港没有文化。读了令人苦笑不得。
先从一个普通的香港市民看看香港饮食文化。如果有机会常到外面吃,就会感觉非常丰富多元。很轻易的,你就可以品尝到来自境外地区、周边国家的代表性美食,如星洲炒米(新)、喇沙(马)、冬荫功(泰)、金边粉(柬)、越南檬(越)、巴东牛肉(印度尼西亚)、印度咖喱、寿司(日)、葡国鸡(澳门)、意大利面、披萨(意)、法国式西餐、泡菜、烤肉(韩)、汉堡包、肯德基(美)、台湾牛肉面、新竹米粉、金门面线、蚵仔煎(金门)、北京水饺、烤鸭、上海小笼包、梅菜扣肉(梅县)、云南米粉、麻辣酸菜鱼(四川)等等,这些富有代表性的各地美食组合,形成一种非常巧妙的香港多元饮食文化的隐喻,也成为「香港文化是一盘热辣辣的炒杂烩」的形象注释。加上香港小食蛋挞、咸水角、凤爪、荷叶饭、山竹牛肉、虾饺等名闻中外的港式点心经典,太洋洋大观了!走了很多地方,似乎找不到一个城市,集中了那么丰富的佳肴美食,想吃什么就有什么。香港人适应能力也真强,舶来品来什么就适应什么,都能吃得津津有味。家居黄埔花园,各类餐厅、酒楼、食肆多达五十家,午餐时间,每一种都有人排队。
鼎盛一时的大排档,已经成为香港市民的共同记忆,港式茶楼也独一无二,成为“出口”的饮食代表。吃而已,已经形成超强的文化,哪怕这种文化是输入的、拿来的、混血的,都无愧于香港美食天堂的美誉;自由港的香港,那种包容全球、缘结东西的襟怀,香港中国人自傲之外,也庆幸我们的一张嘴长留香港。
当然,不是饮食而已;只懂吃,难免沦为一般动物;香港文化的精彩,也在衣玩住行语言习惯风俗人情等各方面充分表现;从日常生活的柴盐油米一日三餐,到报纸杂志娱乐八卦各种意识形态,样样俱全。
也不妨从一个曾经的爬格子动物看昔日报刊文化。五十至九十年代,当网络文化还没那么流行和发达时,香港纸质媒体如日中天。我知道的、我投过稿的就是长长的一串报刊名字,至少有《大公报》《新晚报》《文汇报》《天天日报》《中报》《快报》《晶报》《星岛晚报》《明报》《明报晚报》《华侨日报》《成报》《新报》《澳门日报》《公教报》《海洋文艺》《香港文学》《读者良友》《青年良友》······那时,两度失业,各长达一年,日写五个专栏和连载,都是靠这些报纸让我获得起码的三餐。最高峰时期,靠爬格子累计稿费也有每月一万余(在当时这是个不小的数额),如果香港是文化沙漠,我这类爬格子动物早就饿毙街头。由近及远,说己论他,再看看昔日岁月,多少中国南下大作家在香港逗留,留下珍贵的行迹,播下无数文学种子,也留下了说不完的话题;鲁迅、许地山、萧红、戴望舒·····说香港没有文化,香港纯文学的旗帜刘以鬯、武侠文学大师金庸却都从香港横空出世。他们的作品,影响了香港几代人。香港的书店,也旺盛过一个长时期,一位书虫朋友九十年代就编过《香港书店巡礼》,厚厚一本;那年月,二楼书店就成为香港旺角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只是后来,珠宝店越开越多,影响二楼租金;金店蚕食书店,二楼书店越搬越高,高处不胜寒,最终执笠矣。
再从一个对香港购物以外事物有兴趣的海外游客的眼睛看香港。有心的导游结合了陌生的眼睛,就会感觉香港不少景点都富有文化内涵,都有历史掌故或故事。有次,我对南洋来港的一位文友说,这次我做你的小导游,颠覆一下「购物天堂」的形象,看一看我设计的文化香港吧。他非常高兴。我说香港和九龙、新界就组成「岛与半岛」,刘以鬯先生有本描述香港七十年代金融风暴的长篇名著就取名《岛与半岛》。在香港,我们最好乘电车,可以慢慢欣赏车窗两边的街景。乘上年龄逾百年的电车,朋友很好奇,叹道,现代化的香港,竟然还有这老古董呀!我笑说,你现在就坐在老古董身上,穿梭香港古今。电车行驶着,车两边风光犹如千变万化的万花筒,可惜我不一定熟悉。
我们是晨早从北角出发,一路向西。重要的小站就下车逛逛。北角这地区,有不少福建人,尤其是闽南老乡。他们移居香港后,靠一双空手闯天下,很好扎下根来。路经高士威道,我们在维多利亚公园站下车,参观中央图书馆。这个外观造型没太多特色的文化景点,内里倒大有乾坤。有关人员热情接待,我们参观了各种现代化设备、地下大堂的艺术展览、演讲厅、会议室、计算机室、分类图书,有人还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服务。我说香港文学馆在八楼,几年前还搞过《东瑞文学作品展》,可惜你那时不在香港。离开时,我们还看到不少市民在其中一层舒适的空调大堂里坐着翻阅报刊。
接着,电车继续往中环进发。中环摩天大厦高耸入云,玻璃幕墙林立,连当年法国的「蜘蛛侠」Alain Robert也望高赞叹,以灵活的攀高技巧,于2018年成功攀上中环四季酒店45顶楼,前后历时30几分钟。中环的高楼大厦建筑群走在世界前列,号称香港华尔街。但纽约华尔街有的,它有,没有的,它也有。如,年龄很老的当铺见证了香港很早就开埠。在这样新旧交杂的区域,怎可以不下车走走?那天正好是周日,皇后广场附近的马路被封,划为步行街,有古董汽车展在举行;一些草坪、喷水池旁,成了菲律宾女佣的休憩天堂,几个穿紧窄牛仔裤的菲姐姐在随着音乐扭臀大跳现代舞,这岂不是精彩的女佣文化?我带朋友走到一些大厦后巷,或大厦与大厦之间的缝隙,告诉他消失了的大排档的种种故事。那时有一只爬格子动物在午后的巷里开工,他听了很是茫然,我说,现在那人就在陪你走走,已经转身成为敲键舞者。大家哈哈大笑之余,我们开始爬上天桥,往中环和上环之间的空间走去,终于踏上了那世界最长(800米)的扶手电梯,参观精彩的香港露天博物馆。电扶梯一截接一截,两旁可以看到香港开埠最早的中西区几条横街,如德己立街、惠灵顿街、云咸街、和安里及荣华里,包括孙中山纪念馆、苏豪区、兰桂坊……我们看到酒吧、异国餐厅林立。这儿白天安静,夜晚必有一番盛况;我们最后还走到古味很浓的石板街、最顶的荷里活老街,这里卖古董和玉器的店铺成行成市,也有古庙,真是集古今中外之大成。朋友海量,买一罐大啤酒,一口气饮光。
看看时间还早,我们还乘车来到赤柱,正遇夕阳徐徐西沉,空气非常凉快,行走了一圈购物小巷,再到海滩岸上的咖啡座喝咖啡,太多的洋汉和鬼妹在叹咖啡看日落··……这些非常特殊的景点和画面,构成了香港的异色。
乘电车行香港岛之后,第二天我带朋友走路加乘巴士,走马看花参观香港的「书+菜」式文化。那是港九各区都有的公共图书馆,图书和街市别样地合一,有的就统称市政大厦,有的叫街市,公共图书馆往往也设在其上,只是不同电梯进入;近年油麻地公共图书馆还将玉器市场纳入,屋顶还戴了一顶雅致的书卷气十足的「书玉」的帽子。我们再从黄埔出发,在理工大学附近的香港历史博物馆下车,进入参观,博物馆以各种文字、实物和映像全方位地重现香港逾百年的历史。那些香港独有的风俗人情特色展品,每一件都在见证香港有文化。
再走到尖沙咀半岛酒店,想象一下当年香港「苏丝黄的世界」的百年风骚,电影里那些粤剧和电影,就会慢慢咀嚼出香港那种华洋巧妙交流又融合的异国情味。走出博物馆,再入艺术馆看看艺术展,在星光大道走走,看看港岛风景、演艺工作者的手掌印,再观赏钟楼,十大商场榜首海港城,会感觉时间流逝得非常快。看看下午还有时间,我们马不停蹄,再游览了钻石山那仿唐朝建筑的南莲园池、黄昏鲤鱼门的渔村风情和成行市的海鲜食肆……
朋友离港那天,发讯息过来,大赞:文化香港,非常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447
评论列表(32条)
欣赏、学习老师大家手笔的新大作!
老师挥笔,神韵珠玑使我们见到了香港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目不暇接,多么的令人向往啊!仅饮食文化(涵盖了英国、日本、台湾。北京、云南等国家和地区的饮食特色)……香港文化是一盘香喷喷的炒杂烩,今天能领略也是弥足珍贵、十分幸运、慢慢品味吧!此文容纳了东瑞老师的亲身体验,容纳了今昔交错的对比,容纳了走过的历史沧桑、苦难的历史一页,达到今日的香港辉煌—-东方明珠!
凝练幽默话香港,多元奇彩入画中。
沧桑历史香江月,当今繁荣世界鸣。
[赞][赞][赞][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花][花]
@碧宇流云:多才多艺的流云老师,给文友留言绝不敷衍马虎。值得全园朋友视为楷模学习。一个尊重作者和敬畏文字的人,作者也会以同等的态度对待她。感动于流云老师的真诚,也钦佩于您的文采,含金量很高的评语加上诗词的配合,令东某受宠若惊,因为不写最累的东瑞已经习惯于寂寞和坚持,哪怕最后剩下最后一个读者,东瑞也会坚持写下去!如今有流云的那么精彩美好的鼓励加油,哪里还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呢?
@碧宇流云:是的,香港东西洋杂处,交融出一种奇异的香港特色文化,形成香港文化的特点。你的解读非常正确。仅是美食,都值得书写一本书呢。
@黃東濤(東瑞):东瑞老师:您好!读了您的留言,流云潸然泪下,感慨万千:深深的感觉学习诗词写作一路走来遇到了多位作家、国家级书法家、大学诗词解析的教授,中学老师、海军退休技术员、一天发几首七律的大才子老师,个个才华横溢……
然而感觉东瑞老师____您是我上网12年遇到的最有名气,出版书籍最多、最有资深敢担当、深有家国情怀、敢于舍己奉献大量捐书最多,最有素养品位的、最平易近人、最坦荡可敬的大作家、最可遇不可求的一位良师益友!
您一视同仁的待人,对弱气群体充满了怜悯、‘体贴、关爱’,而且付诸于行动做善工。每个人都说自己善良、有博爱之心,然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行为上可以做到的。博友欣赏您的大作给予留言您一一认真回复,对有些酷爱文学在学习中的博友认真的指导、鼓励,指出前进的方向(这是在他们发的的博文中流云看到的),您在卯酉河发大作,增长了博友们的见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是大家的幸运啊!流云才疏学浅表达不出来,但看到眼里记在心里了。不但要向老师学习欣赏文学作品、要开阔视野,学习写作知识,更重要的学习老师的谦和、尊重他人、礼待他人…….遥祝老师和家人一生幸福平安。夏祺笔丰![赞][赞][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花][花][花
@碧宇流云:老师多次留言,让东瑞不安。东某为人为文都很一般,最担心评价期盼太高,最后失望。希望老师以平常心看东某,哈,这样我才安心。
所谓文化 是具有广泛并且很深刻的涵盖和涵意的 岂是平庸之辈所能道来。东瑞老师的大作让我开眼了,也受教了。谢了。
@2272 张英辅:谢谢张老师的评语,此文着笔不容易,就是您说的文化的涵盖面很广,如何着笔就是一种挑战。冒风险试试来写了。
东瑞老师的介绍,让我见识了博大精深的香港文化,老师的“炒杂烩”之比喻让人耳目一新,这个杂烩乃中西合璧、内容丰富、博采众长、精工细作之上品,令人回味无穷。
@难诉相思:谢谢难诉相思老师的留言,香港文化不是我此类浅薄之辈可以写得好,试试挑战自己写一篇,香港东西杂处,一百多年来造就了她汉堡包和叉烧包共存,粤语英语国语混杂的特色。
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无论是饮食文化,还是高雅艺术。都兼容并包,丰富多彩。[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情满乌江:谢谢情满乌江老师的精彩评语,说得很对,香港容纳了多元中西文化,尤其是美食文化。
老师领朋友参观香港,如同我跟在后面,听您介绍香港文化,食文化的品种繁多,涵盖中外,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三尺。新旧杂交的区域,高耸入云的大楼,天桥,电梯,带有外国城市名的街道,真的令人目不暇接。看到您介绍的爬格子的动物,我不禁笑出了声,生动,幽默,有趣;酒店,电影院,艺术馆,博物馆,点点滴滴都在展现香港的文化,谁敢说香港没有文化?自己去看一看吧!
@蓓蕾含香:谢谢王老师的一路阅读东瑞一路陪伴,令我写作路上倍感温暖,香港因为百多年来的历史原因,东南西北的文化一起涌来又和平相处,造成了她的特殊性,很难找到雷同的,谢谢你的熟悉,记得您来过香港啊。
为老师点赞![赞][赞][赞][花][花][花]
@蓓蕾含香:谢谢王老师。
五彩缤纷的香港。
@炫风之影:谢谢炫风之影老师的精炼评语。谢谢
比喻贴切,细致精辟和全面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香港大世界,感悟到香港的餐饮文化丰富多彩。
@豫莲芳草:谢谢师老师的好评,希望小文能写出香港文化的某些特色。
真佩服東瑞兄的观察力,能把香港的珍宝挖掘出来,展现给读者。我住在香港也己半世纪,但我看东瑞兄此文还津津有味,还有我不太了解的,感到新鲜的。确实香港文化什么都有,住惯香港,会觉得其他地方略嫌单调一些,这是我的体会。
@不变hong心(黃梅麟):谢谢梅麟兄的来评,不好写的文化题目,我也硬着头皮去挑战自己,将思路分开几个部分慢慢写,不然可能写得更加差。目前只是:还可以吧哈哈。
太好了,夜宵,美味,丰盛[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谢谢风雨老师。
东瑞老师这浓浓的爱港情,字里行间的自豪洋溢,为文化香港添上最浓烈丰富的一笔,使这盘香喷喷的香港文化更加色香味俱全,它的美味令人垂涎欲滴,它的色彩耀眼夺目,它的味道沁人心脾。读来如逛一趟琳琅满目的香港城[赞][赞][赞]
@似水若烟:谢谢似水若烟老师的来访和留言,还以那么美的语言赞颂鼓励东某的小文章。当再努力。
香港文化历史悠久。尤其是香港的饮食文化是一盘热辣辣的炒杂烩。
@刘艳珍:谢谢刘老师的留言,谢谢,开心。
东瑞老师以独特的视角与文字,将香港文化的中西合璧,古今兼容,在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报刊文化,装饰文化,文学沙龙等,如数家珍,情景交融,声情并茂地灵动呈现,令人震撼。我从东瑞老师的精美佳作中,深感香港文化文脉丰厚,传统与时尚融会贯通,极具东方明珠的美学特质,为香港的繁荣兴盛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锦瑟黎燕:黎老师的评语读到了,感动不已,您不但严格对自己,对周遭亲友都充满善意,而且对文友也是不断鼓励,一丝不苟,且文辞优美,视角锐利独特,为小文增添不少光彩,真是不可多得,万分珍贵。卯酉河网得到你的加盟,何等有幸,东瑞能与您文字交,太是有缘。
《香港文化是一盘香喷喷的炒杂烩》,单读题目,便已吸睛。香港在您笔下,简直就是一个斑斓多彩的调色盘啊!这是游客解读香港最佳的文字指南针,谢谢谢谢!
@尤今:谢谢尤今来访赞美,精彩新鲜的比喻,您绝对是我的老师,我得好好向你学习,最好搬张小凳子坐着,请妳给东瑞上一课。这是大实话啊。
@黃東濤(東瑞):东瑞先生真是太幽默了!我已将《香港文化是一盘香喷喷的炒杂烩》一文妥帖地保存了,以后去香港时,会再次细读、详读,您简直将香港写活了呀!学习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