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海西宁遭遇囧事:一不小心吃下狗浇尿

20250626_144124(1)

在青海没有太多的古迹。省会西宁也和全国各处的大城市一样,钢筋玻璃,高楼林立,马路上霓虹灯闪烁。欣欣向荣,但令人感觉缺点什么。应该是沉淀,历史的沉淀能使城市厚重、稳健,给人可信任可依赖之感。

问了好多人,哪里有古建筑,或者古代传说什么的。但西宁好像搞基础服务的大多都是外地人,比我们知道的并不多。最后我们还是决定去东关清真大寺看看。根据一般的回民聚居区规律来说,清真大寺周边往往就是老城区,有许多本地老的居民和老的习俗,还有热气腾腾的生活街。乌鲁木齐、银川、还有我们本地的沧州回族聚居区莫不如是。如果一座现代新城是精巧崭新的天衢仙苑,那么老街就是略微蒙垢的红尘烟火。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一座历经劫难的寺院。僻居高原、重山阻隔也不能保护它。大寺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仅仅清朝就有三次被朝廷拆毁。到了民国,好不容易被富商大贾集资重新修好,谁知大胜方位不正,又一次拆掉重修。

天下的穆斯林,不管你身处何处,朝拜必须面向真主的方向。所有的清真寺,不管你大门朝哪,信众必须朝那个方向礼拜。很多年我以为是耶路撒冷,后来才知道是朝向麦加大清真寺。而两者相距一千多公里。

穆斯林是一群爱较真的信徒。看看西南方向的厮杀便知。当然不能多说。我多年来所看到的是,清真寺很干净,信众进寺礼拜要洗浴净身。外来人不许进入大寺闲逛,会遭到斥责驱赶。

相对比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他们的礼拜堂欢迎任何一个人进来唱诗、听弥撒,甚至避难。是一个开放而善意的所在。

没想到,西宁的东关清真大寺是如此豪华大气、器宇轩昂,而且很有现代感。不像其他地方的大寺,多有绿色圆顶做显著的标志。进门,果然还有一道较为朴素些的圆弧券门楼。民国二次修好后,到了新中国的文革,这里变成了劳动人民文化宫。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才恢复了宗教活动。

老先生拍照告诉他的发小儿。我们小县城有两个家族是回民,一姓马。一姓宛。宛哥们儿说,明天星期五是聚礼日,时间是正午。阿訇会讲经,然后是盛大的礼拜仪式。上午十点左右教民就会汇聚到大寺,里面盛不下,周边大街上早早就铺上毯子等待。很壮观。

这样的盛况无疑是很引人好奇心的。但我们确实再也匀不出时间了。只好在清真寺大院子里稍稍转一转。院子里已经开始准备聚礼活动了,好多白色大伞已经立起。几个面色庄严的白色小帽站在台阶上,我们当然不敢唐突去看大殿。

从清真大寺出来,沿着一条窄窄的小胡同走不远,果然就有一条烟火旺盛的老街—-下南关。

街道窄而长,一眼望不到头。街上摊位一个接一个,全部都是卖吃食的。来来往往的人和忙碌的卖家,几乎全都是包头巾戴小帽的穆斯林。可以肯定是回民一条街。

mmexport1751031013239(1)

2025070516182190

巨大的白铁锅里,煮着羊身上所有的零件,羊头占据最显眼位置。各种馍馍饼饼、酿皮拉皮,各种油炸馓子、丝饼、豆豆圈、洋芋圆子,一堆一垛、一盆一筐,令人馋涎欲滴、欲罢不能。

西宁人似乎特别钟情香料,多半是受西域人影响。不管是白馍馍还是青稞馍馍,各种蒸烤的面食,几乎都或夹或撒很多香料,麻辣酸香难以描述的奇异香气。

一摞凉皮,周围放七八盆各种料汁,远比主材多的多。

刚刚收的新鲜青稞,煮熟用石碾碾出一条条的“噜嗉”,吃到嘴里,仿佛还有麦苗的青味。

一种甜醅,也是一种加工的麦粒,加上甜水,用吸管边吃边喝,我也试试,太大一杯,终究享受不了浅尝辄止。

发现了两种好东西。一是薯片,总以为是西方舶来品,其实在西宁大街上一车车的堆在车厢卖。一是辣条,满满的装在巨大的容器中,泛着红油,满街都是。西宁老板说,这里的辣条不是豆制品,是面粉制的。

_cuva

我本来就有点饿。信手买了一张薄饼,看起来软软的。慢慢溜达着,喝着甜醅水,待吃完了才发现,摊位上写着“狗浇尿”。哎呀!

这张饼就叫狗浇尿!也算踩上狗屎运了,狗浇尿原来还是青海非遗美食传承呐!我光顾着看牦牛肉干啥的,没注意头顶就有一面小旗子,写的明明白白。

狗浇尿是当地土族家庭用来待客的美食。材料多半是豆面,加菜丁,菜籽油淋锅烙熟。因淋油动作绕锅一圈,状似赖皮狗撒尿而得名。油是当地出产菜籽油,颜色焦黄,豆面醇香,略酥脆不沾牙,还撒上香粉。后来又在酒店发现,人家是撕碎装盘端上来的。感觉我整张卷着吃,有点粗俗,玷污了狗浇尿。

当年狗浇尿曾代表青海美食出席上海某博览会,因名字不雅,临时改名“青海甘蓝饼”。是不是也有点不敬?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2478

(15)
惑矣的头像惑矣
上一篇 2025年7月5日 下午4:11
下一篇 2025年7月6日 上午5: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5条)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5年7月6日 上午5:25

    圣域峙高原,穹顶映云天。
    礼拜承真宰,经声彻大千。
    望月楼孤耸,六柱证流年。
    古寺融多教,回廊续法筵。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5年7月6日 上午6:10

    读惑矣此文,不禁想起去年到西安时去过的回民街,那里也是非常有烟火气,且有规模宏大的清真寺。但建筑风格和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完全不同。对这些宗教场所我还是挺感兴趣的。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5年7月6日 下午1:36

      @难诉相思很可能还有一个西关大寺。这个东关大寺是外部新建的,里面还有一道比较普素的门。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7月6日 上午6:34

    惑矣的精美佳作,让我对清真寺有了新的认知;对西宁美食的灵动描摹,让我垂涎三尺。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5年7月6日 下午1:38

      @锦瑟黎燕黎老师好!回民善于做饮食。各地的穆斯林从业牛羊肉加工的很多,他们还爱油炸食品,好吃!

  • 李宗宾19481957的头像
    李宗宾19481957 2025年7月6日 上午8:23

    还是叫“狗浇尿”好,和天津“狗不理”有一拼,都是接地气的吃食!清真寺去“洋葱顶”,是这几年的事儿,西宁这个大寺还算过关,我们这里的南大寺就把“葱头”拆掉了。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7月6日 上午9:59

    青海是古代边塞,它们的历史深淀在大漠、荒沙、落日、羌笛里。比起西宁的“狗浇尿”来,天津的“狗不理”便文雅起来了。我想展销会上如果真写上“狗浇尿”,一定会被嫌弃。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5年7月6日 上午10:22

    西宁美食韵悠长,香料入味意飞扬。惑矣饥肠随手选,薄饼入腹才知详。​
    原是非遗狗浇尿,错把美味当寻常。名字不雅但易记,笑谈趣事博友讲。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5年7月6日 下午1:45

      @晓舟同志感觉西宁的外卖不多。这条街上购物的人很多,还很有人间烟火气息。见笑!我总是嘴馋,一边逛一边吃。还有时候看上这家的包子那家的面,就拿着包子坐到另一家面店去一块吃。怪不好意思的哈!

  • 一池烟雨的头像
    一池烟雨 2025年7月6日 上午10:24

    民俗风情,别具一格。随君一游,眼界大开。

  • 王志学四连笔记的头像
    王志学四连笔记 2025年7月6日 下午4:38

    还是原汁原味的名称好!民俗如此!

  • 漫言华语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5年7月6日 下午8:14

    我们这东北小城也有回民聚集地,叫回民营,和汉民不通婚。
    你如果先看到那个“狗浇尿”,就不会去品尝了,这样也好。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5年7月7日 下午4:10

      @漫言华语回民习惯与异族疏离,伊斯兰教可能教义就是很严格。我们这边也是。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7月7日 下午7:46

    这囧事囧得好玩, 民间美食的美, 不仅在味道, 也在意趣。

  • 霁月的头像
    霁月 2025年7月9日 上午8:17

    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呀。太羡慕老师吃上了这样的美食。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5年7月10日 上午10:27

      @霁月吃了美食,同时吃了一惊。[咧嘴笑]

  • 周旭才的头像
    周旭才 2025年7月11日 上午1:19

    有意思的经历!如果不是看介绍,真不敢吃这样的食物。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5年7月15日 下午8:31

      @周旭才吃到半截发现了名字,心里还是犹豫了一下的。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7月12日 上午11:38

    随惑矣老师的精美游记赏西宁的民族风情。美食狗浇尿饼虽然名字不雅,但有来历,当地人一点也不忌讳,好吃就行。西宁也是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迹不多或因名人不多之故吧。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5年7月15日 下午8:36

      @诚厚诚厚老师一语中的。西宁能说的上比较有名的建筑大概只有马步芳公馆,但也不到百年,还关闭了,不能参观。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