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过,便是生命的盛宴

Screenshot_20250702_144402

 

翻开蔡澜的《活过》,仿佛推开一扇通往市井烟火与人生智慧的门。”活过”这个简单的动词,在蔡澜先生的笔下被赋予了无限丰富的内涵。这位香港文化名人的散文集《活过》,以其特有的豁达与通透,展示了一种独特的生命美学——不是如何生存,而是如何”活过”。

《活过》,是一部在烟火人间中沉淀出的生命笔记。用他特有的豁达笔触,将柴米油盐的日常、人生百态的体悟,淬炼成一本关于“如何活过”的生命之书。书中没有高深的道理,却处处藏着通透的哲思,让人在平凡生活的褶皱里,触摸到生命的温度与深度。这本书的珍贵之处,不在于它传授了多少成功秘诀,而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平凡生活中活得清醒、活得痛快、活得通透。

蔡澜先生笔下的人生,是一场与世俗和解的修行。他深信“生活的诗意不在远方,而在眼前的烟火”。书中多次提到他对市井生活的热爱。例如,他写自己在日本京都的菜市场闲逛,被一位老妇人制作的“渍物”(腌菜)深深吸引。老妇人将萝卜切成细丝,用传统手法腌制,每一道工序都充满仪式感。蔡澜先生不仅买下腌菜,更与对方聊起家常,得知她坚持手工制作四十余年,只为留住“小时候的味道”。这段经历让他感慨:“真正的艺术不在美术馆,而在这些平凡人的手中。”

我第一次觉得食物会说话,是在蔡澜先生的书《活过》里读来的。他谈及美食时字句竟似都蘸满了汁水油香,仿佛把烟火气都嚼出了形而上的味道。此后再捧起碗来,竟隐约察觉筷尖碰出的脆响仿佛是食物在咂嘴,碗缘袅袅腾起的不只是热气,也似在絮絮的低声谈论。

书中写他幼年随父亲吃点心的事情,那种细致分明可见。原来父亲带他往一个极小的摊点前坐下来,点几笼点心便慢慢享用半天。细想之下,那慢悠悠的嚼咽,大约亦如细针绣花般一针一针绣进了蔡澜先生的人生画卷,使他对平凡小事格外动心了。

我留意到他字里行间对温情的珍惜不弃:无论是早茶时蒸笼内跃出的鲜亮香气,或者与老友之间茶酒相浸的夜谈,都如一碗微煨着的热汤,温慰着胃肠肺腑。《活过》中最动人的或许是蔡澜先生对生活仪式感的重视。他是美食家,却不是挑剔的饕客。他说:“吃,是活着最诚实的仪式。”他教人吃,更教人活——活得热气腾腾,活得滋味淋漓。那些被他写进书里的市井小吃,那些被他镜头捕捉的摊贩笑容,原来都是他对生命的注解:美好不在远方,而在俯身捡拾的瞬间。在他看来,日常生活需要某种庄重的态度来对待,哪怕是最简单的吃饭喝茶。这种仪式感不是做作的表演,而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珍视。

有一次我走进一家餐馆,看见有位老者居然也在座中,穿着洗得褪色的蓝布衣,正埋首把一碗馄饨慢条斯理地吃到见底。待末了,他端起碗饮尽最后一口汤水,发出“扑”的轻响,轻轻将空碗放下。我瞧着那人走远的背影,脑中忽就叠了蔡澜先生笔下父亲带他吃点心时的画面了——日子原来就是这般一点一滴熬成锅中的老卤汤,熬得越熬越长才会越见厚重啊。

渐渐地自己也明白:原来那寻常的一粥一饭,它们不仅喂养我们的肠胃,还悄然潜入我们的肺腑记忆之中,把生命浸染成一段悠长的况味——人活于这人世间,许多事不必说破,便如同那碗温热的浓汤,以热气贴人心坎而暖,以滋味萦人齿舌而甘。

蔡澜先生他是作家,笔下却无晦涩的哲言。有人问他何以文字总如清泉般透亮,他答:“把复杂的事说简单,才是真本事。”他的文字像一把钝刀,轻轻削去我们内心的茧壳,露出底下柔软的真心。有人嗤笑他写的是“鸡汤”,他却笑答:“能暖胃的,何尝不是良药?”

书中还有一处细节令人动容:他谈及自己收集旧物的习惯。从老电影的戏票、友人寄来的明信片,到旅行中带回的石头、贝壳,他都将它们妥善保存。他说:“这些‘垃圾’里藏着我的一生,每一次翻看,都是与过去的自己对话。”这种对记忆的珍视,折射出他对生命的郑重态度——每一刻经历,无论大小,都值得被铭记。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与挚友金庸的生死对话。金庸晚年病重时,蔡澜常去探望。两人不聊病情,反而回忆年轻时在香港跑马场的趣事,笑谈“若真有天堂,定要有酒有肉有美女”。金庸去世后,蔡澜先生在书中写道:“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与其恐惧,不如活得尽兴,让告别时没有遗憾。”这种对生死的豁达,源自他经历的太多离别:父亲早逝、母亲久病、好友离散……每一次打击都让他更懂得珍惜当下,也让他在谈及死亡时,总带着一种温柔的笑意。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平凡人的关注与尊重。书中多次提到他与出租车司机、小店老板、街头艺人的对话。一次,他在台北遇到一位卖手工糖的阿伯,对方坚持用古法熬糖,导致销量惨淡。他买下所有存货,并帮他设计包装、联系推广。阿伯感动落泪,他却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这些匠人的坚持,不该被时代遗忘。”这种对“小人物”的关怀,让他的文字始终带着人性的温度。

2025年6月25,蔡澜先生走了,像一片轻盈的落叶,悄然坠入时光的溪流,却在涟漪荡漾中,将生命的余韵泼洒成漫天星子。有人问他怕死吗?他大笑:“怕死的人,是还没真正活过。”在蔡澜先生的世界里,一个真正”活过”的人,不是活得最长的人,而是最能感受生命律动、最能欣赏存在之美的人。说到底,”活过”不是一个被动的结果,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命运的安排,而是个人的艺术。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艺术家,用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不可复制的生命画卷。

“我来过,我爱过,我活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这四句简洁而炽热的宣言,如同一首直击心灵的生命之歌,将他对人生的理解与态度凝练成永恒的诗行。是一份对生命的深情告白,更是一盏照亮现代人心路的明灯。人生无需完美,但求真诚;无需漫长,但求丰盈。只要以热爱为舟,以深情为帆,在烟火人间里活得热烈、活得清醒、活得尽兴,便是对生命最崇高的礼赞。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久久难忘:“人生如茶,要慢慢品,才能尝出真味。”唤醒了我对生活的钝感,是啊,人生如茶,若只顾牛饮般吞咽,便辜负了造物者赋予的万千滋味。不妨学蔡澜先生,在喧嚣中寻一方静隅,捧一杯光阴,让心与茶、与人生,慢慢相融。那时,就终会明白:生命的真味,不在远方,而在每一次慢下来的呼吸里。

蔡澜先生的智慧,并非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他那句“我活过”,更是引发了无数人的深思。他的话,就像一剂良药,能医治我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我活过”,这三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生命深刻的理解。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馈赠。会永远在时光里回响——提醒我们:生命不是待解的难题,而是值得尽情书写的诗篇。活得坦荡,活得真切,活得热气腾腾,便是对岁月最好的回答。而他,早已在人间烟火里,活成了不朽的传奇。

合上书页,也让我反思:人生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是否真正体验过、珍惜过、热爱过。愿我们都能像蔡澜先生那样,在喧嚣尘世中活得清醒,活得丰盈,活得——真正“活过”。不必追问生命的长度,只需让每一刻的烟火都燃成诗,让每一寸光阴都沁入生命的底色。回首来路,能笑对自己说:这一生,我活过了,活得热烈,活得坦荡。

这位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人物,与金庸齐名,以美食家、作家、主持人的身份,活出了令人艳羡的精彩人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2311

(8)
含羞荷的头像含羞荷
上一篇 2025年7月2日 上午11:55
下一篇 2025年7月2日 下午5:3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4条)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5年7月2日 下午4:24

    韶光漫煮百珍筵,苦辣酸甜俱可咽。
    情若春醪温肺腑,志如霜刃破云烟。
    千峰烟雨藏襟底,一瞬悲欢化砚边。
    莫叹浮生终作客,心灯燃处即桃源。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5年7月2日 下午4:31

    一条蓝色而宽阔的河流
    浸透出远古生命的讯息
    这是一场万物生长的盛宴
    所有的枝桠
    都露出各自的渴望
    听从大地的召唤
    迎接生命的春天

    • 含羞荷的头像
      含羞荷 2025年7月2日 下午5:45

      @阳光笙箫支剑笙感谢好友来访美评!蔡澜先生的智慧,并非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7月2日 下午5:32

    荷儿对蔡澜先生的解读与诠释,好深邃,好有见地。这样一位真正活过的大作家,依然没有离去,他活在自己清亮如泉的文字里。

    • 含羞荷的头像
      含羞荷 2025年7月2日 下午5:39

      @锦瑟黎燕感谢黎燕姐来访美评!蔡澜先生的智慧,并非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7月2日 下午6:19

    蔡澜是美食家、作家、主持人, 好像还是漫画家呢, 真是多艺, 蔡澜的《活过》我没有读过, 一定值得一读的。读了你写的书评, 更觉得值得一读了。

    • 含羞荷的头像
      含羞荷 2025年7月4日 下午5:45

      @轻品慢尝感谢老师来访品评!蔡澜先生的智慧,并非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 地质之花的头像
    地质之花 2025年7月2日 下午8:17

    我活过,这三个字让我深思。怎么着才能真正“活过”?我家老兵走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我经常想:人该如何活。

    • 含羞荷的头像
      含羞荷 2025年7月4日 下午6:03

      @地质之花感谢老师来访留评!首先向老兵致敬!人生没有标准答案,身边的亲人,都不可能一直陪着我们,早晚都要面临分别的那一天。人活着就是要学会接受离别,活好当下。大姐请多保重!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5年7月5日 上午6:07

    没读过蔡澜的《活过》,但看了含羞荷老师的读后感,对该书的主要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喜欢看那些解读人生真谛的好文,有空也去阅读。

    • 含羞荷的头像
      含羞荷 2025年7月11日 上午10:40

      @难诉相思感谢蒋院来访品评!蔡澜先生的智慧,并非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7月6日 上午11:54

    我好喜欢蔡澜先生的著作,他的书,百读不厌。

    • 含羞荷的头像
      含羞荷 2025年7月11日 上午10:54

      @锦瑟黎燕感谢黎燕姐来访留评!蔡澜先生用他的生活哲学,告诉我: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浮华,而在于享受过程,活得有趣才是真谛!遥祝夏安!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7月6日 下午10:33

    真的很惭愧,我从没读过这个大作家的竞猜局座,但是慢慢滴从你的账力度懂了他的一生传奇,也是我一中以外的收获,感觉不错为自己点个赞。

    • 含羞荷的头像
      含羞荷 2025年7月11日 上午10:54

      @诃痴快乐感谢老师来访品评!蔡澜先生的智慧,并非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7月11日 下午1:17

      @含羞荷站在你的面前才发现自己是那么渺小,老师两个字不敢当,还是举步维艰努力学习当中的一棵小草漫漫地向前冲。

    • 含羞荷的头像
      含羞荷 2025年7月15日 上午6:27

      @诃痴快乐感谢支持!遥祝夏安!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7月6日 下午10:35

    这次专心专一来阅读他的书记,感受你深深诠释他的过往,令人惊叹不已,我也懂得了不好做人的道理。

    • 含羞荷的头像
      含羞荷 2025年7月11日 上午10:55

      @诃痴快乐蔡澜先生用他的生活哲学,告诉我: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浮华,而在于享受过程,活得有趣才是真谛!

  • 王志学四连笔记的头像
    王志学四连笔记 2025年7月11日 下午3:09

    生活,就在一粥一饭!大智慧也在其间!品味美的生活!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7月13日 上午9:24

    香港四大才子,都一 一沉寂于岁月了。他们曾风扉一时,在香港、乃至在世界都是光彩照人。活过,而且活得如明星般灿烂,的确是生命的盛宴。

    • 含羞荷的头像
      含羞荷 2025年7月15日 上午6:27

      @四格格感谢格格老师来访留评!蔡澜先生用他的生活哲学,告诉我: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浮华,而在于享受过程,活得有趣才是真谛!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