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一代风华 ——诗与血与火的洗礼
–
第九章 双重考验
(4)
大队人马出动了。从一开始就是‘嚓嚓嚓’地急行军,只听到脚步声,没有说话声,好一派紧张气氛。恰好那天风大雪大,一出市区风势更显得迅猛起来,稍微离远一些就听不到前面前进的脚步声了。沿路的小山包上,松树林在哗啦哗啦作响,偶尔能听到近处传来的夜鸟的啼叫声。路都是漆黑漆黑的。队伍在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前进。
翻过了一个小山包,前面是一条河。虽然没有桥,但却不影响部队通过。因为河面上结有一层厚冰。只是冰面太滑,急行军中人的步子又不那么稳实,不少同志被摔翻在冰面上。如果在平时,大家一定喧闹不止,但此时都是敛声息气。空气很严肃。被摔倒的人生怕掉了队,一个个都是连滚带爬地往前赶,起来后再紧紧跟上队伍。
部队因而在快速挺进。二十多公里的漆黑小路很快被踩过去了。而战友们一个个差不多都把内衣湿透了。就是人的鼻尖和眉毛上,由于冒汗,大都也结着一层薄薄的冰花。在冰花会影响到自己的视线时,战友们便不得不抬手把那些冰花抹去。
再往前走,凭感觉是来到了一个小山坳里。脚下的积雪变得明显深起来。每走一步,都要发出吱咕吱咕的声响。风小了,但雪片更大。也可能积雪越来越深的缘故,走起路来更吃力了。特别有的地方,大雪能没过人的膝盖,踩下去软腾腾的。又由于掌握不住平衡,常常使人摔跤。而一摔下去人就被雪埋住了,却又需要赶快爬起来。记得参军前,大雪总是使人惬意的,但此时却使人甚为作难。想不到行军路上的大雪,给战友们形成了许多路障。
走了约三个多钟头之后,部队越过了沂通河,离需要包围的山林不远了。前面传来命令:“就要进入阵地,注意选择地形地物。”空气一下变得更为紧张起来。
又走了不远,从声音上辨别前面队伍已经疏散了。同时觉得有的部队已围着山林迂回了过去。四中队的队伍却没有再前进。
同志们开始在雪地里选择地形地物,随后都悄然无声的卧倒了。已经掌握了一般军事常识的学员们,都知道如何拉开散兵线,没有谁孤立地离开部队去寻找地形地物。
虽然是漆黑的夜,谁也看不到谁的表情,但一颗颗年轻的心,精神都是饱满的。而且互相间好像都能听到旁边战友的心跳。不是吗,那天亮之前就要打响的战斗,那擒捉敌特时踊跃向前的情景——这些已经在战友们脑子里勾画出来的一个个画面,对战友们怎能不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吸引呢!
可是时间还早,离天亮起码还有两个多小时。在深深的雪窝里掩埋着,本来不应该是很冷。但是急行军出了一身汗,又一直伏卧在冻土上面长时间不动,那个滋味是难忍的。双脚如同猫咬样一般疼。浑身出透了汗,此时就如同被一层冰凌包裹着一般。可是除了靠体温把衣服去慢慢暖干过来,别的还能有更好的办法吗?一些抵抗力差的同志,身体在哆嗦着,上牙与下牙不住地相格碰着,发出了轻微的‘嗒嗒’声。
“可是为什么还不发布最后的命令?”不少人心里头焦躁起来。但互相不能说话,只能干着急。
然而,焦躁是无用的,上级自然有上级的道理。任凭你怎样伏在地上倾听,也倾听不到激战前的征兆。唯有松树林在哗啦哗啦地响,唯有大雪在不停地朝地面上下……
高奇明和孙大成两个人爬卧在一个凹坑中,在起初的时候也只是默默地等待着。但时间一久,有一种思想在他们脑子里滋生出来。高奇明首先伏在孙大成的耳朵上悄声的说起话来。
“大成,我怎么觉着总不像敌人在哪里似的?你认为呢?”
孙大成倒不像高奇明那样转弯磨圈,他直截了当地说:“你是说不像有敌情?”
“嗯。”
“怎么见得?”
“怎么见得?”高奇明反问了一句。但既然和孙大成已经搭上了腔,他就不妨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这还不很好理解吗?假如真有敌情,市区里有的是过硬部队,何至于让咱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学员们来上阵。”
“嗯,有道理。”
“第二,假如真有敌情,我们也应该轻装上阵,何苦要背上这沉甸甸的背包。”
“更对。”
“所以我的结论是:这不是战斗,是演习。”
“噢,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我正要对你说呢,你倒先讲出来了。”
高奇明在黑暗中揪住了孙大成的耳朵,鄙视地暗自一笑,心想:“真是个孙大吹,你要也有这个见解,就凭你这张豆腐嘴,早就说出来了。”孙大成的耳朵被揪得好疼,但又不能做声,吃个哑巴亏算了。
可是孙大成是个吃了亏不长心的人,刚停不一会儿,他又伏在高奇明的耳朵上说:“真是演习,我们倒不如睡一觉。你意下如何?“
“这么冷的天谁能睡得着?“
“能睡得着。我小时候跟小伙伴们打雪仗,累了的时候,就曾睡去过。“
“那你睡吧。“
“好,可你要给我当好警卫。“
说毕,孙大成当真趴在雪窝里睡起觉来。他感到很疲累,如果真的能像儿时那样在雪窝里睡上一觉,那倒也很美。但他还没睡着,高奇明便用胳膊肘捣起他来,并轻声告诉他:“你听我再给你说上两句话。”
“什么话?”
“我刚才在想,咱们倒可以把今天当做出头之日。”
“什么出头之日?”孙大成没有睡意了。
“看这个阵势,到拂晓的时候当真会让我们冲锋一下。到时候只要一有动静,咱们就猛冲上去,反正演习打不死人。只要咱们冲得猛,能跑到前边去,不说捞个大队嘉奖,捞个中队表扬还是有把握的。”
“对,你说的还真是。我们也不能光受批评不受表扬,这下我们的出头之日还真要来了哩。”
高奇明没有再做声。他独自又去想他的心事去了。孙大成开始很兴奋,但不一会儿他的倦意又向他袭来,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睡他的雪窝窝大觉去了。谁知道,他真的不冷吗?
高奇明在这个时间里,考虑起他来到航专后半年多来的生活——这可能是刚才谈到的‘出头之日’问题触动了他久耿于心的隐痛。他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唉,也真算倒霉。自齐齐哈尔头三脚没有踢开以后,至今也没有重整起旗鼓来。”他随后又在心里想:“如果来到航专以后,不和钟兆平一个区队,也或许会好一些。谁知冤家路窄,偏偏又在一起——不行,我得想个办法报复他一下。总在他手底下混日子,什么时候才能混出一个头儿来?
唉……难呀,眼瞅着他小子一天天得势,我从何能下手呢?那陈其安也太不是东西了,为什么要庇护他呀?好,有了,我就说他搞小集团,大复习中他不是总跟宋五娃在一起吗?还有,朱明华,周茂,他们也都穿着一条裤子。周茂且不说,那朱明华把飞机捅了一个大窟窿,他们在一起还那么好,这不分分明明是不讲原则吗?够了,逢有机会我就这么讲,看他狗小子能有什么高招?”最后,不知为什么他把他的满腔私愤全都泄到了朱明华身上:“你这个狗小子,现在为什么不蹦了,一个处分弄得你老实了?哼,总之也是苍天有眼,该让我高奇明去一去心头之恨……”
2025-06-22 发布于新乡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1727
评论列表(15条)
浑身出透了汗,此时就如同被一层冰凌包裹着一般。
精美小说,灵动抒写,细节如一幅幅画面,生动鲜活呈现,美不胜收。
@锦瑟黎燕:我写的实际上都是对当年军校生活的回忆。
总有一些人心里十分阴暗。
@难诉相思:高奇明就是这样的人。
烽烟再起演兵场,瀚海惊雷动远疆。
铁甲驰尘千嶂破,战鹰逐日九霄翔。
电磁织网遮天幕,北斗巡空锁敌芒。
为护金瓯无缺处,三军砺剑守安邦。
@阳光笙箫支剑笙:这是以一九六二年为背景写出来的。
高奇明坏水多,跟这种人打交道小心为好,防不胜防啊!干脆远离。
@ch雪梅:对这种人躲是躲不开的,不能怕,只能戦而胜之。
部队也是社会,各式人等都有。
@轻品慢尝:您讲的非常对,谢谢留玉。
点赞精彩作品
@王志学四连笔记:谢谢。
高奇明也是聪明人,只是心思用歪了。
@诚厚:诚厚兄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