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一代风华 ——诗与血与火的洗礼
–
第九章 双重考验
(3)
钟兆平是五区队第一轮被叫去答辩的同志之一。他同样怀有大家伙都有的那种忐忑不安心情。而使他备受忐忑不安煎熬之苦的还是因为系主任留了他的意。
在本届学员里边,虽然都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但拿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唯钟兆平一人,这就叫‘出头的椽子先挨淋’。
那是钟兆平抽完试题准备朝‘预答室’走去的时候,系主任喊住了他:
“你准备好这三道答辩题,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报告系主任。大概需要十五分钟。”
“那好,现在是九点十分,我再给你添上十五分钟,也就是说到九点四十分时你到这里来,我亲自考试你。”
“是!”钟兆平昂着头回答完毕,又举手敬了一个标准而庄重的军礼,然后‘咔’一个向后转,向‘预答准备室’走去。
尽管钟兆平回答系主任时声音很洪亮,军人举止也很端正,可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感却不期而至。谁都知道,系主任的这一关是很难过得去的。进到预答准备室之后,他的心仍在腾腾地猛跳,额头上也止不住沁出一层层汗珠来。系主任将会怎样提问他呢?会一直对他追问吗?这个念头一直在他的脑子里不停翻腾。他实在无法全身心进入准备状态。但准备又是必须的。
当然,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做全面的系统准备,对任何人都是来不及的。他坐下来以后,再一次把答辩题目看了一遍,然后开始列写他的答辩提纲。但太紧张了,时间快要到了的时候,他发觉他的两只手掌心已经让汗水沁得粘糊糊的,擦到纸张上来,纸变得湿漉漉的。“哎,也真是……”他这样叹息了一声后,做了一个深呼吸,并把可能会生发开来的枝节问题又想了一阵,时间便到了。
显然,包括中队长,区队长和全体战友们,都替他捏了一把汗。要想闯过系主任亲自提问的答辩,实在是一道大难关。
可是临阵怯场是无助于答辩的。他按照冷静的原则又深深做了两次深呼吸,进一步鼓了鼓自己的勇气,而后推开了答辩室的门。
在答辩室里,他首先很正规地向系主任敬了一个礼,尔后背诵了‘要求答辩报告词’:“报告系主任,四中队五区队学员钟兆平,答辩准备完毕,前来请求答辩。”他的双脚跟儿紧紧靠拢着,胸脯高高挺着,并保持着背诵答辩报告词的立正姿态,同时目不转睛地望着系主任,等待着系主任的指示。
系主任看了一下表,又点了点头,说道:“开始答辩吧。”
钟兆平首先复诵了三道题目,又熟练地在黑板上画出了所必须画出的线路图,并默写出了与题目相关的公式,尔后开始了答辩。他为了使其不过于紧张,以造成语无伦次,他不时地看一下手中所写的答辩提纲,还不时地停顿下来,斟酌用什么措辞更合适。这使得他的答辩显出了条理性和严密性,神情又不是很慌张。‘考问台’上聆听钟兆平答辩的考官们,当然首先是系主任以及军政首长,一致对他产生了好感。系主任的面部表情由严峻转而成为称心的微笑。
直到钟兆平把三道试题答辩完毕时,系主任对各位主任教员说:“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询吗?”主任教员们齐声说:“由主任自己提询吧。”
系主任向钟兆平笑了笑,然后慢慢说:“就你的题解本身来说,我可以先向你宣布给你打5分。但下面你还得回答我的提询,你要尽你所知道的东西,尽可能完善地给我作出回答。”
钟兆平一字一句地听着系主任说的话,但同时又分明听到自己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只听系主任提询道:“雷达和无线电台为什么设置的天线不同?雷达为什么要用波导装置?高频电能靠什么原理输送?怎样才可能尽量减少电磁能量的损耗?……这一系列问题是在答辩人没有做预先准备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有的问题听起来很浅显,但当你去回答的时候,却往往会不知从何说起;还有,这些题目理论性都很强,需要从公式到公式回答,同时又要求从概念上去解释。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理解得不深刻,不准确,想用语言表述出来,那将是很不容易的。这期间还有在场聆听答辩的考官们,在感到你的答辩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时,或者还需要让你进一步引申开来时,都会在你正在答辩的时候从中插上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往往会使你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不知其所以然。钟兆平在这一系列题目的马拉松式答辩中,不知什么时候被问得衬衣衬裤全湿了。最后脑袋瓜也微微感到有些发晕。他实在被考垮了。
幸亏上午进行答辩截止的时间到了。钟声敲响了十二下。系主任有些不相信钟声似的看了看他的手表,终于结束了他亲自提询的这场大答辩。
好难好难啊!钟兆平抒出一口气,浑身有些瘫软了!
–
春节之前的大答辩,共用了五天的时间。从广大学员答辩的情况看,较好的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没有两分的,只有少部分同志被评为三分,而其中大多数同志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四分。钟兆平和有些人取得了五分,也算露了脸儿,但太不容易了。可喜的是,宋五娃通过努力,从后进跨入了中间行列,取得了四分的好成绩。徒有嘴上功夫,不求上进的孙大成,只闹了个连他自己也觉得不怎么光彩的三分。若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做‘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可是他并未露出腆颜,依然装出一副大大咧咧毫不在乎的样子,让人存下一些笑料。
离春节还有一周光景,原生活和学习秩序被打乱了。每天清早起床以后,全体学员都要打起背包到大操场里去跑步。每次都被累得大汗淋漓。而吃过早饭之后,一整天一整天的又都是非常正式的作战训练。包括射击、投弹、单兵进攻、匍匐前进。怎么回事呢?据说是因为国际形势突然紧张,作为部队院校,当然要紧跟形势麻痹大意不得。
记得是阴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夜间,突发事件果然发生了。这时大约是深夜两点钟光景,学员们正在酣睡,整个校园于寂静中骤然响起了两长一短的警报声。这是全副武装紧急集合的信号。大家立马从床上爬起来,穿上了军装,快速打起了背包,然后背上枪支立即奔了出去。有的人由于一时找不到衣物,想拉开灯找一找,但立即被值班员制止了。紧急集合的时候,一向实行灯火管制,是不准开灯的。至于有的人前后穿反了裤子,或者找不到衣物,那是你自己的事情,由你个人负责。
五分钟以后,二大队全体学员和其他大队一样,列队集合在大操场上。听声音,各个大队都集合起来了。因为各处都在轻声报着数。
钟兆平所在大队,约有两千余人,人数清点完毕后,他们的大队长在队前简单的讲了一番话。实际上这就如同野战部队里的战前动员一样,很简短但很庄重,只听他讲道:“同志们,上级紧急通知我们,在市郊外三十公里处山林里,发现有敌特跳降落伞空降,命令我们立即前去围歼。现在敌特人数还不十分清楚。但完成任务这一条是既定的。为了争取时间,我们出发之后要急行军,不准喧哗,不准掉队。我们的目标是沂通河对岸。按编制队形现在依次出发。
2025-06-21 发布于新乡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1638
评论列表(11条)
记得是阴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夜间,突发事件果然发生了。
答辩的细节生动鲜活,呼之欲出,好有内在张力,引人入胜。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夸奨,我只是力求接近生活而己,反对华而不实。
今天看来。文化科学多么重要!用现代化来武装头脑!点赞!
@王志学四连笔记:我们的成就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六十多年前我们还很落后。
理论与实践并肩,严格答辩和实战考核。钟兆平厉害👍🏻
@ch雪梅:愿你对我的长扁小说感兴趣。
终于成为一支能应战的队伍了!
@难诉相思: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
专业知识考核、军事能力拉练,真是双重考验。
刚完成答辩,又有紧急情况的考验。兄长太厉害啦,每天一篇还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