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养过任何宠物。因为我是过敏体质, 还患有慢性支气管哮喘, 动物的毛发都毫无例外的是过敏源和诱病因子。
我家小朋友是个猫痴, 看到猫就走不动, 眼睛也无处放。因为我, 小朋友家也不养猫, 就只好关注小区里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猫了。也因此, 猫在我心中有了一些位置。
我写的《小院拾趣》系列文, 第一篇写的就是“与猫过招”, 那个过招早就以我们的失败而告终, 我们举双手投降了。小院进行了小改造, 没有了可被猫误认的“猫砂”, 猫不把我家院子当公共洗手间, 来就来吧。
有一个周末,我照例住小院。白天有两只猫的身影一直在院中转呀转,夜晚一只猫的叫声始终在一墙之隔。那风情万种的猫叫,从未和我们如此近距离过。纵然有人统计,猫咪能发出一百多种不同的叫声,也有人详细描述过若干种叫声,在我心中就只有一种声音:喵-喵-喵。虽然也听过猫的“叫春”,但那是遥远的,也是与己无关的。但那晚猫的叫声音不是喵-喵-喵的短调,是我形容不出的长调。有点凄厉,也许是求之不得的怅然。与我一墙之隔的长调,似乎不是叫春, 那究竟是什么?
前一阵子,听左邻右舍说,他们在喂养一只母猫和五只小猫,五只小猫是那只母猫“野生”的。邻居实在是不忍那老猫的眼神和小猫的孱弱,两家轮着给它们喂食。喂食过程中,看猫妈妈要等所有的宝宝吃好后才自己开吃,一如人母对孩子的眷顾,可见生物的本能本性都是一样的。渐渐他们又发现,在给这几只猫吃食时,常常还有一只公猫来看它们吃食。从那眼神看,它是猫爸爸。经过一阵观察,邻居猜想这个猫爸是有人养着的家猫,于是就推衍出一出悲剧:没有做过绝育手术的公猫,在外和母流浪猫偷情,于是成了猫爸。就像富家公子在外偷情的私子及私妈,进不了高门大院。猫爸自己都是寄生的,无以赡养自己的娃,只能时常偷偷溜出来看一眼猫娃与猫妈。我白天在院子中看到的两只猫,就是猫爸和猫妈。它们时而转悠,时而双双躺着调笑欢闹。突然想起李煜的那首《菩萨蛮》中的词句:“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只是换了角色,词中出来约会偷情的小周后,换成了猫爸,因为出来难,所以要恣意怜爱。
可是,那一墙之隔的叫唤,又是何意?这几只猫的肚子是不饿的,始终有人给他们喂食, 也可说无食之忧了,但它们还有其他诉求,最紧迫的是要有家,起码要有个窝。我们的左邻右舍,算上前邻后舍,大多和我家一样, 是把郊外的小院当第二居所的, 常住的人家不多。张罗着喂食的两家,也仅仅是喂食,并没有收养猫的意愿, 这几只猫连寄人篱下的命都没有。
我原想,周围一些空置的房子,杂草丛生的小院,可以让猫安家,可猫不想在那里安家。为何?原来是我没有搞清野猫和流浪猫的区别。野猫是不靠人生存的猫,这样猫现在很少了,特别在都市和近郊几乎没有。它们和人不亲近,甚至对人有一些攻击性。流浪猫则是被人养了后,或被遗弃或自己迷路走失失去了家的猫。流浪猫对人有依赖,想靠人养活,对人亲近还会有媚态。被人弃养的猫,开始对人有些失望,但还心存侥幸想遇到一个能养它的好人家。走失的猫,当绝望地感到走不回去后,想找一个家的愿望就十分强烈。那只母猫也许就是走失了的流浪猫,在走失的凄苦中遇到了爱情,有了小猫。知道猫爸指不上,就急切地要为孩子安个家,连猫爸也参与了为孩子找家,所以它们夫妇一边在我家院子转悠,一边抓紧恩爱。
猫转悠的那个白天,那只母猫还断断续续地贴着我家窗檐和门檐叫唤。那叫声是不长不短的喵-喵-喵,轻缓柔和,不尖厉、不瘆人。据左邻右舍说,那是一种求助的声音,求助声不像求救声急切,是温婉的。邻居们还真懂猫。我知道只要我一开门,猫就会进来,轻轻地用爪子撩你,让你跟它玩,用可怜巴巴的眼睛看你,祈求你收养它。我不能开门,招惹得它心存幻想,我付不了这个责任,接触动物的毛发可能会引发哮喘。我也理解左邻右舍,如果没有很强烈的意愿, 先养再弃养,是个大罪过,不如不养。我看过电视剧上的一个情节:一个初中生的母亲,到一个流浪猫狗收留机构,申请领养一只猫。机构人员对这家人进行了考察,认为他们不具备领养条件。首先领养动机是给厌学的孩子解闷,其次,不久这个孩子要被安排到国外读高中,那么领养的猫又会面临弃养。最终机构没接受他们的领养申请。这才是对流浪动物负责的态度。这是电视剧上的情节, 现实中没有或很少有什么收留机构。邻居们头疼,该拿这几只猫怎么办?
母猫在我家门外,有一搭没一搭地很淑女很有节制地叫唤了一个下午,和风细雨得像自言自语,似乎生怕惹恼人。到了晚上,叫唤的频率似乎低了,声音也小了,但没有离开,就觉得在一个屋檐下。还好,随着夜深,叫声好像也止息了。那夜,我睡得还算安稳,直到清晨鸟叫,猫才应和着也叫了。那猫一夜都没有离开,也许就是在屋檐而宿的,好在是夏天了。早上,老伴开车库门,发现猫在里面,还把车库里的东西腾挪了一番,似乎想安一个家。这一幕,真的又意外又感慨:它是怎么进来的? 看上我家了,看准我一家人良善了,进不了家门,退而求其次进车库。我们附近几家,就我家有车库,其他人家都把车库改建成房了。这猫还真有心气,脑筋也算动足了。想必是其他几户人家也求助过了,没着落,求助我家也没着落。没有人气的空置房,荒芜的小院猫妈妈看不上,车库还算凑乎。
可是,我们是要离开的,至少一星期后才能再来, 车库的门也无法向它们敞开。
大约十几天后, 我们又来到小院, 发现左邻右舍的院子里, 多了一个小舍, 那是他们在网上订购的猫舍。这猫舍足够猫一家几口安身了, 其中一个猫舍外观还很漂亮, 被戏称为五星级宾馆。
生之不易!叫之有求, 闻叫奈若何?响应邻居之举, 也去定制一个猫舍放在院子里, 就像小院的枣树上挂一个定制的鸟窝一样。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1635
评论列表(31条)
轻品好有爱啊!虽因自身过敏体质无法收留,却给猫咪准备了遮风挡雨的猫舍,这对毛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善举了。你会得到福报的。
@难诉相思:受你影响,跟你学习呢!
老师对流浪猫的爱与呵护,观察与感应,在行云流水,暖意融融,生动鲜活的文字之中星光闪烁,让我动容。邻居和老师都给流浪猫设猫舍,这样的大爱无垠,感人肺腑。
@锦瑟黎燕:谢谢大姐夸赞,惭愧不敢当!
你有所求, 我奈若何?所愿皆所成, 所得皆所求, 所付皆有报, 所行皆坦途!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支老师吉言!
刘老师把流浪猫一家的凄美爱情写得扣人心弦,一口气读完,猫妈妈和偷窥的猫爸爸看着几个猫崽子吃食之细节,之心理分析,之感慨文字都是大家手笔,好文章!
@李宗宾19481957:谢谢李老师认可和鼓励!
写得够有妹道,很耐读。
@2272 张英辅:谢谢张老师!
猫有食,猫有舍,说起来是小事,却也是大爱之心,其爱谁能及之!点个赞!
@王志学四连笔记:谢谢点赞!
老师对流浪猫的描写细腻传神,慈爱仁心,关爱弱小的动物。很感人。
@雨凌:谢谢认可和鼓励!
观察细致,描写细腻,拟人化的手法,把猫爸爸的心理,刻画得出神入化。
@淡墨:谢谢周老师鼓励!
烟火人间,情景交融。扣人心弦,融会贯通。有所遇,必有感,陶冶心灵。
@一池烟雨:谢谢周老师鼓励!
@一池烟雨:谢谢老先生点评!
读完这篇文,第一感觉学者妹子内心也是个爱猫人士,只是为健康不允许而把这个内心痛苦地封闭起来。如此细腻准确描写猫的心理活动,一定是内心的流露。在院子里给猫建个宾馆,或许是最好的处理办法。那个猫妈妈和孩子们真有福气,有了几家宾馆可以自由选择住,以后听到的猫叫一定都是感谢声。[赞][赞][赞]
@诚厚:多谢美言!
真是柔肠百结,读之令人心生恻隐。
@惑矣:谢谢阅评!
描写得细腻生动,不过还是自身安全要紧,特别有哮喘病的更不能接触小动物,所以买个猫舍为它们解决住宿问题是合适的。人类的善良,猫类也能感觉得到的。
@四格格:谢谢认可和美言!
老师的大爱无垠,细腻优雅的生活情调,在灵动隽永的文字之中,星光闪烁。
@锦瑟黎燕:谢谢大姐再评阅!
喜欢养猫,无意之间乱动用鼠标,跟定你的字行里,写男的都是爱心满满,那是对猫咪有种特殊的情感。
@诃痴快乐:多谢!多谢!
我也有支气管炎扁桃腺炎,不养猫和狗,过敏体质同类人呢!才女老师购置猫舍,慈悲为怀。
@ch雪梅:哈哈[大笑][大笑]过敏体质同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