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18散记(6)—— 风情波密

1749287236418

早上从八宿的然乌镇出发前,在早吃店要了一碗牛肉面。面条是细溜溜的咸面,却让我吃出了粉丝的口感。牛肉是牦牛肉,似乎只是半熟,我牙口不好,嚼不动。

餐后去波密,走的也是318,只用了两个小时。出然乌镇不久,树木就葱绿密集多了,公路左侧突然钻出了一条水流。流水急,声响却不大。我在想它可能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之一。

离波密还有十公里,国道两侧的杉树遮天蔽日,大的树龄恐怕足有百年之久。树的枝枝桠桠把318遮成了一条绿荫隧道,不过,往远处着,树枝的缝隙中依稀可见高高的雪峰,白云虽然被杉树的枝枝蔓蔓切割得支离破碎,但它的白、它的散淡依然醉人心魄。

过去,我曾以神农架为傲,它的植被覆盖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多,但它气候条件等整体自然环境显然比不上波密。在许多国人心里,它是神地密境。

波密没有辜负我的远道而来。

我在波密住下了,一为休整,二为深度亲昵一次它。

波密是座小城,两山夹峙,帕龙江穿城而过,由于地域限制,城廓呈条状型。这是一座因江而生的古城。

波密建城也就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说它的郊地有几处文化遗址,我没时间去寻访它。寻,或许会让我更接近它的灵魂,但我不是学者,只是一个普通的旅人,不可能在它赐予我的零星的文化片断中,读懂它历史经络中的文化血液。

我只有观光的眼瞳,没有窥究的才学,所以,不寻也就罢了。

比起内的地许多古城,它不是显赫的,但它在唐代就是一颗高原明珠了。它是藏王朝的发源地,松赞干布很早就在这里建立了蕃王政权。现在说起波密,也许很多都不在意它曾经的辉煌,它是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为口碑,流转在世人的话语场域。

我也如是。

进得城区,我开着车转悠了一个时辰,好奇也罢,猎奇也好,我是想寻得它的风情。明明知道半天的走马观花,断不会知了它的风情所在。但凡风情,不只是表面的建筑、吃食、衣饰等浅表性的外物,真正的风情是与外物高度契合的人文气息。半天时间显然不够,但我还是在办完住店手续后,行走在它的大街小巷。这些小巷是一座城的毛细血管,我试图在这毛细血管中,找到它的历史文化基因。

资料显示,帕龙江是雅鲁藏布江的源流之一,它的源头在然乌湖一侧。今天上午,我怠慢了然乌湖,近在咫尺,却轻慢了它。一个人的孤陋寡闻实在是太可怕了,张狂的视而不见固然是该不屑的,在自以为是的浅薄中,用无端的猜度让一个自然的经典与自己擦肩而过,也是应该鄙夷的。

我沿着帕龙江边栈道依江而行,心想它的波澜壮阔和一泻千里的阵势,该是我等小民值得一思的。我从然乌镇出来时,318一旁的帕龙江流水是安静的,它不声不响地接纳了沿途的涓涓白雪融水。这些融水来路不一,水量有异,帕龙江的虚怀若谷,把它们妥妥地揽入怀中。它无视异质,英雄不问出处,才成就了它的壮怀激烈。行色匆匆的它最终要融入雅鲁藏布江,想必它也必定是轰轰烈烈地去,再把自己当作雅鲁布江的儿子,悄然无声地为母亲助力助威。

世间红尘,人物有异。

我从廊桥到城北,沿江而上,江水隆隆而下,阳光在波涛上跳跳荡荡。我不好说这一派谐顺之境是波密的风情,但我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波密人一定是受惠了它的滋润,大气而阔朗。

帕龙江中有一个巨型石堆,它像极了都江堰的离堆。都江堰的离堆的实用价值世人皆知,二十多年前,我在《星星诗刋》发过一组诗,其中有一首《离堆》,所表达的是父母要尽量早地给儿女断奶,让他们离开脐带之哺后自食其力。眼下,帕龙江中的“离堆”则让我想到,波密人在这离堆之上竖了几根蓝色的柱子,未必没有在激流之中永做中流砥柱的精神设计。

我想找一家书店,买一本关于波密的书,却寻无所得。我问一个女警察。她耐心地说江南只有一家小书店。她比比划划,说前面就有一家,要我如何走,不清楚就再问。对她的细心、耐心我是有些感动的,她满可以说,问问高德就可以了。兴许是她觉得我年事已高,玩不转智能,才如此点拨我。

我没走多远,她又“大叔”地喊我,说前面是小书店,江北有一家书店,书多。我破例地给一个警察行了拱手礼。她一笑,笑得很好看、很可爱。

行至廊桥尽头,又遇到两个警察,我问他们去墨脱要不要办边境证。他们肯定地回答后,问我是哪里人,什么时候去,如何在手机上申请。也许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他拿过我的手机,调出“湖北政务”的界面,教我跟着提示填写资料。不等我开始填,警察说。您岁数大了,视力可能不好,不如就到江那边的政务中心,反正您申请成功后还要去中心打印。我又感动了一次,也又一次行了拱手礼。

我相信警察的热心快肠是“不忘初心,执政为民”的教育成果,更相信是人心的善良。

书店不大,我推门进去,吧台没人。我叫老板,吧台里冒出来一个小人头。他是个小男孩,圆乎乎的脸稚气未脱,约莫十二三岁。我问他:“老板呢?”他说,我就是。回答得很干脆。

我问他有没有关于波密的书,他说只有介绍旅游景点的,这里的人不看波密的书。

这里的人?你未必不是本地人?他说他是河南南阳人,我说我是襄阳人,襄阳就挨着南阳,我们算是是半个老乡。

正说着,一个女的离店,他连忙过去开门,连声说“阿姨再见”。他送了我一張波密的旅行小册子,说不要钱。我说我只买关于波密的书,不要旅行册。他连声说对不起。

我出门,他给我开门,说“叔叔再见”。也许是觉得我老得不行了,他连忙改口喊“爷爷”,他边喊边给我鞠躬。

他可能是给爸爸妈妈打下手的,算不上职业人,但他的这种做派,又让我想到“风情”二字。

风情,是风物情怀,人情世故算不算风情呢?我看应该算,算得一点儿也不勉强。

你真好,风情波密!

        2025/06/07波密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付费文章需要升级APP,请主动升级
知道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1315

(9)
吊脚楼的头像吊脚楼
上一篇 2025年6月12日 下午3:24
下一篇 2025年6月13日 上午4: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5条)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5年6月13日 上午6:20

    方兄潇洒,好有情调!唐美人未随行,很是可惜呢。

  • 王志学四连笔记的头像
    王志学四连笔记 2025年6月13日 上午11:15

    古城最美是民风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5年6月13日 下午6:53

    “真正的风情是与外物高度契合的人文气息。”——太喜欢这句话了!

  • 漫言华语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5年6月13日 下午8:36

    向老师学习,把游记写得有深度又有可读性。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6月13日 下午8:50

    一方水土, 加上一方人, 自然就有风情了。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