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18散记(5)—— 今日“拐”事

mmexport1749686177866

荆楚之地,拐,不仅当形容词用,还能当动词和名词用。如:把事搞坏了,意思是“把事搞拐了”,或者直接说“搞拐了”。有人把什么东西拿走了,就说“他把东西拐走了”。这个“拐”是动词。湖北人把道路的“弯”也叫“拐”,这里的“拐”是名词。今天从如美镇到然乌镇,碰到了好几个拐。既有动词的拐,也有形容词和名词的拐。今天的“拐‘”,一拐三性。

今天住如美镇。如美镇是昌都芒康的辖地,然乌镇是昌都八宿县的小镇,两镇同属昌都,却相隔380多公里。

我本想今天去波密,无奈路况、时间所限,只好明天去。所住店家老板提醒说,若是明天去波密,明天就要趁早走,上年九点东大山要封路。

今日凌晨两点我就醒了,折腾两小时还是睡不着,不如开拔。过东大山的游客多,我年纪大了,翻越海拔5200米的东大山,拐去拐来还挡年轻人的路,早点走是个好选择。

把吃食、饮料、氧气小罐罐准备好直接向西。夜间开山路我是老江湖了,我们湖北保康过去的山路、神农架的山路,都是我的练摊地,我练过多次手,只要不越线走、不随意超车,大不会出意外。

东大山垭口是芒康到波密必经的垭口,是无论如何避不开的。过东大山的路上就我一辆车,没有避让之烦,只是想到过东大山垭口时,我会不会有强烈的高反。

在镇上,五点就天光亮了,在山里兜圈子,只能见到山的影影绰绰。六点半下到山脚,在空阔地歇车,解急、抽烟。心想,东大山未必在下一段路程?我问路人离东大山还有多远。他朝我来的方向一指:“估计一个小时。”哦,我己过了那个海拔五千多米的垭口。我便得意起来,这个垭囗被说得凶如山虎,我这老家伙居然毫无感觉地过关了,我甚至想,对某一桩事过度地关注,高反也是不敢贸然造访的。密方啊!

过左贡城就是怒江72拐了,从观景台望过去,72拐仿若白丝带缠绕在山林间。许多人说72拐是极限挑战,我却是丝毫不胆寒它的,再多的拐,它的某一段都是局部的直,只要规规矩矩开车,再多的拐也是能安全闯过的。

我一直以为72拐是个概数,我入拐时,心里还在默默地计着数,以确认72的真实性。不料一辆凌志越野响着长笛,霸道地从我左侧飚了过去,我一阵惊悚,再也无心计数了。据说青藏高原有108个谈虎色变的拐。这个数字从哪里来的?我没找到凭据,如果把天路十八弯加在一起,也只有九十个拐,还有十八个在哪里?不得其详。

出72拐后的318,一直与怒江平行迤逦,路况不好,时不时地暂时性堵车。这无疑是一桩拐事。十二点刚过,就是长时间的拥堵,这更是拐得邪乎了。

车困着,人也歇着,唯有怒江浑黄的江水不知疲倦地奔跑着。

我有些庆幸,如若不是这次独侠行,此生怕是见不着怒江了。堵车,是因为前边在修路,尚需两小时才能贯通。这也好,我也因此与怒江撞了个满怀。

怒江源自哪里,最终流向何方,大家都知道这个地理常识,它的“怒”性是不是在全河段都有充分的呈现呢?我是不知道的。但我眼下的怒江,它是怒不可遏的。

江水黄浊得几可见泥沙,只是涛头举着白晶晶的浪花。兴许是江底有巨大的石块耸立着,汹涌的江水如咆哮的战马,不屈不挠地逆向嘶吼着。这份倔犟让人联想上善若水的另一层含义。

怒江对岸的山寸草不生,山岩似由巨型的鹅卵石堆积而成,浑圆天成。它的这种成像,让人想到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助。它无疑是神的化身,所谓的虎啸山庄、龙吟天下,都是微不足道的。

两点整,放行了,一个年轻人发牢骚,说不该在这旺旅时刻修残补缺的。一个老者说,我们能把车开到这世界屋脊,体现着国家的实力,世上没有永远通畅的路,没有任何政府有能力保证每一双脚永远都是顺利前行的。年轻人膘了老人一眼,不再说话。

车过怒江大桥,我所见到的桥没有网上所见的恢弘壮观,也没有见着那尊为建桥英雄修建的纪念碑。我长按了一声喇叭,算是对桥梁建设者的敬仰。

这一堵,今天我是到不了波密了,至于今晚在哪里歇脚,我也不是特别在意。我的油箱是饱的,吃的、喝的、药品一应俱全,而且我的车上还有一张床,对付一宿绝对没有生活之觎。

过八宿县城后的318,简至就是一条彻头彻尾的烂路,坑坑洼洼,车过便是尘土飞扬,时不时堵车,也没人疏导,全凭司机的机智勇敢。我大抵还晓得堵车时越是加塞越是堵,有时候自已的小聪明、小勇敢往会给自己、给别人造成更大的麻烦。我乖乖地跟在别人后面爬行。

晚七点了,又堵车了,高原的阳光还肆无忌惮地泼着,油料不多的人不敢开空调,都纷纷下车闲聊,内急的人也顾不得“廉耻”,当众解急。男人倒是方便,老江湖的女人,要么两把伞一撑,便遮住了旁人的眼光,或者在车的一侧,打开两扇车门,人往两门中间一蹲,便神定气舒了。

路通了,多数人都急着往波密赶,我没那胆量,只好在这八宿之地的小镇住一宿。小镇叫然乌镇,三方都是高耸的山,汉派和藏派建筑肩挨肩地站着,仿佛并无阋墙的亲兄。街上没多少嘈杂声,比内地镇势小许多,但比内地的小镇要宁静守份。

店家老板说四五里地外有一个愁乌湖,很漂亮,早上去能看见湖中的倒影,他建议我一定要去看看。

我在豆包里查然乌湖的身世,它是一个堰塞湖,只有一百年历史,是青藏高原最年轻的“措”。

我没去,它比我爷爷还年轻,再说在无风无浪的天,哪个湖没有它周围树不山体的倒影呢?不去,断不会有遗憾;去了,必定是悔意丛生。我本身就是在湖边长大的,这几十年也见过形形色色的湖,我何必去自讨没趣呢?更重要的是,游事诸多,我犯不着耽误自己的脚步,今天的拐事够多了,一去,那岂不是更拐了?

     2025/06/06八宿然乌镇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1289

(5)
吊脚楼的头像吊脚楼
上一篇 2025年6月12日 上午5:15
下一篇 2025年6月12日 上午8:4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6条)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5年6月12日 上午8:54

    兄长野游诚可羡,安全第一要当心。毋忘大嫂在念你,再拐两天回家吧。[微笑]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6月12日 下午3:52

    游性十足, 精神饱满。

  • 王志学四连笔记的头像
    王志学四连笔记 2025年6月13日 上午11:09

    三毛说: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好!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5年6月13日 下午6:22

    看游记长见识,不禁领略了沿途风景,还学到很多游记外的知识,比如“拐”的多重意义。[偷笑]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5年6月14日 上午11:18

    堵就耐心堵,拐就随它拐。不急不躁,且走且安。这才是真正的好玩家。[赞]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