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画亦诗 文约意美
——《金黄的大斗笠》艺术特色浅析
《金黄的大斗笠》是一篇文字简约,语言优美的散文。全文虽然只有600余字,但作者却以精湛的文笔,将人物情意美,景物图画美,语言诗律美融为一体,称得上是一篇上乘佳作。
简笔勾勒人物,突出情意美
作者没有用细腻的笔触去精心描绘与刻画小男孩和他姐姐这两个小主人,而是用简约而传神的几笔,将小主人热爱生活,关心体贴亲人的纯真而美好的情感呈现在读者面前。小男孩“挥着一根树枝”,“看管着一头雪白的小山羊”。这是很富有生活情趣的人物速写。小主人以他无邪的童真去对待属于他的生活,他喜爱他的小山羊,这是美好而真实的情意的显露。姐姐呢?在风雨交加,“小男孩一定很着急”的时候,“带着斗笠来啦”。作者仍然只是简约的几笔,把另一个小主人对她弟弟的内心牵挂、怜爱及以行动来呵护等深情厚意显示了出来,这使读者感受到姐弟亲情是那样的真挚和纯洁。
浓墨重彩绘景,展示图画美
本文的景物描写另具手法。作者浓墨重彩,大力铺写了“牧羊图”、“风雨图”和“笠下图”。如其描绘的“牧羊图”犹如一幅山水画,作者以“蓝天”、“乌云”、“梯田”作背景,着意特写了“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和“在田埂上悠闲地啃着青草”的“一头雪白的小山羊”。“蓝”、“乌”、“绿”、“青”、“白”多种颜色在作者巧妙的调配下自然和谐的构成一幅精妙的图画,展示出清丽柔和的美感。
精心遣用语言,表现诗律美
本文的语言是诗化的语言。具体地说,有三个特点:其一,短句多,不少句子独立成行;其二,间隔反复的使用,如“风来啦”“雨来啦”在段与段之间多次出现,造成回环复沓,一唱三叹的音韵美;其三,语句对称,排列整齐,节奏明快,如“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笑声冲出银线织成的雨帘,小声掀动金黄的大斗笠”。这些诗化的语言,具有诗的节奏,诗的旋律。
这篇散文,文字简约,亦诗亦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文曾发表在河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1995年第8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1176
评论列表(10条)
拜读了! 以美文评美文, 评论文与原文都亦诗亦画、文约意美!
@轻品慢尝:谢谢轻品老师如此精美地评论拙文。
淡墨老师的深邃文学评论,极具中文专业文学评论水准,意向开阔,精雕细刻,条分缕析,文采斐然,将美文予以精当解析,给人以精神盛宴的美感。
@锦瑟黎燕:黎燕老师总是从专业文学评论的角度,用专业的语言评品拙文,谢谢老师的关注与鼓励。
读了这篇美文赏析,又大声朗读了一遍《金色的大斗笠》原文,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物情意美,景物图画美,语言诗律美”,谢谢周老师的分享,让我在阅读中有了美美的心情。
@难诉相思:蒋院读得细致,评得深刻,对作者是极大的肯定和鼓励。谢谢了。
评论写得好,爱读。
@2272 张英辅:谢谢张老师的访读与雅评。
墨云暗渡青山外,牧野忽传疾雨声。
赤足奔迎黄笠至,青峦笑揽白羊鸣。
——姐问:“何知风雨近?”
——弟答:“竹影告云行!”
斗笠翻掀童趣溢,金菇沐雨向阳生。
我喜欢短文,更喜欢短而有回味的东西!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