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步入景区的路上,身为南京土著的刘教授热心介绍了玄武湖景区的历史:身为连通长江的江南三大名湖之一,在六朝(东吴、晋+南朝宋、齐、梁、陈,即定都南京的六个朝代)期间,它都是皇室专供私家园林与水师操练地,平头百姓打死也进不来的;之后千年历史中又数经兴废,在1928年才正式作为公园对普罗大众开放,后来更是撤去门票改为免费——所以说南京人性格是耿直豪爽“大萝卜”,直接把自家一等一的好东西搬出来供大家伙儿一起欣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愧骨子里有着皇室基因,真是气派大手笔!
好容易等到座位满员时,游览车也就伴随着自动播报的语音出发了,在温柔女声不急不缓的讲解中,我们看着道旁波光潋滟的大片湖水,听着与各景点相关的人文历史介绍,嗅着初夏时节略带热度的空气,心也陶醉在了这清秀可人又不失大气的湖光山色中。
车行至梁洲时,我听到南朝梁太子萧统的事迹,条件反射直接脱口而出:“《昭明文选》!”果然换来刘教授的赞赏目光,没办法,背诵记忆太深了,想忘都忘不掉。心心念念的郭璞仙墩也只能匆匆一掠而过,无法下车亲临拜谒,然而广播里完全集中介绍其人风水学祖师成就,忽略了他也是游仙诗的集大成者,稍微有一丢丢遗憾,只能等到不知猴年马月的下次来时再补全吧。忽而又想起,巴尔扎克《幽谷百合》的上海三联书店版本译作也是李玉民在玄武湖畔的南京大学公寓完成的。
半小时功夫,车绕行一圈又回到起点,我们在景区门口分别找了一位保安大叔一位女性游客帮忙拍照留念,为此次游玩留下珍贵的影像印记。拍照完后,周老师带着李老师先行赶赴华江饭店,以实施他那迟到45年之久的”复仇大计”,留下三名女士继续进攻景点。城墙历经数百年风霜,早已古朴沧桑,对着日夜来去的如织游人,自是静默矗立,风雨不动安如山。
今天早上晨读内容是唐代韦庄《台城》——这还是昨天夜谈时在刘教授提点下才知道的——所谓”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大概因为时间仓促,至少我没看到柳树,但这并不耽误游赏。买票上墙,在城墙博物馆里了解了古代工匠烧制砖块时“物勒工名“的责任追溯制与工匠精神,又请路人小哥以后方金黄鸡鸣寺为背景留下照片。
接下来,就是号称“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鸡鸣寺,虽然烈日当头挥汗如雨,但已在脑海中情不自禁勾勒出了烟雨楼台雾气朦胧的秀美景象。在刘教授介绍下,我知道此处乃是梁武帝萧衍四次出家为僧、还得靠臣子们筹款赎人的名刹古寺,更是”门外楼头”典故的重现地:胭脂井原址虽早被夷为平地,但想要吸取陈后主荒淫误国教训的古人便在寺内重修一口以警后辈。
记得18号出发当天为求应景,特地念了首与南京有关的词,乃是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身临其境,现场感知那段“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的厚重历史。蒋院体力不支便未作陪,坐在出口素斋馆的临近台阶上休息等候,我和刘教授则买了门票”香花券”——回家点检行囊时才知该券是可以兑换三柱香的,然而时间仓促加上粗心大意,压根就不知还能这样操作,也就白白漏掉了——拾级而上,去依次拜访各大殿堂。
如今寺庙商业气息颇重,像鸡鸣寺这样天下闻名的古刹也不能免俗,几乎每隔一段距离就有消费项目,竖着名目巧立的招牌,什么“十二生肖本命佛”、“扫码撞钟”、“鸡鸣文创”之类,花空心思掏光游人钱包。行至主殿即毗卢宝殿时,恰逢僧尼(也许是佛学院学生们)在做法事,梵音袅袅檀香悠悠,殿内莲灯如星火般在暗室中闪耀,虽然听不懂具体经文内容,但很有宗教的虔诚神圣氛围。游客们也自觉遵守着告示牌上戒律,没有插科打诨与连片拍照,人群中两位女士见状,也在殿外供叩拜用的软垫上双膝下跪两掌合十,口形微动,想来是借此机缘在祈福吧。
不多时,法事结束人群散去,我独自匆匆绕药师佛塔一圈后与刘教授会面下山,在素斋馆门口与蒋院集合。蒋院极富爱心亲和力也极爱猫,猫粮随身携带,人走到哪里猫撸到哪里,直觉旺盛的猫们也感知到她的慈善心肠,愿意前来与其作伴。我在她写的文章中曾知道这一点,今日总算亲眼得见:这不,正有一只棕斑豹纹猫咪躺在台阶上打着哈欠任其爱抚呢!猫咪额头花纹颇似符咒,果然生在佛门脚下的猫猫也是有几分灵性内蕴的。
到了华江饭店,进了二楼包厢客厅,便看李老师正在椅上低头认真作画,旁边茶几上放着打开的便携水彩颜料盒。纸上是一副风景画,有小楼房有墙壁有树荫,色彩饱和度低一点不辣眼,搭配也十分协调柔和、清秀雅致,俗语道“字如其人”,那我自创一句“画如其人”,放李老师身上也是完全成立的。整体虽未完工,但仍能从纸上那些或浅或深的美丽色彩斑斓笔触中,看得出李老师是胸中有丘壑的,他知道这画的主体架构是什么,该怎么起稿怎么填充怎么收尾,而不是把颜料搅在一起乱挥一气就算了事,不愧是美术家,虽是随意涂鸦,也能见出功底。
昨天集合时,我们就见到李老师随身背一个灰色双肩包,说是里面装着作画工具,走到哪里画到哪里,方便随时捕捉缪斯女神赐下的灵光一闪,今日有幸识得庐山真面目。周老师老早就对着菜单研究分析半天——不用说其中定有一道炒肚丝以雪少年时穷游此地之耻——蒋院中途又去换了个菜,可算开席了。长辈们还特贴心地给我这昨晚大鱼大肉吃多了不消化的小年轻上了盘口蘑炒青菜,感动。
饭毕闲聊,李老师提出他不能透支体力,所以下午就不作陪了,直接回酒店。好吧,所以咱们晚宴再见,顺便感叹一句这样的做法是明智的、合理的、对自己身体负责的、若无意外将来定能长命百岁的,难怪他老人家一把年纪精气神还那么足,这种对身体状态的精确感知与习惯性延迟满足哪怕在高龄人群中也确实难得一见。
周老师把李老师送上明黄色出租车后,我们一行四人直奔夫子庙步行街。梳着大油头围着大厚膘的司机一派社会人作风,眼光精明毒辣,一眼就看出周老师是体制内老干部,刘教授是老教师,想必是长年累月跑出租下来样本积累太多才有如此精确直觉。这自称祖上7代都是老南京、爷爷在无锡当大官的司机一路夸夸其谈,狭小的出租车内室简直成了他的个人脱口秀场,不禁怀疑他是不是对每趟上车乘客都会演这么一出。刚才鱼头汤太鲜连喝好几碗,如今在后排憋尿憋得神志不清又不好意思催,边弯腰边看前排手机导航上离目的地距离一点点缩短,只勉强记住驾驶位前那花样繁多的装饰物随着车辆前进摇来摆去,叫人眼花缭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1126
评论列表(25条)
米粒子行云流水,飘逸隽永的文字,将南京欢聚的玄武湖之游,生动多彩,津津有味呈现,文字后面的慧心慧眼,文采斐然,文脉丰厚星光闪烁,光照人心。
@锦瑟黎燕:感谢老师来访,老师的评论每次都这么文采斐然,感动🤞
写作行云流水,才情了得[赞][赞][喝彩][喝彩][花][花]
@解世权:感谢老师来访,也就趁着记忆还没完全消散之前赶紧付诸纸面罢了🌻
文章写得太棒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作者的智慧与才情。了不起的米粒子给你点赞[赞][赞][赞]
@含羞荷:感谢老师来访,先前想着要去南京,所以赶紧做点功课,正好也就现学现卖地用上了💐
愉快的座谈会,难忘的南京!
@李宗宾19481957:感谢老师来访,与大家相处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很是愉快🎵
一次友好的聚会,一次难忘的旅程。
@四格格:感谢老师来访,期待明年也能再与大家相见👨🌾
记述详细又细致, 让我复盘了那几天的情境。你这一复盘,这些情境就不会再被我遗忘了, 一旦遗忘, 可从你的文章中捡拾起来。很多情景你都有感触, 你感到玄武湖游览车对郭璞的介绍, 你感到“介绍其人风水学祖师成就,忽略了他也是游仙诗的集大成者”, 景区介绍主要迎合大众的需求, 就会有取舍。即使如此, 真正知道郭璞的人少之又少。你写道:“巴尔扎克《幽谷百合》的上海三联书店版本译作也是李玉民在玄武湖畔的南京大学公寓完成的。” 这一点我还真不知道, 尽管我很喜欢巴尔扎克《幽谷百合》。
@轻品慢尝:感谢老师来访,普罗大众或多或少都知道风水,游仙诗毕竟还是过于小众,加上就那么短短一点播报时间,自然要挑大家都能接受的点来讲。《幽谷百合》这本书是考研时了解到巴尔扎克抽空看的,结果后来也是不了了之,但还是忘不了那段缠绵悱恻的三角恋情,以及李玉民老师文笔真的是好🙌
哈,前面写得充满才气,虽然是一路记录,但掩不住女孩满腹才气,实在少见!最后的结尾太有趣,让我印象最深刻!
@周旭才:感谢老师来访,鱼头汤真的能充分促进体内水分子循环,难怪古人用它来给产妇下奶🤷♀️
谢谢小米的详尽记录,让我可以时时复盘那几天的情景。华江饭店那个餐后,我有点担心你肠胃出问题呢,却原来是鱼头汤太鲜多喝了点导致尿频。我有点纳闷,这鱼汤的利尿功效如此了得?那个司机,给我唯一印象就是:自我感觉咋那么好呢?
@难诉相思:感谢老师来访,鱼汤太有营养了,而且年轻人火力旺,充分促进新陈代谢。司机他真的是,太喜欢展露自我优越感了哈哈🌺
生动形象,详尽敏锐,好的记录就是画一副画。南京不错,也机会要去看看。
@杨自记:感谢老师来访,南京确实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
@米粒子:就是太热,有机会会去看看。
@杨自记:秋冬季节也别有一番风味👍
@米粒子: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杨自记:南京市长江大桥欢迎您👍
@米粒子:谢谢朋友了!
我在玄武湖湖东畔呆了有10年,也没把玄武湖全走遍。小米的复盘,场景是鲜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诚厚:感谢老师来访,玄武湖景区确实很大,坐着车走马观花式绕一圈都得半小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