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雨堂书事(三五〇)

2025060602343919

开卷》总第三百期是终刊号,做成了特装纪念版,采用布面硬封装潢,内容上则较往期增加三倍以上,主要是开卷闲话增加幅度较大,使总页码接近了八十的厚度。这当然是值得纪念的。封二有子聪先生的一幅画,一壶一杯,一侧散落了数枚樱桃,洒洒落落倒有些消散的美。画面上方有子聪先生题签,“吃闲茶,闻书香”,内容亦好。书中有武德运先生写的纪念高信先生的文章,读来亲切,不想高信先生辞世已经十年了。

《开卷》启航二十五年,锱铢以累凡三百期,在文化界、读书界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而今不得不止于信息透支时代,也许是一种较好的结局。实际上,环境变化是一种因素,另外一个重要的缘由也许是,一直赋予《开卷》一种文化的特种气质的作者群落,随着时间的流逝,走散的太多,使它很难接续原有的精神气质了,于是不得不划上终止符。也许这是自己一个比较小我和局限的认知。总之,还是须感谢《开卷》,感谢宁文兄的厚爱,二十余年的陪伴,让自己获益不少。

网购了一本篆书技法书籍,很早的出版物,很厚,但价格很便宜。这种书籍很多,书柜中有好些册,不过这本偏于小篆。钟鼎、石鼓类的一些书籍,原来刻意收集过,尤其是石鼓文,字帖及研究类书籍就更是多了一些,单是吴昌硕的就不少。原来上书法班的两年,很系统地学习过各种相关的知识,但后来没有集中地学习过一家,只是泛泛地临习过一些,亦没有坚持着下太大的功夫,所以一直没有什么出息。艺术类学科,资质、天分很重要,要说是上天眷顾某人,其实是真能说得过去,看很多有名的书法家,起始阶段的书法,就是很好的,所谓有天赋,还真是如此。

衢州友人季米兄公干来陕,有缘一见。事先有微信约定,他似乎与文川书坊的好些书友更为熟悉,早些时候大致都在天涯闲闲书话栏目玩耍,相熟的。他带了《与书为徒》与《猎书记》,很荣幸地补签了几句话。都是书友,惺惺相惜,十多年前的出版物了,还有重情义的书友惦记,真是感激。他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初次见面,亦只是一两个时辰的餐叙,便不陌生了,所谓人以群分,大致如此。

新雨堂公号最初为新关注者发送的回复是“欢迎关注新雨堂!”是公号设置自动回复的,少了一些趣味,似乎是年初,自制了一个回复,是杜甫《客至》诗中的两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知为何,好些位新关注者私信回复,有趣,或者偷笑,或者献花。估计他们是联想到别的什么了,一定是把公号主人视为喜说“欢迎来稿(搞)”的编辑了。这样的联想也许是人之常情,亦或是文字的魅力。记得有一年曾为自己的的一本书写序,文章的最后一句是,“我以前没有出过书”,被左大看见,调侃着说,这一句给读者的意思是,我要破处了。这仍然是文字的魅力。

(20250527)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1076

(3)
理洵的头像理洵
上一篇 2025年6月6日 上午9:44
下一篇 2025年6月6日 上午10:4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