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箱里的承诺

2025060514083718

教育,有时是陪伴一颗年轻心灵穿越迷雾的过程。晓雯,这个初一新生,从入学伊始就带着特殊的标签走进了我的视野。

她的字迹娟秀工整,做事一丝不苟,本该是班级的模范生。然而,开学初的心理普测结果却亮起了预警信号——在同龄人中,她的某些心理状态量值已偏离常态,提示需要关注甚至干预。这结果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促使我约见了她的母亲。

那个傍晚,夕阳的余晖洒满操场,我与晓雯的妈妈并肩走着,一圈又一圈。在母亲眼中,女儿曾是小学里优秀的班长,“小有威信”。但进入初中,晓雯内心似乎充满了对未知学业的畏惧,这份畏惧让她退缩了,甚至不愿再尝试班长的角色。母亲笃定的评价与后来我观察到的晓雯,悄然拉开了距离。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晓雯展现给我的,是一个异常安静、沉默的女孩。当班级筹备文艺演出,她妈妈自信地推荐女儿负责排练。可当众邀请晓雯时,她却扭捏抗拒,甚至不满地朝母亲丢了个白眼。这一幕,让我心头微动:是母亲对女儿的认知存在偏差,还是晓雯的内心,正经历着不为人知的波澜?

期中、期末两次大考的成绩单,清晰地映照出晓雯的困境。入学时A+的优秀生源,滑落至B+,在年级退步超过20名的名单上,她的名字格外刺眼。再次约谈母女俩,在空旷的教室里,我们剖析原因。妈妈痛心地指出:晓雯的精力,似乎全被“韩流”占据了,家里堆满了相关的碟片。

面对焦虑的母亲和低落的晓雯,一个想法浮现心头。我尝试与她达成一个“协议”:“晓雯,我们一起来想想,这个假期如何调整,让学习重回轨道?那些韩流碟片,是否可以暂时交给老师保管,作为一个承诺的见证?” 她沉默着,眼神复杂。

一个阴雨绵绵的周末,晓雯真的来了。她吃力地抱着一个沉甸甸的大纸箱走进办公室,小心翼翼地放进我的柜子。关上柜门时,她抬起头,眼中带着恳求与不舍:“老师,等我考回前20名,您一定要还给我!” 那一刻,我感受到那份收藏品在她心中的分量,郑重承诺:“肯定!老师帮你好好保管。” 没有韩流陪伴的假期如何度过?我无从得知。新学期开始,她终于拿回了箱子。然而,她眉宇间的阴霾并未散去。我,时常看到坐在第一排的她脸色暗沉、神情低落,言语间也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刻薄。同桌浩然,那个同样字迹娟秀、热爱韩流的男孩,却有着更豁达的心胸,像一束微弱的光,偶尔照亮她封闭的世界。

信任的考验与教育的契机

春游时,严禁携带手机的规定被重申多次。突击检查中,晓雯的手机赫然在列。为了让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留有余地,我给了三个选择:停课一周并写保证书、上交学校处理、或由我保管至学期末。母女俩选择了后者。然而,仅仅两周后,一个清晨,我收到了晓雯发来的微信——字里行间充满了不安与求助。我立刻拨通了她母亲的电话。真相令人揪心:父母激烈的争吵甚至离家,留下她和弟弟独自面对恐惧,消化情绪。那个“保管”的规则瞬间失去了意义。我当天就把手机还给了她,轻声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反复叮嘱注意安全。那一周,我的目光格外频繁地落在她身上。

小长假后,她告诉我妈妈回来了,我悬着的心稍安。可新的一周开始,我看到的却是她在争分夺秒地补作业——数学、英语,语文作业则常常“失踪”。这孩子到底怎么了?

在联系家长之前,我决定先走近她。谈话中,晓雯敞开了心扉:家里的争吵并未停歇,甚至让她恐惧到担心“出命案”;周末被补习班填满,补习作业尚且难以完成,更不要说学校作业。一个事事追求完美的孩子,在家庭风暴和学业重压下,早已力不从心。我理解了她的挣扎,承诺给她时间调整。

家长会上,晓雯的妈妈只坐了十分钟便匆匆离去,临走时说已通知孩子父亲来“受教育”。这位父亲,曾在开学初给我打过电话,当时人在机场,语气疲惫却坦诚,坦言因工作压力疏于家庭和孩子,深感责任却身不由己。言语间,是个明事理的人。家长会散会后,我特意叫住了他。

我们聊起了晓雯的近况:她倾诉的家庭困扰、她的恐惧、她上课的疲惫和补作业的狼狈。这位父亲听完,依然显得很“自信”:“老师放心,家里的事我能摆平。孩子是受了点影响,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看着他笃定的神情,我心中五味杂陈。

教育的复杂性在此刻显露无疑:孩子的困境,深深植根于家庭的土壤;教师的关怀与努力,有时显得那么有限。我唯有将深深的祝福埋在心里:愿晓雯能穿越这片成长的迷雾,愿她脸上的阴霾早日散去,愿这个家庭能找到平静的港湾,让她能安心地、舒展地走向未来。

那个关于纸箱的承诺,早已超越了碟片本身,它承载的是一个孩子对回归秩序的渴望,也是教师试图在风雨中为她撑起的一小片晴空的努力。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1035

(6)
阿丽娜的头像阿丽娜
上一篇 2025年6月5日 下午6:17
下一篇 2025年6月5日 下午10: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2条)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