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身份后,我们仨先是在酒店餐饮区坐了会儿聊了聊天,不多时又遇上从园林回廊踱步而出的周老师和他的行长朋友。前者笔名“晓舟同志”,虽讲一口平和缓慢的软糯苏州话,却有着“武林盟主”般江湖霸气,是卯酉河博客以及本次聚会的主办人,当之无愧老大哥,充满了常年居于体制内的领导派头;后者是南京某银行行长,并不亲自混迹博客平台,但也是当之无愧的重量级大佬(或者说与会各位有谁不是呢?),然而人家并不摆甚么高端架子,穿着相当低调朴实,与我们一一握手,亲和力十足。之后又见到高龄78岁的画家李老师,老人家目光炯炯笑容慈祥,腰板笔挺精气神十足,带着穿透厚重时间屏障的睿智通透与豁达,肉眼看上去比实际年轻20岁还多。
人到齐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就该开始干饭大计。晚餐定于据酒店仅800多米之遥的小厨娘餐馆,三位男士坐车先行,三位女士在林荫小道上溜溜哒哒,穿过横跨百家湖的如虹长桥又过十字路口,环境雅致的二楼包厢便近在眼前。不愧是号称“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离开“的南京,光上我们餐桌的就有盐水鸭、烤鸭,此后几天里更是几乎顿顿有鸭,还不提街头巷尾那些以鸭制作的市井小吃。武汉南京两地都水网遍布,都盛产鸭馔鱼肴,然我还是觉得南京饭菜更好吃些,这大约是饭店品级高、大厨手艺好、周老师也用心在招待的缘故。
茶过三巡菜过五味,作为全场“战斗力“最强人员,我把个肚儿撑得溜圆。周老师建议晚餐后可以自行夜游酒店私家园林,不作强制集体要求,正好本着消食和游赏的需求,也打算这么做。一路随心乱转下来,看着消费项目想着盈利模式叹着班味入魂,与母亲通电报平安,手机里收藏不少美照,南京今日天气多云,风也格外清凉宜人,这点在刚下公交时就体会到了,况复有”烟横水际,月淡松阴,荷动香浓,竹深凉早“的清雅景致,湖畔夜风更是销尽溽暑烦襟,我边走边伸开双臂尽情舒展身体,习习然如神仙中人矣。
峰回路转,来到长廊小亭处。嘿!石桌旁围坐着的那三人,不正是周老师、刘教授和蒋院长吗?真是意外之喜,赶忙迎上前去。寒暄过后,刘教授作为南京土著,又是南理工退休文科大师,完全尽到地主之谊,热情向我们介绍南京各景点背后的深厚历史文化。如今才庆幸自己还没彻底忘光腹中那点墨水——两年前我曾考过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最后虽不幸落榜,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文学科班专业知识,如今终于能接上话头派上用场,不至于全程只能尴尬陪笑了。
刘教授、蒋院长与我同为外倾思维居于高位之人,思维模式也如遨游九州的浩荡长风一般自在逍遥,善于发散跳跃,喜欢进行形而上学、富于幽默诙谐的精神交流。话题从明天景点具体如何游赏跳到南京是中国唯一“世界文学之都“的地位,再跳到魏晋南北朝文学对唐代文学高峰的奠基作用,又跳到秦淮八艳、金粉流川与《桃花扇》”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的悲欢离合,复跳到民国大家梁思成与林徽因,主打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时谈兴高昂处三人一起笑起来,亭内外便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周老师则负责给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三位女士拍照录像,给讨论方案下最终定论。虽有自动捕蚊器,然庭院中草木繁多,临行前未想到会有这偶遇一出便未搽花露水,又长时间静坐不动,在脑中收获满满知识的同时,两腿脚踝上也收获一圈红包。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窗外灿烂阳光就将我从睡梦中唤醒。昨晚定好的出发时间是8点,于是在酒店大堂内用完丰盛自助早餐后,我在网约平台上叫好车,与周老师李老师共乘一辆——刘教授蒋院长乘另一辆——向大名鼎鼎的玄武湖景区进发。高铁上临场恶补的社交礼仪此时总算派上用场,作为队伍中唯一小辈自然义不容辞上副驾,让两位领导坐后排“司令部”指挥。车子刚刚发动,李老师就递来两包各一组自制水彩明信片,其中一张上还有亲笔书写的“米粒子老师雅正 李宗宾 2025.5.18”字样。可惜不能隔空飞回酒店,只能好好道谢再放在包中妥帖收藏,然即便如此,一天活动下来也难免油墨刮蹭变花。
李老师是善于维护气氛和谐的个中高手,看得出他本性是惯于精勤内修、克制收束、聚焦神思的,然而场面需要话题时人也阳光健谈,全无耄耋之年的老人所惯有的消沉阴气。周一高架桥上通勤车辆川流不息,坐在车内听李老师说着如何与自家晚辈相处而不引起矛盾:他夜里吃他的啤酒烧烤,我晨起喝我的养生清茶,人家回来探望时就住离家步行5分钟的酒店,每天只需中午过来合吃一顿饭,充分做到相聚时共享天伦之乐,分开又有自己独立空间。不禁暗自感叹:姜还是老的辣,不愧能生活得这么幸福自足,都是有因果的。
反观世上多少老年人,把儿女晚辈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不说,态度也十分恶劣,精神物质上都以吸血他人为食,一副“我老我有理”的胡搅蛮缠模样。这样的老人年龄徒增,却没有生发出对应的智慧慈祥,也难怪儿女个个不愿侍奉身侧,甚至恨不得扔养老院而后快了——如今经济下行周期动荡,成年人在外打拼都已经够累够忙的了,谁还想在家里搁个能量净耗机?
李老师自身边界感非常清晰分明,全无莫名其妙控制欲,家庭教育也德行颇高,难怪面容与心境都能那样慈祥柔和,难怪能教养出那样孝顺又成功的儿子:后者虽就职于同济大学,身居高位日理万机,可也要在百忙之中亲自把老爷子护送到酒店后才肯匆匆离去,说“可不敢让家父有什么闪失”,我们昨天是亲眼见到了这片深挚孝心的。好,充分学习李老师的智慧精神,将来我变老了也要做这样优雅快乐、自给自足老太太!
转眼间,车辆就驶至高耸巍峨的南京城墙脚下,玄武湖、明城墙与鸡鸣寺三处名胜相距极近,所以今天上午干脆一口气游览完。不多时,一行五人就聚齐了,正式开始行程。玄武湖景区占地广阔,要是慢慢步行细细游览,把其中每个景点都玩明白,恐怕一整天功夫都不够,何况只有1/3个上午的时间,何况队伍中基本全是体力居于下风的老年人,所以毫无悬念的全票通过坐观光车。刘教授还想抢着买单,可惜手速毕竟不如年轻人快,5人车票就这么被我光速拿下了,嘿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0999
评论列表(24条)
李老师赠送的画册的确下了一番功夫![赞][赞][爱心][爱心][喝彩][喝彩]
@解世权:感谢老师来访,李老师的水彩画明信片确实十分精美😍
米粒子对晓舟、晓舟朋友银行行长、画家、蒋院长、刘教授的描摹与认知,用心用情,慧心慧眼,入木三分,好有文采与格调,让人品鉴了精美绝伦的精神盛宴。
@锦瑟黎燕:感谢老师来访,一行六人个性各有特色,所以勉力能写篇拙作👩
喜欢听年轻人讲故事。刘老师是土著,这话好有意思!李老师我没见过,听你介绍,如见其人。谢谢你的好文。
@杨自记:感谢老师来访,“土著”是指某地原住民,李老师是非常慈祥智慧的,碍于笔力粗浅,这篇游记或许只展现出了其人气貌的1/10都不到😭
@米粒子:写得真好,也了解大哥李老师。谢谢年轻人。
@杨自记:也谢谢老先生,请用赛博盖浇面🍝
@米粒子:[微笑][微笑][微笑]
祝好年轻人。
@杨自记:🎉😊👍
李老师还是一位画家!敬佩!
@王志学四连笔记:感谢老师来访,李老师其人是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呢,名头实力都杠杠的🤭
米粒子的讲述,生动细腻,每个人的音容笑貌活灵活现。你是个讲故事的高手。
@难诉相思:感谢老师来访,只是趁着记忆还没完全消散前赶紧粗浅记下罢了哈哈🙆♀️
读米粒子的散文,轻松愉悦,节奏感把握到位!
@李宗宾19481957:感谢老师来访,李老师的游记写得也很好啊🌝
到底是年轻人, 记忆力好, 许多鲜活的画面都记得呢。文章既有线性的记述, 又有点面结合的描述和感悟。[赞][赞][赞]
@轻品慢尝:感谢老师来访,联想记忆法就是最好用最顺脑的!👧
非常欣赏小米的文笔,更赞赏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是她这个年龄少有的成熟和稳重。想想我在她这个年龄基本上就是个傻子。
@漫言华语:感谢老师来访,我这社交礼仪只是临阵磨枪现学现卖罢了,趁没忘光才勉强能凑出个人样子来。请别贬低自己,老师也很优秀啊👍
看米粒的文章,记录翔实,叙述有条理而欢快。好羡慕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的年轻人啊!
@惑矣:感谢老师来访,惑矣老师也曾有过这样的青春岁月啊,送老师一朵花👩🌾
我只参加了结尾的那段,读小米翔实、风趣、诗意的纪录,让我了解了相聚的整个过程,也算一个不错的弥补。
@诚厚:感谢老师来访,和老师相处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很愉快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