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仓健是令中国人难忘的日本影星,他扮演的银幕硬汉形象,引起了中国几代人的回忆,不仅是电影,还有那个时代的生活。
《追捕》是改革开放后引入中国的第一部海外电影。但对于生在农村,并为七零后的我来说,第一时间无缘以观。看到《追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事,起初是听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影录音剪辑。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两个我最为喜爱的节目,一个是上午十点的《小喇叭》,一个是下午一点半开始的《电影录音剪辑》。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电影只是一个月能看一次。收音机是普通农村家庭孩子接触外界的唯一工具。其实我最早知道杜丘的是毕克老师的配音,而毕克老师也已做古。当年高仓健来中国时还特意拜会毕克,一个是银幕硬汉,一个是幕后英雄,两个英雄惺惺相惜。《追捕》紧张的情节,曲折的线索,贴切的音乐,唯美的画面,让禁锢已久的国人为之倾倒,为之着迷,而高仓健所扮演的杜丘冬人硬朗的形象,刚毅的性格,永不放弃的精神,更让人为之敬仰,成为一代中国人心中的男神。
《远山的呼唤》作为一部爱情片,并没有追捕那样紧张的情节,更像一部散文诗,高仓健扮演的田岛耕作在怒杀仇人后逃亡到北海道一个荒凉的家农庄,与女主人民子产生了爱情,但正要享受爱情的甜蜜时却被警察抓走,整部电影音乐优美,画面充满了诗意。在北海道辽阔的草原上,男女主人公纵马奔驰,让观众也心旷神怡。高仓健扮演的田岛沉默寡言,但性格坚强,为民子和武志的孤儿寡母撑起一片天,体现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男子汉的品格。这部电影也深深地打动了观众,让高仓健的银幕硬汉形象深入人心。
高仓健一生拍了二百多部电影,扮演的形象各有不同,但都有坚强的性格,不服输的品质,而我认为他最为人欣赏而喜欢的就是这两部。他的其他作品,比如《幸福的黄手帕》,前些年拍的《千里走单骑》,虽然也很经典,但难以超越前两部。对于中国观众而言,高仓健是一个时代的烙印,那个时代正是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始发时代。所以五零后、六零后的人对高仓健的印象是相当之深。
对高仓健的留恋和回忆,也是对那个时代的留恋和回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高仓健是在中国观众里形象最好的一位日本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高仓健改变了中国人对日本的态度,他也一直是中日友好的使者之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090
评论列表(10条)
影评列娱乐类。
斯人已殁,艺术魅力永存。
@情满乌江:《追捕》,是少年的记忆。
1978,《追捕》在我国上映。
@柳絮晗烟:是的,它引导了当时中国的潮流!
《追捕》《远山的呼唤》都看过,时过境迁,具体内容少许淡忘。帅哥硬汉高仓健。[赞][嘿嘿]
一个时代的记忆。
高仓健是我们心中的偶像,有男人味,特别喜欢他演的《追捕》。
《望乡》、《追捕》、《狐狸的故事》是1978年邓小平访日时带回的三部影片,《狐狸的故事》是一部动物故事纪录片,关注的人不多。还好这三部片子的视频我一直都有收藏,以作留念。早年只是收藏了三片的标清版,后来,又收到了《追捕》的高清版,其中的一大段画面是公映版没有的了。
@单翅:确实,在国内公映的版本是删减后的版本,《望乡》也是一部经典之作,《狐狸的故事》没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