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打算只写第一次见面的李老师和小米, 后又觉自己喜新不念旧了, 为表一点念旧之心, 不妨写几笔放在一个拼盘里。朱部长(诚厚)、周老师(晓舟)、蒋院长(相思), 我与他们一年前见过一面, 在卯酉河相识也才两年。是不是老友, 时间不作数,有人一见倾心就成老友, 有人一辈子相处也是陌路人。以下记述长者为先。
朱部长, 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诚厚部长或诚厚老师。他年长我几岁, 称我为妹子, 我礼应尊他为大哥。他和李老师一样也是面目清癯、笑容可掬, 爽朗的笑声是他的品牌。那笑声有穿透力和感染力; 有魅力和亲和力。他行动敏捷, 走起路来, 步伐比年轻人还健几分。这次聚会的最后时分, 我们“妹子”的行李箱从酒店到网约车上, 又从网约车上到就餐的地方, 都由他拎, 还是一手一只地拎, 弄得妹子很不好意思, 他却说我是农民, 我有力气。
他在餐桌上, 又说自己是“插婴”, 出世就落在农家, 自己小时候跟着父母干过农活, 还调侃道: 不像晓舟老师家还有家谱, 我说我家也没家谱。说到他的祖籍在安徽凤阳,大家立马说,那保不准还是朱明皇室后裔呢。谈到自己的从政经历、儿子的成长经历、孙女的学习和成长, 满满的自豪感。是应该自豪, 两代人都是有所作为的社会精英, 孙女是考取著名苏州高中的学霸。上次苏州聚会的推杯换盏中, 他家大宝、二宝总在嘴角和眉宇间蹦蹦跳跳, 这次聚会的推杯换盏中, 主要是大宝在那里蹦跳。因为他心系大宝在人生重要节点上的选择和挑战。不几天那个大宝就又在他的博文《十六岁:选择了人生的第一个挑战》中隆重登场。
我尤其喜欢诚厚大哥给我文章的留评, 如果要我选出评点博文的几大圣手, 这个大哥一定是位列榜首。比如: 对筒子楼人事《性情中人那些事(上)》, 他评点道: “钱总统、吴厘头,都是有才的,才不够的大概性情不起来。那个钱总统到了省级机关,在老丈人的教导下,或许会变了个人。” 我看了扑哧一笑, 回复:“您还真说对了, 剧透了, 太厉害了!” 钱总统就是变了一个人, 那是下文才会写到的, 诚厚大哥先知先觉了。我写在自家小院种树的事, 说我们喜欢种小树苗, 想见证树的成长。他评点道: “种树种小树是职业病。” 太逗了, 见人所未见, 道人所未道。把我潜藏在深处的那点自己都不知道的意识打捞出来了。他的评点总是能深化原文的主题, 并给我新的感触和体会, 我很受教。评点融入了他个人的情感与思想, 特别是融入了他丰富的社会经验。他评点《内行和外行》一文时, 说“两个搞艺术的人的矛盾,表现为常常互相揶揄,并不影响他们工作上的合作。与政治人物的矛盾,与利益相争的矛盾比起来,这个矛盾也有艺术性,还觉得有点可爱。” 这评点的直觉性和精炼性, 有金圣叹评《水浒传》的风格, 虽然我的拙文完全不能和名作相提并论, 上不了台面。
无论从哪方面看, 诚厚大哥都魅力与趣味齐飞与共色。
要以农历计算, 周老师与我一个属相, 但长我那么几个月, 长一天也是长。
去年和今年的会面, 都是同样的感觉, 言语不多、面容也比较刻板。也正如相思所言: “这个晓舟,线上和线下的交流给人的印象还是有所区别。线上,他言辞犀利,说话有时不留情面;而线下却温和、谦和得多,多数时候他讷于言表。” 这也许与他听力不太好有关。
我误打误撞进入卯酉河, 第一次投稿的小文是《小院拾趣(1)》, 发布时被加上了“与猫过招”这个副题, 顿时感到这个题目加得太好了, 一下子让文章有了精气神, 拾到什么趣也一目了然。这里像传统纸媒体, 有把关人, 对文字、图片和排版有要求。我入新浪晚, 没见过它辉煌的样子, 进去时它已日暮西山。除了用机器人逮敏感词, 对文章没有任何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质量, 一个人在邋遢的环境, 自己也会变邋遢, 我在新浪上的文章, 现在看看很多是惨不忍睹的。遇到周老师这样的把关人, 自己真不好意思不注重质量。
正如鸣虫在去年聚会发言中所说: 周老师管理博客强势得有点霸气。我领教过了, 也渐渐悟出那霸气是和较真拉过钩的。也是一篇《小院拾趣》的文章, 我也添加了一个副题——嫁“伊”与邻。周老师认为应该把“与”改为“于”, 还说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 我认同这理由。那时我不在家, 手机上又无法改。周老师发现我认同又不改, 就发了个“通牒”: “认同就改, 不同意不勉强, 如改, 请在晚上七点半前自己改到位。”我回复: “我尽量早回家改, 如果赶不及烦请代劳。以后发现问题,你直接改, 我信任你。” 没等我回到家, 周老师已经改妥了。如果抱着玩玩的心态写博客, 就想被吹捧, 一被批评那心就玻璃了, 感觉被霸气压迫了; 如果着眼于自己能力的提升, 就会对那霸气脱敏, 注意力转向批评得对不对, 较的是什么真, 我力求成为后者(自我表扬) 。
这次南京聚会, 周老师是组织和策划人, 我全力配合做 “地主”, 主要是做地陪。因为知道他认真细致, 所以我不敢懈怠。即便如此, 我还是周到细致不如周老师, 有些事还是他亲自搞定的, 如小会议室。我在四月份接到指令, 考察选择入住的酒店。他希望我考察, 又怕我劳累 , 说天气热少跑一些地方, 差不多就得了。他咋不严格要求了? 其实四月份还是春天, 我乐得借机春游。五月中旬的一天, 我告诉周老师, 上午要具体考察湖滨金陵饭店的客房、餐厅, 然后正式预定房间和餐厅。他叮嘱: 预定但不要付定金。那天, 他也和饭店相关人员隔空沟通, 觉得饭店的相关服务不理想, 要我到周边考察一下相关服务。他是怕我被忽悠, 也是教我如何多方面考量。那天中午, 我完成了考察, 心里基本有底了。在坐上网约车回家的路上了, 接到了周老师的语音电话。那是两年来, 唯一的一次语音通话。语气坚定: 不要再考察了, 赶快回家休息。那一刻, 车窗外正风雨交加, 这强而有力又有温度的叮嘱, 让我心暖如春。
相思年少我四、五岁, 除了面容比我年轻, 其他方面都比我成熟、老练。“娇小玲珑的身躯, 包蕴着瓷实而又逸致的心灵, 活力四射又曼妙多姿。” 这是我去年写的印记。去年聚会的天数多, 人也多, 而我又有缺席, 真正与相思直接接触的时间不多。今年聚会天数少人也少, 但接触时间更多。除了没有一起进早餐(我起床晚), 其他时候, 几乎是一起进餐, 一起漫步饭店园林, 一起走马观光玄武湖, 一起上古城墙, 一起泛游秦淮河, 一起乘网约车, 一起聊天在茶室, 甚至在月下聊, 在客房还聊。这就有了新印记。
在博文上知道她喜欢猫, 这次真正见到了这喜欢是什么级别。紧随她其身的一只白色小坤包中, 装着猫粮, 时刻准备着。在网约车上她说: 猫不能吃碳水化合物, 也就是说不能给它们喂粮食; 它也不能吃带盐的东西, 不然会怎样怎样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我家小朋友也喜欢喂猫,有时在超市买鱿鱼干喂猫, 这样看来, 那是错误的。谈到怎样给猫做清洁, 换猫砂, 那眼眸中都是慈爱。我陪小米上鸡鸣寺, 相思说她在出口处的素菜馆休息等我们。我们从鸡鸣寺出来, 到素菜馆找她, 根本就没有她的身影。出素菜馆, 一幕美丽的画卷就呈现在眼前:
“突然,一只小猫咪来到我跟前。那猫咪一身豹纹彰显着皇家贵气,只是略微瘦了点,大概饿久了,而且看这肚子应该是分娩不久的母猫。亏得我随身带了猫粮,赶紧给它吃。猫咪用她那美丽的双眼充满信任地看我一眼,然后低头吃粮。吃完后就躺在我身边小寐。” 这是相思自己记录的文字, 我无需再多言了。她的猫粮派上了用处, 两双眼睛的光在交汇着。
照片上的连衣裙, 是她去年秋天为参加医师节买的。由于发言者要穿正装, 那天她没穿上。她在博文中说, 可惜了我刚买的漂亮的连衣裙,都没有了展示的机会。博友四格格回复:你的连衣裙还有很多展现的时间, 这不就展示给我们了, 还展示给那只猫咪了。那天中午吃饭时, 餐厅服务员一个劲地夸她的裙子好看, 更夸她美丽优雅。
短暂的会面中, 我那好为人师的职业病常犯, 常在人前夸夸其谈。过后不仅感到很惭愧, 还遗憾没能多听相思言谈。聚会最后一天上午的茶话会, 我就有意识地少说一点话, 这就听到她谈在当业务院长时, 遇到的医患纠纷以及处理, 还有一个地方医院生存的空间和困境。怎样的能量和勇气的, 让一个娇小玲珑的女子面对一些蛮不讲理的医闹? 诊室故事的背后, 又有多少艰难? 谈这些时, 相思云淡风轻, 没有幽怨, 只有感慨。这个人外表有多柔美, 内心就有多坚强。
要是我俩住一个城市, 能常常会面该多好。上天已经安排我们在线上认识, 我俩也有机会在线下会面, 知足吧!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0799
评论列表(41条)
欣喜坐教授家沙发,听教授侃侃而谈!各位与会者的形象更立体了!
@柳絮晗烟:多谢!多谢! 要上茶呢!
武大郎开店,矮个子的觉得还行,高个子的有些憋屈。[偷笑]
@晓舟同志:偷笑!偷笑!
轻品老师笔下的人物,个个活力四射,文中的三个人,形象性格各有风采,且立于纸面。轻品老师以温婉的笔触,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写得那么亲密融洽,性致盎然。
@淡墨:谢谢周老师鼓励! 您才是写人的高手, 我要好好学习呢。
晚上七点半,是我与选稿编辑会商决定当日稿件选荐列栏目的时间段。
对刘老师,我们已经客气了——与您沟通。一般人,我是直接修改——这是编辑的工作内容。
@晓舟同志:对我客气, 我领情了, 对别人也客气点呀, [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
又认识各位大佬博友一遍,随着您细腻周致的描述,感觉更立体更丰满了。
@惑矣:谢谢认可和鼓励!
老师对诚厚、晓舟、相思细致入微、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的灵动描摹,情深深意浓浓,让我对三位高人有了新的认知,你们都是精英,让我由衷热爱与敬佩。
@锦瑟黎燕:谢谢大姐夸赞! 精英可不敢当, 至少我不敢当, 也不配当。
欢聚一堂,文坛盛事
@王志学四连笔记:是的呀!
金陵春梦夏日圆,旧约重寻墨未干。
博园情深听往事,字敲键盘数新欢。
云笺犹记髫年句,雪鬓方知岁月宽。
莫道浮生如逆旅,阳光明媚照清欢。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支老师的诗评!
志同道合的新朋就是老友,你为他们立个传,让我们也对他们有了更多的认识。
@四格格:志同道合的新朋就是老友, 正是如此。博园里相对比较容易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老友新朋聚金陵,博园交流心连心。
石头城里面对面,重叙卯河万古情。
诚厚领导最英明,晓舟领航苦用心。
轻品慢尝大手笔,谱写难诉相思情。
才女当是米粒子,博园掠影见新星。
线上线下心相印,博海飞舟日月新。
@阳光笙箫支剑笙:修正如下:
老友新朋聚金陵,博园交流心连心。
石头城里面对面,重叙卯河万古情。
诚厚领导最英明,晓舟领航苦用心。
轻品慢尝大手笔,谱写难诉相思情。
大医精诚为百姓,儿科专家扬美名。
长者名家李宗宾,书画文章样样精。
才女当是米粒子,博园掠影见新星。
线上线下心相印,博海飞舟日月新。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支老师又用一首诗归纳评点! 笑纳了。
老友新朋聚金陵,博园交流心连心。
石头城里面对面,重叙卯河万古情。
诚厚领导最英明,晓舟领航苦用心。
轻品慢尝大手笔,谱写难诉相思情。
大医精诚为百姓,儿科专家扬美名。
长者名家李宗宾,书画文章样样精。
才女当是米粒子,博园掠影见新星。
线上线下心相印,博海飞舟日月新。
喜欢读刘教授的精彩文章,您写的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的鲜活,看得出,您敏锐的观察力确实了得,这次座谈会和您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到很多!谢谢刘教授对南京座谈会的全力付出!!
@李宗宾19481957:李老师您客气了, 对我也过奖了, 这次与您见面是我最大的收获。短短的几天, 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留下美好的回忆。在此, 向李老师和家人问好!
喜欢你的博学多才和善解人意,的确,老天既安排了我们在线上认识,又让我俩有机会在线下会面,这是多么深的缘分哪!我们的相识相知,对彼此的印象线上和线下惊人的一致,实在令人欣喜、欣慰。
@难诉相思:你才真是多才多艺呢! 用高超的医术治病救人, 又用妙笔记录生活, 抒发感悟。我只会耍一点嘴皮子, 描那么几笔, 其他别无所长了。
教授对几位卯酉河老师的描写很到位,和我感觉到的和想象中基本一致。
@漫言华语:谢谢认同,大姐您阅人无数, 如果您来写, 会比我更到位。
从博文了解故事是博客的好处,一旦写了,就永久记录下来了。祝好博友。
@杨自记:谢谢杨大哥, 也祝福杨大哥!
哈哈,好喜欢轻品妹妹的人物描述,栩栩如生,立体生动。特别是对诚厚大哥和相思小妹的描述。与我心中的他们如此吻合,换句话说就是你把我想说的都说了。以后有时间了肯定少不了来叨扰,请刘教授留个位置哦[赞][赞][赞]。
@红芭蕾情结:多谢美丽又有风情,还风趣幽默的年轻姐姐的夸赞! 常来常往, 一定常给阿庆嫂上茶!
你对与会的博友们的刻画很经典,也很形象,配之以照片,更加深了印象。
@四格格:谢谢再次评点!
激情澎湃,畅谈为快。心心相印,强强联手,卯酉河出类拔萃大放异彩。花见花开,人见人爱。爽快!
@一池烟雨:谢谢老先生!
哎,叫妹子叫坏了,妹子能不夸大哥嘛。一番夸赞,让我老脸通红。对我笑声的评价我高度认可,从张家港到苏州,再到南京以至北京,我的老友们都喜欢听我的笑声。能认可我的笑声的就是老友,毫无疑问。妹子把笑声上升为我的品牌,看来我得申请专利了。妹子这个地主是做得出色的,园林式酒店让我的手机图库里增添了几张美图,离高铁近也让我与大家多呆了不少时间,离家远有了住的理由,能与大家朝夕相处。对另两位老友的描绘我高度认可,认可度应该有85了。[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
@诚厚:能得到您这样的高人高度认可, 嘴要笑歪了。
面面俱到,深入人心。宅女聆听了各个人物形象的描画勾笔。谦逊真诚的才女老师。赞👍🏻必须的呀!
老师在此次南京博友欢聚中,将地主之谊做得如此温馨完美,丝丝入扣,天衣无缝,我即使是旁观者,也感受到老师的重情重义,情商智商都令人敬佩。
老师的文章,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更展示了出色的文采,令人钦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