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汉平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区域,有一大片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山区,千百年来这里山林中有一条茶马古道。在海拔1100米的高寒地带,有一处以土家族为主体的多民族人群生息地,如今称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想来,在此地繁衍生息的人们,该是当年穷苦的山民或是彪悍的马帮后裔吧,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这里竟有一位不同凡响的高人。
一次网上浏览书法作品,无意间发现一幅“高帝求贤诏”,那字,工整端庄,颇有古风神韵,还真的透出一股覇气。好书法!我不禁拍案叫绝。看作者,鄂西“享雨斋主”所书,我便向湖北宜昌一位熟悉的博客朋友了解此人。朋友告诉我,这是鄂西的名人,居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本名周修高,“享雨斋主”是他在书法作品上用的号,系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人说穷山恶水出愚民,这话虽有不恭,却似乎也有几分道理,一个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的山区土家族聚积地,思想和文化相对落后一点在所难免,可这里竟然藏有这等高端书法家,也真是奇事一桩了。朋友说,你别大惊小怪嘛,周修高的本领何止书法一项呀,他的画作也堪称一流,他还是一位知名作家,人家是省作家协会会员,逮啥写啥,名气大着呢。
写作这个圈子,我是经常去转转的,我知道有位周修高先生是名气颇大的作家,只是没把作家周修高与书法家周修高想到一块对上号。读过他的《丑旦》《金竹湾轶事》《最后的茅屋》《帽儿为什么这样绿》等作品,都是大山里乡土题材的艺木再现,真是个“逮啥写啥”且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写作高手。
小说《丑旦》文笔传神,一个憨实又落魄的粗壮汉子素描般呈现在眼前。《金竹湾轶事》写的是在那个大背景下的小清新,大势、威压之下仍维护着一份善良和正直,金钱、诱惑之中,仍坚持当初的纯真和梦想。《最后的茅屋》风景描写寥寥数笔,宛若人间仙境的情致跃然纸上,人物对话平实淡然,却把一位淳朴、忠厚、豁达却又坚韧的老人刻画得惟妙惟肖。《帽儿为什么这样绿》主人公出场就令人忧心,待到谜底揭开又似再自然不过,总是担心遭致歹人报复,好在天理昭昭!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不懂文学者看个书的封面,也能判断出著书者的水平档次。武汉大学,百年学府,为中国十大名牌大学之一,华中学界的第一块牌子,周修高的中篇小说集《乡村画者》是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足以见得其作品质量厚重品位之高。
六年前,通过朋友介绍,我联系上了周修高老师,对他有了进一步了解。他种过地、做过工、当过兵、上过大学、做过教师,现在退休了,仍生活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一个村寨里。我恍然大悟:周修高文学作品里的各种人物都是那么鲜活丰满,缘于他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与社会阅历;他走出乡关当过兵,进城念过书,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最终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他留恋这五峰的山山水水,是因为这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这里有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周修高老师告诉我,他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数不多的汉人。先祖清道光年间因避战乱由汉阳徏迁于此,家中唯一的“传家宝”是一块祖传“濂溪世家”匾牌。明白了,濂溪即人称“周濂溪”的宋代大儒周敦颐呀,文化基因血脉传承,周修高如此不凡的才学,似乎又多了一份解读。
周修高老师的书法,以秦隶、行草见长,功力深厚,大气磅礴。他的山水画也画得非常好,我问他有没加入美术家协会,他说没有。我觉得以他这样的功力和作品实力,再夺一块省级美术家派司应该不是问题。他却说,乡野之人,多见山水少见人,没啥人脉也不懂评比规则,当年加入省作家协会,凭的是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过几部中篇小说,加入省书法家协会,也是因为有书法作品参加省里书法展览被重视,绘画这一块那是退休后才静心研练的,虽技艺上有一定长进,但从没想过刻意去成名成家,自娱自乐打发时间而已,七十多岁的人了,看淡了名气,还入它干嘛。
叶多不发术有专攻,一个人能够把一门技艺做得出彩已属不易,周修高身怀三技,且“三箭齐发”,个个玩得活色生香炉火纯青,不得不说:周修高,高,实在是高! (题图:周修高绘)
(选稿:灿烂阳光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0773
评论列表(12条)
谢谢家门兄弟晓舟同志推介愚兄,其实我没兄弟写的这般完美,但兄弟的抬爱之情我领受了。因身体有恙,没能参加《卯酉河博客园地》创建纪念活动,没能与兄弟面唔,其实在“新浪博客”,兄弟就曾多次推荐过我的博文,我们是十几年的博友了,被兄弟称为“高人”,实在不敢当。山野之人,髦耋之年,趔趄之腿,宅翁一枚,与其坐吃等si,不如写写画画,打发时间,有“卯酉河”陪伴,[爱心]甚感充实,多谢兄弟鼓励了。
茶马古道常为伴,崎岖难尽天街远。
鸟雀百千疾飞去,老马几匹缓盘旋。
草木无言飘零落,枝叶满目胜云霞。
斜阳浮出照山前,天地悠悠自清闲。
晓舟对淡墨老师(周修高)的人生与各门类文学艺术作品的解读与诠释,用心用情,独具慧眼,入木三分,文笔灵动,让我进一步认知了淡墨老师的书法、文学创作、画作的成就斐然,多姿多彩;美丽人生星光闪烁。有这样的大家在卯酉河,让人对卯酉河越发热爱与依恋。
晓舟老师此文让我体会到,高手自在民间。在卯酉河这个平台上有幸和诸位高手结识,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周修高老师的文学书法绘画都做出了优秀成绩,令人佩服!最近读周老师的小说,过瘾!!
这幅山水画很有点虎气,原来周老师是如此多学多才,敬仰。
淡墨浓情!令人钦敬!卯酉河之荣,吾等之幸!
[赞][赞]
两个周都是周敦颐的后代, 不得了。一个周的画, 一个周的文在这里聚会了。读此文, 丰富了我对周修高老师的认知。能在书、画、文三个方面都有如此造诣, 实在是高人一个! 能经常鉴赏周老师的作品, 我等甚幸!
原来都是“濂溪世家”之后,大儒世孙在此,我等无名之辈真的谨言慎行了。
多才多艺的周修高老师的确是高人。
晓舟这篇写人物的精美佳作,极具文学与艺术含量与内在张力。
兄弟的美文,让我比较全面地认识了以淡墨为昵称的博友周修高老师。文书画三才,高人不虚。我与淡墨老师交流不多,以后得去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