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师友日渐少(上)

2025053010544488

.

即将过去的这个五月,上旬和中旬都还正常。到了下旬,噩耗接二连三传来。先是沿河中学老同学黎庆云告诉我,我们的恩师吴马可先生五月初在南京去世了。然后是高中同班同学崔德健告诉我,咱们班的赵芝学同学5月21号去世了。悲情尚未缓解,师专同班同学杨光辉(退休前在龙岗中专任教)前天专程给我送他刚出版的新书《羊光会说字》来,和他共进午餐时他告诉我,我们共同的好友——原龙岗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钱光老师两年前去世了,因为钱光老师夫妇退休后去北京随女儿生活,去世时又正值新冠疫情肆虐,所以他也是才得到消息。三桩噩耗接连传来。这几天都是白天悲伤,夜不成寐。本应该为他们一人写一篇悼念文章,但身心俱疲,只好先合撰悼文一篇,聊寄哀思。

一、吴马可老师

吴马可老师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是1970年冬天。那年秋季,沿河县分配来四十多名大学生,全是北大、清华、复旦、北师大、川大、北外、上外等国内著名高校因“艰难探索”延迟毕业的大学生。沿河县是贵州省最边远贫困的县,根正苗红的大学毕业生一般是不会分到这里来的,分配来的都是家庭出身不好或有海外关系的大学生。比如数学老师Z,其父是国军少将,1949年去了台湾。物理老师D,家庭出身为大资本家兼大地主。我们的班主任吴马可老师是印尼归侨。五十年代印尼排华时,还是中学生的他和家人回归祖国,回到祖籍福建厦门,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农业大学(今天的中国农业大学),学土壤化学专业。和其他大学生不同的是,其他大学生是单身,他是和夫人黄女士一起分到沿河的。师母黄女士和他是大学同学,学的是农业气象专业。到沿河后,吴马可老师分配到沿河中学教化学,师母黄女士分配到县气象站。沿河中学和县气象站都在乌江东岸,挨得很近。所以吴老师除了在沿河中学有一间单身宿舍外,在气象站还有一个温暖的家。

吴马可老师担任我们班主任时,我们正读初一。每天早读时,别的班级都是一成不变的“毛主席著作天天读”,我们班除了“天天读”外,吴老师还利用早读时间教我们唱毛主席诗词歌曲。这些歌曲到现在都还有很多歌唱家演唱。

那时候三天两头劳动,除了隔三差五在附近农村支农以外,每学期还要在校办农场劳动一个月。吴老师分配来沿河之前,在军垦农场劳动过。我曾看见过他的奖品——一套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册扉页上是醒目的小体行楷:奖给军垦战士吴马可。劳动时吴老师常穿一件洗得发白的黄军装,据说也是在军垦农场劳动发的。他把我们班管理得井井有条,估计也是借鉴军垦农场的实践经验。

吴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最让我刻骨铭心的事就是,1971年底我们班在校办农场劳动时,某天下午天下着小雨,我在劳动时不慎摔成重伤。吴老师当即组织班上年纪较大的同学,临时做一副担架,来不及吃晚饭,冒雨跋涉三十多里山路,把我从校办农场抬回县城。途中他和几位身强力壮的同学轮流抬担架,他和几位同学全身都被雨水淋湿。到达县人民医院时已是晚上八点。让我得到及时救治后,他和几位同学才去吃晚饭。那次负伤虽然严重,但是得到及时救治,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回首往事,心里就充满了感激。

读高中后吴老师没有再教过我,但是每次在校园里遇见吴老师,我都要恭恭敬敬地和他打招呼:吴老师好!

1975年我高中毕业后先是下乡当知青,77年冬天恢复高考考入铜仁师专,师专毕业后,已经担任沿河中学校长的吴老师力邀我回母校沿河中学任教。但是教育局把我分配到沿河师范任教,一年后,全省各地中等师范合并,我到松桃民族师范任教,从此离开生我养我的沿河。

吴老师担任沿河中学校长期间,师母黄女士担任了沿河县人大副主任。县里和地区多次动员吴老师担任沿河县的副县长,吴老师都谢绝了。八十年代中期,当年分配到沿河的那批大学生都陆陆续续调回了原籍。吴老师和师母黄女士也调到南京工作。吴老师在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任教,一直工作到本世纪初退休,他退休前担任的职务是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

2007年10月,全国中语会和《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联合召开的“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效率研究专题组第二届年会”和首届“圣陶杯”课堂教学大赛在南京一中举行,我到南京开会,给吴马可老师打电话,问他家的地址,想去登门拜访。吴老师说,他家住的地方不好找,问我住哪个宾馆,他来看我。于是我告诉他我住的宾馆和房间号,他很快就到了。这次聚会是我们师生分别28年后的第一次见面,竟然又是最后一次见面。我想表达一下我的心意,吴老师坚决不肯接受。现在回想起来,吴老师辛辛苦苦教我两年多,在我身上的付出远比别的学生多。而我唯一的回报就是他来宾馆看我时,我亲手给他泡的一杯茶,茶叶还是宾馆备的免费的小袋茶叶。本来寸草就难报春晖,现在吴老师走了,我连报的机会都没有了。悲哉!痛哉!

愿恩师吴马可先生在天堂安息!

(题图:2007年10月,在南京某宾馆,与恩师吴马可先生合影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0691

(29)
情满乌江的头像情满乌江
上一篇 2025年5月30日 上午11:11
下一篇 2025年5月31日 上午6: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4条)

  • 情满乌江的头像
    情满乌江 2025年5月30日 下午7:22

    校友黎庆云悼念吴马可老师的诗:
    悼 马 可 先生
    黎庆云

    惊闻马可魂归西,
    痛彻心扉泪滿襟,
    仰天长叹怒相问,
    为何苍天瞎了眼?
    那年金秋南京行,
    促膝长忆师生情:
    秦淮河畔合留影,
    夫子庙前喜相迎。
    去岁又飞上海滩,
    为念师恩转金陵,
    双目无神呆痴语,
    先生早已疾缠身;
    洒泪一别成永诀,
    亦师亦友叔侄情。
    谁知先生今作古,
    师母瞞讯情意真;
    遥向金陵三叩首,
    拈香跪送师一程。

  • 王志学四连笔记的头像
    王志学四连笔记 2025年5月30日 下午7:29

    恩师是一盏明灯

  • 李宗宾19481957的头像
    李宗宾19481957 2025年5月30日 下午7:41

    吴老师这位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令人敬仰!杨老师情真意切的回忆文章,写得真好!

  • ch雪梅的头像
    ch雪梅 2025年5月30日 下午7:47

    吴老师是当年杨同学的救命恩人啊!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 情满乌江的头像
      情满乌江 2025年5月31日 下午3:22

      @ch雪梅当时如果不及时送医,落下终身残疾的可能性很大。这份恩情当永远铭记。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5年5月30日 下午11:53

    雨中行走三十多里山路且抬担架,救命之恩啊!如果真像文中说的敬了一杯茶,是说不过去的。我相信杨老师是有礼物带给吴老师的。虽说补人情不应张扬,但读者看来却觉得欠点什么。建议写全。

    • 情满乌江的头像
      情满乌江 2025年5月31日 下午3:17

      @晓舟同志恩师不让我登门拜访,就是怕我带礼物,他是一个律己很严的人。他来宾馆看我时,我已经在楼下超市备好一份礼物,临走时请他带上,他坚决谢绝。我只好作罢。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5年5月30日 下午11:57

    身旁师友日渐少,走的都是稀世宝。恩师且行当自慰,徒儿已成名师了。

    • 情满乌江的头像
      情满乌江 2025年5月31日 下午3:14

      @晓舟同志身旁师友日渐少,空间悼文日渐多。这是人生最大的无奈。愿逝者安息,生者保重。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31日 上午6:57

    深情回望吴马可老师,厚重如山的师恩,在字字千钧,情深意真,细节情景交融之中星光闪烁,光照人心。吴马可老师有乌江老师这样的精英弟子,可含笑九泉矣。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5年5月31日 上午7:44

    身旁师友,情深谊长。
    恩师难忘,厚重如山。
    挚友同窗,莫失莫忘。
    星光灿烂,光照人间。
    师长恩爱,难报春晖。
    天高地广,日月穿梭。
    天上人间,仙寿恒昌。
    敬仰恩师,含笑九泉。
    奋斗人生,铸造辉煌。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5年5月31日 上午8:39

    知遇之恩当铭记终生,写得好!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5年5月31日 下午3:38

    那时候,很多这样的名校大学生,扎根基层,既有无奈,更多的是理想主义。现在不多见了。让他们去基层,就辞职,出国。

    • 情满乌江的头像
      情满乌江 2025年5月31日 下午4:03

      @惑矣无奈的因素多一些。当年分到沿河的这批大学生,改开以后,有的从了政,官至副部级。有的成了专家学者。尤其是我初中的物理老师,多才多艺,他的科普著作《声学趣谈》被教育部列为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必读书目,其中《回声》一章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他诗词写得极好,曾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他还是作曲家,中国音协会员。我初高中的两个数学老师,一个是二胡演奏家,一个是演讲家,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虽然我们读中学时学习文化课不正常,但是这些老师以他们光彩夺目的素质,给我们另一种耳濡目染。这是我们在蹉跎岁月里的意外的收获。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5年6月2日 上午12:14

      @情满乌江对老师来说,是一段岁月的蹉跎,有点可惜。可是对闭塞地区的学生们,接触这些优秀的人物,真的是开启心智。那时候我们住的学校,来过一批体育学院的老师。好多人学会了打乒乓球、艺术体操、双杠翻得好漂亮。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5年6月1日 上午7:46

    吴马可老师真的是您的救命恩人。这样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后来当了校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愿他一路走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朋友会渐渐减少。其实我一直觉得先走的人是有福的,有那么多人为ta悲叹,缅怀ta。而活得久的人,会越来越孤单,到最后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了,何尝不是一件可悲的事。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6月1日 下午4:06

    好久不见, 向您和李老师问好! 杨老师真切回忆和悼念吴老师, 字字句句充满深情, 足见您是一个情义深重,知恩和感恩的人!

    • 情满乌江的头像
      情满乌江 2025年6月2日 下午3:05

      @轻品慢尝多谢刘教授光临赠玉!这次南京会议本来是要参加的,因为双双身体不适,未能成行。期待下次见面。[赞][赞][赞][花][花][花]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