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 似水若烟
编辑推介:博友似水若烟名列卯酉河十大名博之首。这个地位是由她曾于2014年夺得“新浪十大文学名博”称号奠定的。我们注意到,她写的这篇《苦楝树,一树雾紫送春归》,在她个人手机公众号发过,阅读数超过10万人次,妥妥一网红大咖。
每年四月,在潮汕就会看到一种平时很常见却经常被忽视的苦楝树,开满紫色的小花,哪怕它开满了花,花朵细碎繁密,雾紫一般的颜色,也无法像其他花如木棉或者泡桐一样惹眼。平时我也基本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在深春开花时,或者秋冬结果后,我便能一眼便看见。
苦楝花是二十四番花信风中最后一候(谷雨第三候),它的凋谢代表春天终结: “楝花谢,夏日至”,花语“逝去的时光”隐含“繁华将尽,珍惜当下”。岁月极美,在于它的流逝;春天极美,在于繁花易谢。一个“春”字隐含着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而落花流水春去也,便是天上人间的距离,“楝花风起春云散,荷叶露香秋意浓。”
因“楝”与“怜”“恋”谐音,前面再加个“苦”字,古人常以楝花寄托离别之情,思念之苦。在潮汕还有一首家喻户晓的潮语歌曲叫《苦恋》更是让人看到苦楝树便想起《苦恋》歌:一片痴情是苦恋,一树雾紫是苦楝。当然,后面这句是我胡侃的,哈哈。
在江南地区,有称苦楝树是“相思树”的说法: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远行不归,日日站在苦楝树下眺望,最终化作苦楝花,当花瓣纷纷飘落,化作漫天离别意。 “昨夜楝花风雨恶,小楼春思绕天涯”这“满庭残雪色”诉说一生相思苦。
陈维崧有一首《南乡子·苦楝树》“苦楝树,短长亭,丝丝垂柳带愁生。记得玉人临别语,花如雨,点点行行离别处。” 怪不得村前村旁,总能看到苦楝树,大概古时离别,送至村口,前途未卜,忧心旅居,更添别后思念,相逢何期,若逢五更雨,更是双泪垂,忧思满腔。唯有苦楝树,目睹别离,点点花雨尽相知。
可是春尽,夏至,东风送走落花,南风吹来万绿,春发夏长,夏天同样也是生机勃勃,万绿齐长的季节,我还蛮喜欢的。苦楝还有一句农谚“楝花谢,吃新麦”。所以,朱彝尊的《鸳鸯湖棹歌》写道“苦楝花开寒食近,新蚕豆熟午风香。”
苦楝树也并非全是离别苦,在南方,苦楝树常被种植于房前屋后,有“门前一棵楝,子孙不愁钱”的俗语。福建、广东等地认为其可辟邪,同时“楝”与“链”谐音,象征锁住福气。有驱邪、镇宅的作用。传说在古时有一户人家常遭鬼怪侵扰,一位道士指点他们在屋后种植苦楝树。花开的淡紫色被视为“祥瑞之色”,称其为“紫气东来”;又因其气味和毒性,邪祟不敢靠近,从此瑞气盈门,家宅安宁。
在台湾和闽南地区,流传苦楝树是“报恩树”的传说:一位穷苦书生为母亲治病,采摘苦楝果入药,后发现此树还能驱虫护粮。书生中举后回乡广植苦楝树,惠及乡邻,被认为是知恩图报的象征。
生于潮汕地区,不比中原洛阳,有国色天香可赏,又是农民之家,乡野之畔,哪有暗香疏影可闻,自觉卑微渺小,做不了万众瞩目,对于同样长于乡村小道的不起眼的寻常树木,便会有所偏爱,如这春末夏初的苦楝树。
可能出来一趟,并非冲着苦楝树而来,可基于途中相遇,却又总要与之相对,若不留取一些花间照,好似愧对树上花。每年这个季节出来,苦楝树便成了我的无心插柳,这么多年,都没有好好静下来与之谈谈天气,聊聊花事,其实,每一个不被关注的花草树木,都有它独特的脾性与心气,每一个普通平凡的凡尘中人,都有他独一无二的阅历故事。能长成凤毛麟角的,不多;更多的是默默无闻,芸芸众生中的沧海一粟。但不妨碍我们,站在季节的路口,守信而开,应季而落,把平淡的一生尽可能绚丽的绽放,把每一季花开都开到极致,让每一次花谢都恣意洒落。
或许,苦楝树从不在意是否被记起,它只是安静地站在村口乡旁,在春深时开一树雾紫,在风起时落一场细语。当你匆匆路过,偶一顿足,一抬首,才惊觉它已替岁月记下了所有无声的离别与守望。
可它又何曾在意这些?花开时倾尽繁华,花落时归于尘土。像极了每一个凡俗中的你我,生于乡野、长于市井的普通人——没有牡丹的倾国之名,亦无寒梅的孤傲之姿,只是守着四时更替,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活成一道无人问津的风景。
在这个深春,如果你恰好经过,它恰好花开,不妨驻足片刻,听风过时簌簌的轻响,那是在说:’这个春天,我们终于没有错过彼此。”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0681
评论列表(6条)
若烟老师的苦楝雅文,不仅描述了苦楝的美的画面,更主要的是赋一般敷陈了她的诗意,“岁月极美,在于他的流逝,春天极美 ,在于繁华易谢…….落花流水春去也,便是天上人间的距”,从苦楝树感悟出了哲理。
于我而言,只知道苦楝树的皮与子,是外用和内服的消炎袪火,止疼安胃的中药。
紫气东来,家宅安宁!美文!
妥妥的一篇美文, 有美学意蕴, 有季节的礼赞, 有生活的哲理……真要好好观赏你笔下的苦楝树了。
很需要默读与品味的美文。
苦楝树,一树雾紫送春归。雾气朦胧与紫色花海结合,营造出虚实相生的意境,类似古诗中“雾失楼台”“紫气东来”的美学表达。
若烟的文字,唯美,抒情,于行云流水的语言中道尽苦楝树的自然特征、生长周期和人间花语,读之不仅给人美的享受,更让人心生千般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