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若教授的散文集《那一片汪洋》,阅读后,深有感触,遂写下如下文字,作为读后感。
海若的作品韵致灵逸,激情飞扬,以诗性见长。诗意的文章标题如雨后春笋,或春暖花开,或寒梅澡雪。诸如:不思量,自难忘;心随杨花飞,心如柳丝长;天上千年艳,人间菜花黄;彩云之南,有关美丽的遐想……若将这些题目排列开来,即为错落有致,风景旖旎,星光闪烁的诗作。于此同时,创作主体坚忍不拔的跫音,回响在山河大地上,激情谱写了与时代同行的人生乐章。
海若与中国古典诗词有至深的情缘:我是在知青时,第一次读到李贺“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忽然觉得,千年前的李贺,好像写的就是海若我……那时我度日如年,仿佛真地熬到天荒地老了。但是,李贺让我坚信:一定会有雄鸡一声天下白的时候。从此,我就用 “少年心事当拿云”给自己打气,迎难而上,自强不息。
在《爱是你我》中,以舒缓清丽的音符,抒写了自己与二胡的情缘:Z同学拉出来的琴声与我之前听过的完全不同。琴声清越,音色圆润甜美。就像一个小姑娘站在春天的田野上,愉快地歌唱。曲调是那样简单,却十分亲切动人……
此后,吃过晚饭,夜幕降临的时候,我的知青小屋门口,就经常坐着许多农民兄弟,让我拉二胡给他们听。那个时候,在漆黑的夜空中,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丝光亮。
散文大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说:“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里,没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诗人或者作家。”酷爱音乐,颇有审美修养的海若,秉承了童真与诗人兼而有之的气质,不仅抒写出诸多的诗性作品,也成就了诗意栖息的美丽人生。
文字透明,感人至深,以真情见长。海若的文字流溢着 如今最为宝贵,最最奇缺的真情实感,文本格外地打动读者,令人爱不释手,不忍离去。诸如《江与山之城,桥与雾之都》《抗日军人的儿女》《绝无脂粉态,独有向阳心》《我读子蕴》等作品里,晶莹澄碧的真情厚谊,凝聚笔端。
在《苦儿寻师记》里,深情地抒写了如同母亲的S老师。
“上帝关上你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上帝既然让妈妈离开了我,就一定会送一个妈妈到我身边。此后,我就真的把S老师当心里的妈妈了。
别后经年,海若60岁那年,终于找到宛若母亲的S老师,迫不及待地拨通电话。仿佛不能忍耐的漫长等待。话筒里一声轻柔的“喂”传来,我的泪水哗地一声流下来。拿电话的手剧烈地颤抖,差点把电话摔在地上。S老师慈爱的声音略显苍老。五十年过去了,和当年一样,一听见她的声音,一股暖流顷刻遍布全身,心里一下子变得那样踏实,那样宁静。
在《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里,写母亲在特殊岁月挨斗,父母相濡以沫,相依为命。冰霜雪雨中,不离不弃地牵手同行,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半夜里,她忽然一个人下床,蹲在屋角,瑟瑟发抖。爸爸过去问她。她说,与其像这样任人凌辱,不如一死了之。只是又放不下三个未成年的小儿女……爸爸用力把妈妈抱在胸前,妈妈在爸爸的怀中慢慢平静下来,哭泣声也渐渐停息了……第二天一早,我看见妈妈坐在桌前,写交代材料……她的脸有些苍白浮肿,眉宇间却不失坦然和镇定。爸爸在门外,手忙脚乱地用煤球生炉子。凛冽寒风中,爸爸单薄的身材显得是那样瘦小,仿佛弱不禁风。
游记,海若也写得情景交融,美轮美奂。在《初冬的贵族》《北欧童话日记》《记忆英伦》等篇章里,他用清水洗尘的文字,抒发了对美的敏锐扑捉及感动。
在西北,站在苍茫的大地上,头顶蓝天,你感知宇宙的浩瀚无垠,内心激荡着强烈的责任感,有一种承担历史使命的悲壮,甚至还会奔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霸气。
回到三月的红土高原上,这里深林茂密,田野万紫千红……田野与深林似乎藏着跃跃欲试的小精灵,时刻准备尖叫着跳出来,和你拥抱亲吻,和你一起狂欢(《彩云之南,有关美丽的遐想》)。
山长水阔,风走云飞。他的游记,潇潇洒洒,有唯美的韵致,诗吟的飘逸。
毋庸置疑的是,个别的游记篇章未免随意了,缺乏应有的约束,与他的哲理,叙事散文相比较,显得有些薄弱了。以海若现有的积淀与睿智,完全可以将游记也写得风生水起,满篇锦绣。
期望海若教授在未来的创作中,以超拔的襟怀与个性化风采,使几近化境的创作,进入一个更为开阔,深邃,神逸的境地,有第二本,第三本文集问世,将精神盛宴集中呈现。
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得中西文化学养熏陶的学者海若,会不断给读者诸君以始料未及的惊喜,创作出更多的美文来。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0656
评论列表(80条)
读懂一本书,是读懂作者的认知世界,黎燕能够写出这么多读后感真不容易。既有缘,见个面才好。
@晓舟同志:这是我与远方建立精神联系的一个节点,我从中受到了引领与陶冶,也是成长的一个节点。我啊,与鞍山的好友见面欢聚都不易了,别说去远方了。
您写的评越看越带劲,真好!
@2272 张英辅:感谢深度共鸣与激励,让我备受鼓舞。
每个人都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从你的介绍中也看出海若就是一个非常独立的立体。他有职业学者的严谨,也有社会文学的深刻,他还有作为旅游者的随意;人不能把自己框在一个固定的盒子里,人都需要一个出气口,或许游记就是海若的出气口,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
@四格格:格格的深邃品评,独具一格,慧心慧眼,好有见地与意境。
古典诗词养心
@王志学四连笔记:古典诗词对中华儿女的精神与文化滋养,弥足珍贵。
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海若老师,真性情;黎燕,有心人!
@柳絮晗烟:好有视角与见地的深邃品评,文采斐然,颇有意境。
所谓灵动书写,所谓灵犀感悟,读黎燕老师的文学评论,真的很有收获。
@淡墨:淡墨老师的深邃品评与深度共鸣,传递世间最美的人文情怀。
海若有您这位知音何其幸也。对他作品的深度解读,充分肯定,以及对不足之处的客观指出,都是一个忠实读者的认真态度。
@难诉相思:蒋院的深邃品评,视角独特,颇有见地,极具中文专业文学评论水准。
客观地评价文学作品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人生的再升华!
@王志学四连笔记:的确如此,也是写评人的一次学习与陶冶。
那一片汪洋,韵致灵逸,激情飞扬,以诗性见长。
回响在山河大地上,激情谱写了与时代同行的人生乐章。
@阳光笙箫支剑笙:感谢灵犀品评与深度共鸣,传递温暖与明亮。
这个海若的文学素养艺术很素养很全面, 又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学者素养, 其作品真如一片海一片洋, 遇到大姐这样会欣赏的读者, 如遇到了舟楫, 这舟楫把他的作品带到了我们面前, 多谢大姐要言不烦的介绍。
@轻品慢尝:老师的深邃品评,用心用情,意向开阔,文采飞扬,暖意融融,好有格调。
全能的海若,文字写作似老天爷赏饭吃。一个人知识丰富了,经历多了!喜怒哀愁透过心灵书写描画。黎燕老师是位优秀勤奋的解读者,难得一遇的知己。
@ch雪梅:喜怒哀乐。人生真谛的探寻。
@ch雪梅:雪梅好认真,热情有加啊。
@ch雪梅:雪梅的唯美品评,独具一格,文采斐然,意蕴丰厚,好喜欢。
海若是个比较全面的人才,既有丰富的学识,又有对社会的热情,文笔非常好,文章题材广泛,内容贴切现实,所以受大众欢迎。
@四格格:格格对海若的认知与诠释,好有慧见,入木三分,颇有意境。
相信海若还会一如既往的勇往直前,不仅对医疗事业上作出贡献,就是文学创作上,也会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四格格:格格的美好期许,是对海若的厚望与深度激励。
环境充满诗意,人生丰富多彩,学者见解非凡,著作引领未来。拜读受教非浅,心灵激情澎湃。[喝彩][赞]
@一池烟雨:精美品评,用心用情,字斟句酌,颇有情致与意蕴。
通过阅读黎艳姐姐笔下的这位海若教授,他的每一篇散文的题名能那样动人心弦,何况读完全部文字?真有那种立刻阅读海若教授文集的冲动。黎燕姐姐笔力可见一斑哦[赞][赞][赞][花][花][花]
@红芭蕾情结:红芭蕾的精美品评,用心用情,慧心慧眼;对海若文章的解读,入木三分,好有意蕴;对我的深度激励,让我如沐春风。
生活给我们创作的灵感
@王志学四连笔记:感谢热情品评,别具一格。
读一本书容易,能够深入作者的内心就难,但是黎燕老师做到了。
@梅岭闲人:感谢如此共鸣与激励,让我备受鼓舞。
我想海若一定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这样的人有个性,而游记的随意大约就是他个性的张扬。
@四格格:格格堪为海若不曾谋面的莫逆知己,是这样的。
在您的引领下感受到作者独特的写作魅力,感恩
@阿丽娜:看见第一次来访,精美品评的博友,好高兴。
能融合中西文化,说明海若是一个心胸开阔,眼界开阔的人,将外国文化作为自己知识面的补充、借鉴,这样的海若会获得更多的成功。
@四格格:海若英语地道,又到英国留过学,学识渊博,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因而美丽人生成就斐然。
读一本书,就像是与作者对话,海若教授的文学素养之高,令人钦佩不已。
@含羞荷:感谢对海若如此解读与诠释,画龙点睛,颇有意蕴。
海若出类拔萃,你的书评气贯长虹。我看过他的微博《永远的华西》,有他和家人的照片,还有他拉二胡,唱歌的录音,真是多才多艺,微博介绍说,他已经出版了20多部书。
@雨凌:好啊,你如此用心细心,对海若深入细致地了解与解读,感人至深。海若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既有个人事业上的成就与建树,也有自己的爱好,生活多姿多彩。
生活深奥,经历丰富,阅读社会,感觉美好。
@诃痴快乐:别具一格,颇有意蕴。
什么都需要学习,生活需要磨练,日子再礼拜里歌唱,再次聆听文字花开的芬芳。
@诃痴快乐:内涵丰厚,颇有意境。
在你的字行里感受昨日的郁闷和烦恼,再次聆听文字花开的芬芳,仰望远方有个才华横溢得你,感觉有缘在这里相遇。
@诃痴快乐:暖意融融,春风扑面。
这里人才济济,这例如花开芬芳,这里聆听大家新生,这里需要时间的鉴证。
@诃痴快乐:情深意长,余音绕梁。
海若不仅有奔向大海的勇气,他也有奔向大海的能力,相信他的好作品会源源不断。
@四格格:格格的美好期许,既是对海若的认知,也是对海若的激励,慧心慧眼。
海若的人生就是一片汪洋,他有勇气、有智慧、有底气、有能力,在这片汪洋中击搏,翔泳;如鸥鸟般自在,如鱼儿般得水。
@四格格:人如其名,海若的名字味汪洋,他的人生,就是汪洋恣肆的深邃开阔。
把老师当妈妈,这种情感很真实,我也曾一不留神就把老师叫成了妈妈,不止我,还有同学也是这样。所以像海若把这种情景写进文章里,读者读起来时一定很亲切,很有共鸣。
@四格格:格格曾将老师叫成妈妈,那种情境,老师也会热泪盈眶的。师恩如山,令人共鸣。
人有天赋,有灵性,什么事都能做好,海若前程似锦。
@四格格:是这样的,人生向晚,海若依然多姿多彩。
医科是属于理科,海若是理科专业人才,但他的文学水平也这么高,实属是个比较全面的人才。
@四格格:格格对海若的认知与诠释,好深入,堪为不曾谋面的莫逆知己。
读文章,尤其是与作者相关的文章,是了解作者的一条渠道。读多了,就能读出经历、家庭、思想、品格,对作者有了立体的了解。黎燕老师的书评,有作者的回忆性文章,有游记,有标题和文字体现的文风。读得仔细,评得深刻,也为我们了解作者开了一扇窗。欣赏,点赞!
@诚厚:诚厚如此细致入微,丝丝入扣地深邃品评,既又中文专业文学评论的视角与见地,又有暖意融融的深度激励。
有些人生来就很优秀,所以天赋是绝对的。虽说后天努力可补,但有天赋的人后天也在努力,才会有人杰之分。像海若这样就是生来就优秀。
@四格格:格格说得好,的确如此。天赋是一个人走向远方,成就非同寻常人生的源头,写作也是如此。
看了你的评论,我还是很佩服海若的,不管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是自己喜欢的文学创作,他都能做得出色,这不仅是智力,还是一种崇高的追求。
@四格格: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的期许与不懈努力,源自信仰与人生理念,二信仰与人生理念,与传承中华文脉密不可分。
一个人自小的家庭熏陶、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坏境和风雨的经历,都会对兴趣爱好、认知、价值观等产生重要影响。海若的文学素养,应该与母亲的熏陶有关。
@诚厚:诚厚的丰厚品评,一语中的,是这样的,书香门第与母亲非同寻常的文脉丰厚,文学素养,对海若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弥足珍贵。
你相信海若的理由,我也认可,相信他会有更多的好作品。
@四格格:格格与我的认知,大同小异,这就是我们能遥相呼应,相互酬唱的缘由。
海若老师确实是个精神世界非常丰富的教授,他的修养,他的学识,他的独立人格,他的独到见解,都是常人难以达到的,这和他的特殊的成长经历分不开的,在逆境中,他没有沉沦,没有随波逐流,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自强不息,太了不起啦!
@李宗宾19481957:画家对海若的认知与诠释,慧心慧眼,好有见地,这就是莫逆相知,文脉丰厚,意向开阔。
一个人是不有才华、有能力、有共情,作品是最能说话,最能代表的。所以你是从海若的作品了解到了海若的,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会从作品中去了解他,欣赏他。
@四格格:海若在新浪博客、新浪微博粉丝者众;在重庆医科大学桃李满天下;在四面八方均有仰慕者。
海若的爱好很广泛,他热爱自己的职业,也热爱文学创作,他还热爱文艺,拉二胡还可以演奏,说明水平不低。这些都是他写作的生活源泉,也让他的文学作品呈现多样化。
@四格格:海若热爱生活,多才多艺,职场展翅高飞,业余爱好有品,人生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