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宿舍里,汪向阳在闷头睡觉。郭汉林走过去,揭开被子,发现汪向阳眼角发红,觉得奇怪,问:“你哪里不舒服吗?要不要去找医生弄药?”
汪向阳 “呼”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嚷道:“张治钟医生骗了我,原来他是地主分子,他搞反攻倒算,被地方政府检举,司法部门把他抓起来了。他还要我当他的干儿子呢,我瞎了眼啦!”
郭汉林听了有些惊讶,但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汪向阳好。
后来,郭汉林知道了张治钟案的大致情况:张治钟是浙江省人,解放前,父亲是当地豪绅,有一处很大的宅院,有很多的田产,自然有自己的手工作坊和商铺。解放战争时,张治钟的父亲把三个子女都送出去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后,大女儿和二女儿在南京军区后勤部门工作,张治钟在广州军区卫生部门工作,再后来,大小女儿分别结婚,两个女婿都是南京军区的军官,张治钟结婚了,妻子是广州军区三十三医院的医生。土地改革时,张治钟家的宅院和田产被分给了贫僱农,手工作坊和商铺被政府工商部门接管,张治钟的父母被迁到乡下一处草屋住下。后来,张治钟医生的父亲病故,老宅院的住户不少人已先后搬走,留下很多空置房间。张治钟姐弟三人一商量,打算凑钱把宅院的空置房赎回来,为年迈的母亲找个保姆,并安置到老宅院里去度过余年。事情还在商量之中,地方政府却早已知道张氏三姐弟的谋划,便致函部队,说张治钟姐弟三人不满政府的土地改革政策,现在试图反攻倒算,欲把当初分给贫僱农的房屋夺回来。
部队方面出于对干部负责,一是要把当事人叫去落实情况,一是对地方政府负责,落实情况后,还要给地方政府一个交待。
因为这是一个反攻倒算未遂事件,性质虽然严重,但是没有形成赎回宅院的事实,张治钟被送回医院接受审查。张治钟医生还是照旧上班,原先发福的身体消瘦了一些,面容憔悴了许多,待人也少了热情的态度。和以前相比,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一天晚上,是全院干部战士的生活会。生活会在大会议室里举行,院长要张治钟医生自己说说这件事在社会上的影响。张治钟医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稿子,正要开口说话时,汪向阳又“呼”地一下站起来,把那块瑞士手表扔在张治钟医生面前的桌子上,第一个发言:“没想到,你是一个披着医生外衣,你还假装好人的人,你还想拉我下水,你还想让我当你的干儿子,你还送我手表,去你的吧,我不会受你的蒙蔽,我要与你划清界限。”激动的汪向阳语无伦次,泪流满面,全身颤抖。
好端端的生活会一下子变成了批斗会,还是一个战士首先发难,弄得会场很尴尬。外科卢主任用眼光示意章世安把汪向阳扶出会议室,会议才回到原定议程上来。
第二天,郭汉林,章世安,汪向阳三人到医院后面的山上去玩,郭汉林带了一袋熟花生,三人在山顶树阴下坐着,边吃花生边天南海北地闲聊,话题慢慢扯到张治钟医生,章世安说:“张医生其实不是一个坏人,他是在战争年代自觉参加革命的,他的姐姐姐夫也都是军队里的老干部,也不是坏人,他们的父亲是豪绅,但不是那种有血债的劣绅,否则土改时早就镇压了。”
郭汉林说:“张医生也算个可怜人,革命了几十年,对父母,做得不孝;对国家和政府,被别人认为是不忠;以仁爱之心待人,还要说他不仁。唉,太不应该了。”
“你们两个是不是有毛病,张医生没问题为什么司法部门要审查他?现在地方上搞文化革命,据说有很多老革命都被查出有历史问题。张医生的问题就是地方政府反映来的,难道有错?”汪向阳不依不饶地坚持着他自己的看法。
章世安和郭汉林好心好意地想通过这种聊天的方式来缓和汪向阳的情绪,从而改变汪向阳对张医生的态度,以便于他们好相处,更便于开展日常的工作,却反被汪向阳讥讽为有毛病。三人不欢而散,只好怏怏地回到营房。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0630
评论列表(16条)
生活会变成了批斗会。汪向阳的为人有点不地道,起初是他上杆子要做人家的干儿子,一旦发现这个干爹靠不住,立马划清界限。很可怕。希望他不要对身边的战友耍阴谋。
@难诉相思:谢谢蒋院的细读与深评,投机卖乖与落井下石,哪个时候都有。
汪向阳就是小人一个,郭汉林和章世安就正派得多,觉悟和政策水平也高得多,他们以后应该少与汪向阳这种人打交道,以防他暗地使坏。
@四格格: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部队不是真空,社会上有的,部队也有,谢谢格格老师的细读与深邃评论。
见识现实的丑恶。
@晓舟同志:经历而已,不好臧否
时代特征鲜明, 人物品行品性也见端倪了。人物孕育故事, 故事刻画人物。
@轻品慢尝:我不评价那段历史,但我经历了那段时光,部队应该还算干净清明的,也不乏暗影
灵动抒写,声情并茂,将那年那月的极端情境深邃呈现,有历史投影与泯灭人性的丝缕,令人感慨万端。
@锦瑟黎燕:部队也是社会,文革也牵扯到军人,历史留下了这么一页,白荇岛还算清明的。
好沉重!
@柳絮晗烟:谢谢老师的访读与留评
小说一入笔就有如劈雳洪钟,真个好手段!
@王志学四连笔记:谢谢王老师的夸奖。
走过那年那月的我们,对卑劣的心性,切近认知。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的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