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品姑苏(1)

Weixin-Image_20250527084529

游历史文化名镇告一段落,陪老伴散步得继续进行。受逛十全街启发,与老伴商定继续走走古城区的街巷,延续每周一次走街串巷品姑苏“工程”。走是必须,写视价值取舍。

一条人民路,把古城区分为东西。一条干将路,又把古城区分为南北。我们决定先走干将路北、人民路西区域。新阶段的第一次出行,适逢老伴同事来访,喝了杯茶,欣然随行。我的包中,多放了本厚重的潘君明先生所著《苏州街巷文化》。

相邻三园二园不能入

避开了“你们”上班的时段,“我们”坐地铁到人民路的乐桥站,从西北出口出站往北行。嘉余坊已走过,金太史巷口在修缮放过,走进宜多宾巷。200多米长的宜多宾巷原名糜都兵巷,是宋代武将糜登的故里,都兵为其职衔,糜登后任朝议大夫,封吴县开国男。虽然宜多宾巷已难觅糜登故居,但讹传的现巷名毫无原意。

巷西口庆元坊有江苏省文保单位吴云宅园,为清同治年间苏州知府吴云所建,因园内古枫婆娑,名听枫园。苏州国画院驻此,早年我在市委宣传部分管文化时到过。国画院我熟悉的画家都已退休,保安是不让闲人进去的,我只能向女士们表示歉意。

往西走叫韩家巷,巷西头4号修缮好的鹤园依然大门紧闭。占地4.66亩的鹤园,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道员洪鹭汀始建,因曲园主人俞樾书有“携鹤草堂”匾而取名鹤园,据介绍,园中池水似鉴,修廊如虹,风亭月馆掩映于山石之间,表现了古代中国园林建筑独特风格和高超造园艺术,1963年便被列为苏州市文保单位。心里痒痒的,一定得补看。

紧邻三园二园不得入,只有曲园是对外开放的。好在老伴同事没看过曲园,陪同的我们再赏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俞樾故居曲园。

Weixin-Image_20250527084600

景德路东段讲城隍庙

从马医科巷西头的曲园出来,我们往北走,一条宽阔的街道展现在我们眼前,到了景德路。景德路东起人民路,西至金门城门,长1515米,宽20米。苏州的古街巷都不长,这条街原由东往西分郡庙前、朱明寺前、景得寺前、申衙前、黄鹂坊桥弄,1929年苏州城市道路改造,将这几条街巷统一拓宽整修,取原景德寺前,命名景德路。

东段有苏州城隍庙,老伴同事不想进去,勉强不得。2003年城隍庙重修后我去过,在往西行走的路上,我给她们讲。此处三国时为周瑜宅,后改建成苏州府城隍庙,规模很大。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现重修后的城隍庙,有正门、仪门、城隍殿、娘娘殿以及西廊偏殿等。城隍殿正中供苏州城隍春申君黄歇,两边立牌供奉苏州10位名人(城隍),分别是韦应物(唐贞元五年任苏州刺史,号称“韦苏州”);白居易(唐宝历元年任苏州刺史);刘禹锡(唐大和六年任苏州刺史);范仲淹(宋大中祥符八年任苏州知州);文天祥(宋德祐元年任平江府知府);周忱(明宣德五年巡抚江南诸府);况钟(明宣德五年任苏州知府,有“况青天”之誉);任环(明嘉靖年间历任苏州同知,抗倭寇保卫苏州城立下战功);张国维(明崇祯七年江南巡抚);汤斌(清康熙二十三年任江苏巡抚,衙门设苏州)

城隍庙与佛教无关,与道教有联。苏州城隍庙供奉的11位名人,都对苏州作出过贡献。

Weixin-Image_20250527084535

景德路中段一门三景

景德路精华在中段,进一大门,观连在一起的环秀山庄、中国苏州刺绣研究所、王鏊祠。我去的次数多了,理所当然为两位女士做导游。

别小看占地仅3亩的环秀山庄,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环秀山庄就是4个例证园林之一。山庄的主体是占地半亩的湖石假山,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尽得造化之妙,堪称假山之珍,环秀山庄以假山而驰名。

这是个有历史的地块。东晋王珣、王珉在此建宅,五代为吴越钱氏“金谷园”,南宋时为景德寺,明代曾为学道书院、兵巡道署、后归宰相申时行所有,清初申氏后裔申继揆改筑“蘧园”,清乾隆年间先后归蒋辑、尚书毕沅、相国孙士毅。清嘉靖十二年(1807),由孙士毅孙孙均,请叠山大师戈裕良堆叠假山,建成杰作,由此著名。假山主峰高7.2米,涧谷长12米,山径长60余米,望之若天然浑成,在园林假山中独树一帜。大宝小时候去玩,还可爬山钻洞。为保护假山,游客现在已只能观而不能入了。

Weixin-Image_20250527084552

中国苏州刺绣研究所就在环秀山庄的宅院内。苏绣相传有2千多年历史,由于受吴地经济、文化、习俗、艺术的熏陶和孕育,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典雅、针法丰富、绣工精细等艺术风格,与湘绣、蜀绣、粤绣并誉为中国四大名绣。中国苏州刺绣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因坐落在环秀山庄内,刺绣艺术与园林艺术交相辉映,注册“环秀山庄”为商标。刺绣研究所不但至1987年有近百幅作品成为国礼,还为国家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刺绣艺术大师,全国最早的12位工艺美术行业国家级大师,8位来自苏州刺绣研究所。研究所至今仍保持一支全流程专业团队。我带大宝玩环绣山庄时,既可以看楼下的介绍,还可以上楼看绣娘的刺绣。现在,普通游客已不能上楼了。虽然苏绣传承的中心已在高新区镇湖的8千绣娘,刺绣研究所的历史贡献是不能忘记的。

Weixin-Image_20250527084540

刺绣研究所南便是王鏊祠,原名王文恪公祠。王鏊(1450—1524),苏州洞庭东山人,明代中叶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探花。在朝为官30余年,明正德间官至少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还曾为廷试读卷官 。后归居苏州,终日读书著述,纂有《姑苏志》、《震泽编》等。祠堂为其子中书舍人王延哲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奏建,其地本景德寺废基。历经清康熙、乾隆、嘉庆、同治、光绪年间多次修缮。王鏊祠分头门、过厅、享堂三进,是保存较完整的一座祠堂建筑,头门虽已改为清式,过厅和享堂仍为明代遗构。1995年列为江苏省文保单位。王鏊祠曾是苏绣艺术博物馆址,现似乎由环绣山庄管理,厅内介绍以环绣山庄假山为主,王鏊的人物介绍也标有王鏊与园林。

Weixin-Image_20250527084545

考虑两位女士腿脚不便,游完中段后没再往西走,在养育巷用好午餐坐地铁返回。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0535

(11)
诚厚的头像诚厚
上一篇 2025年5月28日 下午10:03
下一篇 2025年5月28日 下午10: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8条)

  • 解世权的头像
    解世权 2025年5月28日 下午11:02

    抢到大哥的沙发![赞][赞][爱心][爱心][喝彩][喝彩][花][花]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29日 上午4:30

    诚厚与夫人继续走街串巷品姑苏,将挚爱苏州的一往情深,在行云流水,如数家珍地描摹景德路中段一门三景的字里行间寄情,让我对其前世今生的历史、文脉、苏绣、名人有所认知,大开眼界。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5月29日 下午5:13

      @锦瑟黎燕苏州有2500多年建城史,历史上没有遭受毁城兵灾,保存下来的历史遗存就比较多。谢谢黎燕老师美评鼓励!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5年5月29日 上午4:41

    水巷乌篷摇橹声,青石巷陌隐蝉鸣。
    老茶肆里评弹起,绣坊窗前锦线萦。
    走街串巷寻吴语,拾翠探幽访古亭。
    千年姑苏藏市井,一诗一画总关情。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5年5月29日 上午6:41

    读诚厚老师的文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我的包中,多放了本厚重的潘君明先生所著《苏州街巷文化》。”——你做学问的严谨由此窥见一斑。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为啥每个地方都有个城隍庙,现在知道了,原来城隍庙供奉的,都是当地的名人志士,老百姓希望这些名人的强大气场能够镇住妖魔保一方平安。
    您的解说让两位女士近水楼台听了一场高水准的演讲,真是快慰之事。[赞][赞][赞]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5月29日 下午5:51

      @难诉相思古代每个府、县都有城隍庙,知府、知县管阳间,城隍是管阴间的。谢谢相思老师美评鼓励!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5月29日 上午7:28

    只有保留古时的风貌,才有古街古巷可走。苏州挺幸运的,古街巷不受新区改变,仍可信由走街穿巷,好多城市已没有小街小巷可寻了。一个城市的历史,一个城市的文明就在这小街小巷里,看一旧宅、看一幅苏绣、看一个园林、听一段侃古,千年风情,万载乡音,就如一股清泉水汩汩而来,带着远古的芬芳,带着昔时的风韵。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5月29日 下午10:27

      @四格格苏州古城是国务院批复全城保护的城市,市区发展经济就在城西建设开发区,也就是现在的高新区,后来又在城东建设中新合作工业园区。苏州也是全国第一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把古城的三个区合并为姑苏区,一体化保护。

  • 王志学四连笔记的头像
    王志学四连笔记 2025年5月29日 上午7:46

    毕竟是文化古城,风物都不一样!

  • 柳絮晗烟的头像
    柳絮晗烟 2025年5月29日 上午10:47

    “走街串巷品姑苏”!新颖有趣![赞]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29日 下午5:29

    苏州城隍庙两边立牌供奉的十位名人,都是国宝级穿越时空的鼎级人物啊。他们的辉煌人生,让苏州越发星光璀璨,光彩夺目。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6月3日 下午3:35

      @锦瑟黎燕古代在苏州当“市长”的,都非泛泛之辈,唐代有“苏州刺史例能诗”,几位都是大诗人,为苏州留下了千古传唱。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5月29日 下午9:33

    您真是苏州通, 是苏州文化的活字典。跟着您走街串巷真好, 长知识、长见识。我们读您的文也长知识、长见识了。多谢!多谢!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5月30日 上午9:34

      @轻品慢尝学者妹子缪赞。我也是在补课,苏州这本书是读不完的。谢谢美评鼓励!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5年5月29日 下午10:15

    诚厚老师真是一位尽心的好导游,两位女士一定夸奖您了吧!我们也随着您的笔触,深度认识苏州和苏州风物,眼界渐开。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5月30日 上午9:40

      @惑矣哈哈,至少让老伴同事知道了城隍庙供奉的不是佛,是管这座城市阴间的城隍。谢谢惑矣老师美评鼓励!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5月30日 上午7:26

    喜欢小街小巷,应该是很多文化人的所好。因为小巷的俗,也就是接地气,在这俗中才流淌着真正的文化和文明,而且是值得一个民族永久传承的文明,所以保护好姑苏区的风貌,是非常有历史意义的。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6月3日 下午10:20

      @四格格苏州人,尤其老苏州,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有着高度的自觉性。由于需要挖掘、保护的东西太多,有的只能先控制,全面开放还需要一个很长给过程。

  • 红芭蕾情结的头像
    红芭蕾情结 2025年5月31日 下午4:33

    《走街串巷品姑苏》城厚老师的又一力作开篇:生动、严谨、写实、接地气儿。让读者更加深刻的了解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风土人情,方方面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某国立图书馆的书架上会摆上K29标识的《城厚文集》,读者们拭目以待哟。[赞][赞][赞][咧嘴笑][咧嘴笑]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6月1日 下午5:07

      @红芭蕾情结谢谢红芭蕾老师美评鼓励!不过,我这辈子不会出书,让有图书馆情结的妹子失望了。[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6月1日 下午4:39

    学习进步来你家,聆听文字如花开,美丽生活多美妙,笑容飞过满山刚。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6月1日 下午4:41

    走进姑苏有点陌生,但是随着镜头也变得很熟悉,生活点滴如花絮,信心描画在天涯。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6月1日 下午6:01

      @诃痴快乐苏州是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吴文化的中心,古典园林享誉世界。谢谢小诃喜欢!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