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白荇旧事》(二)调岗

007sdhNozy7zapXWgsGf2

郭汉林被通知到内科上班,是第二天早晨。

八点半钟的样子,郭汉林把用过但还没有洗的注射器放在陶瓷盆子里,注满清水,倒进了一点新洁而灭,正准备在浸泡十五分钟之后,开始洗注射器。这时,院长办公室梁主任到供应室叫住郭汉林,说:“你把这边的事给交割一下,马上跟张护士长去内科上班。”

供应室的负责人是朱光渭,做什么事由他安排,因此,郭汉林也没有什么可交割的,只是出于对老兵的尊重,向他行了一个军礼,说了一声“这里就交给你了。”然后随张护士长去内科报到去了。

郭汉林没有受处分,而是被调离供应室,这让他感到有一些意外。卫生科——白荇驻军医院,毕竟是师的一个直属单位,有着严明的纪律,行凶打人是要受到处分的。郭汉林有一个底线,自己不招惹是非,不知法犯法,假如有人冒犯且有生命之虞,必须还击。

郭汉林虽然性格内向,木讷寡言,但绝对不是一个草包似的庸人。前年在卫生教导排结业时,四十多名学员,他的文化课考试总成绩居第二名,临床操作,战地救护考核总成绩居第一名,在医院实习时,各科室对他的评分都很高,教导排结束时,三十多名学员去连队当卫生员去了,郭汉林和其他十名学员分到了师直医院,别人都到病房工作,他却去了供应室。虽然在供应室一晃就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今天来到内科上班,其实仍然是熟门熟路的。

张护士长也是男军人,只是上衣有四个袋袋,属军官序列,而战士的军装上只能是两个袋袋。张护士长对郭汉林的印象一直不错:当年实习时,郭汉林是最认真的一个,给病人打点滴,次次一针见血,从不重打,插导管抽胃液,动作麻利到位,给危重病人导尿抽痰,也是细致利索。老兵新兵都愿意和他一起值班。郭汉林的到来,张护士长觉得此人做事让人放心,二是比培养一个新手省事。郭汉林到内科上班第一天,就充当了一个老护士的角色,放开手脚独当一面地干开了。当天交班时,值班医生和同班的护士们,都夸他业务素质好,丢了那么长时间的专业技术,现在捡起来做还是那样熟练,没有出一点差错,待人态度也好。久违的正面肯定,众人的当面夸奖,让他一时难以适应,只是红着脸小声地说:“我深怕做得不好,辜负了大家的信任,和给病人造成痛苦。”他的简单的言辞,也受到大家的好评,说他谦虚、诚实。

郭汉林下班回到宿舍,先是洗衣服,晾了衣服后,一个人便闷头看书。他没有别人的那种欢声笑语,只有几个老乡凑到一起,才有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可说。章世安是和他同时入伍的同县老乡,章世安在外科当护士,下班了,和他在同一寝室休息。有时也一同在这白荇岛上散步聊天。

章世安在外科算是一个技术能手,很得主治医生的器重。有时候,他简直就是外科卢主任的助手,一般的外伤手术卢主任就直接叫章世安去做。按常规来看,卫生员没有拿手术刀的资格,卫生员上手术台,外科医生往哪里搁?然而卢主任说:“章世安有这个能力处理普通外伤,和做外伤手术。野战医院,要适应战争的需要,战场上,卫生员就要当医生用。”人们听了,觉得有理,不再说什么了。

章世安对郭汉林说:“医生和卫生员的区别,医生是职业军人,我们这些野战医院的男护士是普通的卫生员,是义务兵;医生是军官,卫生员是士兵;医生有处方权,卫生员只有处置权。”章世安沉默了好一会儿,接着又说,“现在部队里好多干部都是从士兵中提拔的,只有业务过硬才有一线希望。即使不被部队留下来,以后复员了,也可以在地方当个医生。”

郭汉林很佩服章世安在业务上刻苦钻研的精神,想一想自己,到内科上班,与医有关的生活才重新开始。什么提干,什么以后去当一个医生,那恐怕是痴人说梦。于是,不无伤感地说:“我没你想得那么远,在供应室时,就只想过这么平平凡凡的过,混到退伍那一天也很好,现在在病房上班,才觉得在教导排学的东西没白学,只是用得晚了一点,即使复员了,恐怕也干不了医生这一行。”

两人就这么边聊着,边在岛上散步。

白荇岛并不大,从岛的东端(白荇头)走向西头(白荇尾),慢慢踱步,也用不了两个小时。白荇岛,对于常年驻扎在这里的战士来看,风景并不美丽。岛上,东头海边,除了简易的码头,就只立着十几栋低矮且又有些破败的民宅,黑的板壁,黑的瓦,黑的地面。民宅里进进出出的都是留守的上了年纪的渔民,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一个个赤着脚,光着膀,整天与不干不湿的鱼虾黏糊着,臭烘烘的。没有人赏这一道风景。岛的中段有大约两百米见宽,两千米见长的开阔地,这里是师直后勤机关所在地。师直医院就建在这开阔地上,医院的立面,像两个大大的四合院,平房,砖木结构,青瓦灰墙,院内栽了一些小冬青树、剑麻、棕榈树、窝竹、芭蕉之类的植物,不算茂盛,这也算不上什么风景。靠外海从东往西,是一溜起伏有致的连山,百米多高,山上多半是灌木,数得清的几棵乔木,说不出它的名目,长得也不挺拔。半山脚处,是用蒲葵叶和草垫搭起的简易房,竹杆是梁柱,蒲葵叶(做巴扇用的原料)当瓦料,草垫作墙壁,这草房就是医院战士们生活起居的营房。四合院面向内海,向北的这一长栋平房,中间有一个大门,里面是门诊部候诊厅,向东是一个挨一个的诊断室,向西是挂号室,药房、注射室、化验室、放射室、供应室。纵向三栋平房分别是招待所和住院部的内科、传染科。南面山脚的那一排和北面这一排相平行的房子,是外科和手术室。走出医院再向西,是师直后勤机关的家属区,家属区的房子也是平房,砖木结构,一栋挨着一栋。家属区中间有一座工厂,是由家属们办的综合服务社——白荇家联公司,都是竹竿葵叶结构的棚子。挨着家属区的是后勤部机关。往西,就是师司令部了。能容纳上万人的广场是可以随便走的,其他地方都是师直重要军事单位,都有哨兵把守大门。再向西,是海堤,与小林岛相连。堤内是红旗农场,在南海,这片有万亩稻田的农场是继牛田洋之后的第二大军垦农场,是全师几个团的官兵几年来围海造田的成果。

章世安和郭汉林不知多少次逛遍全岛的山角水隅,没有主观地去感知白荇岛的美丽在哪里,只感到海是壮阔的,万亩海田是壮阔的,从而感到堵海填海,开辟出这万亩海田的官兵有无限的辛苦,感到自己作为后勤兵,还是很安逸和幸福的。这样一想,顿时又感到一切还是无限美好的,自己又有什么东西放不下的呢!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90148

(5)
淡墨的头像淡墨
上一篇 2025年5月22日 下午3:41
下一篇 2025年5月22日 下午9: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4条)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22日 下午4:57

    行云流水,娓娓道来,针脚细密的背景与情境,将主人公的心性与品质详实彰显,好有神力的文笔!

    • 淡墨的头像
      淡墨 2025年5月22日 下午6:46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的美评加鼓励,我一九六五年参军,六七到白荇岛,六十年过去,一个花甲了,旧人旧事,借小说的写法,第三人称,记个流水账而已,见笑。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5月22日 下午9:51

    因“风波”而“调岗” , 自然转换, 行云流水。供应室是后勤辅助科室, 内科是医院的一线科室, 于郭汉林而言对业务发展是有利的。日后当有大展身手的机会。岛上散步既是环境描写, 又是故事背景介绍, 还是人物心理描写和心性介绍, 一举多得。

    • 淡墨的头像
      淡墨 2025年5月23日 下午1:52

      @轻品慢尝轻品老师对拙文读得细致,脉络把握清晰,评入情入理,丝丝入扣,谢谢老师的赏读与鼓。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5月22日 下午10:58

    细细品读这篇篇章,好像随着镜头也来到了这个就是的军营,感觉是清晨并茂,有着数不清的故事,也好似来料了这里倾诉他忙肚子的竞猜,这就是军营里发生的青春如歌,美丽说连着激情的岁月。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5年5月23日 上午9:07

    调到内科病房,那比在供应室还是好了不少,接触到的人、学到的医学知识也更多。喜欢看周老师的这些颇具功力的文字。

    • 淡墨的头像
      淡墨 2025年5月23日 下午1:38

      @难诉相思蒋院对医院人事布局是在行的,在供应室与在内科病房,有着性质的区别。谢谢行家蒋院的解读。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5月23日 上午9:10

    从你的旧事回忆中,才知道原来部队也会有“怀才不遇”,像郭汉林本来在卫生教导结业时,是属于学习、技术比较拔尖的,但也唯有他被安排去为医疗器械消毒,好像有点“大材小用”。但有意思的是,他毫无怨言,甚至老被朱XX抢功也无所谓。我想这大概就是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吧。

    • 淡墨的头像
      淡墨 2025年5月23日 下午1:47

      @四格格谢谢格格老师细致的阅读与用心用情的评论,部队是社会的一部分,医院也是江湖,社会上有的,部队医院也会出现,格格老师评论用语概括精确,的确是这样。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23日 下午5:26

    好喜欢题图的摄影作品,将那年那月的解放军形象灵动呈现。

    • 淡墨的头像
      淡墨 2025年5月23日 下午10:59

      @锦瑟黎燕这是一张从网上下载的图片,绝得与文意相扣,借用了。

  • 王志学四连笔记的头像
    王志学四连笔记 2025年5月25日 上午9:11

    生动的人物,深刻的思想!精彩!

  • 王志学四连笔记的头像
    王志学四连笔记 2025年5月25日 上午9:12

    关注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