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若教授的散文集《那一片汪洋》,阅读后,深有感触,遂写下如下文字,作为读后感。
–
二
海若从2012年开始在新浪博客上尝试文学创作,文章一出手,就是高起点,大气象,井喷般的云蒸霞蔚。既流溢思深者的明慧,又彰显中西文化的斑斓,其视角,境界,情怀,文字的丰神俊逸,堪为文学园地的旖旎景观。
他的文字紧贴时代脉搏,激扬了清洁精神,彰显了高远的襟怀,优雅的格调。
他的一些文章在博客上发表后,尤其是关于青少年教育和医患关系的几篇讨论,反响十分热烈,点赞和转载率令人瞠目。如《我劝医生儿子去改行》被新浪首页推荐,仅两天时间,点击超过六万,众多知名网站纷纷转载。其中凯迪社区、搜狐社区转载后,点击率均过万。《孩子起跑线在哪儿?》《我和儿子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我的美女学生》等,也得到众多家长和学生喜爱。《我去当农民》系列,被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收入《安徽知青口述实录》一书。还有多篇文章,被收入《华夏知青网》知青文苑。
因长期工作在教学、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的第一线,海若对其现状了解较多。难得的是,如水的岁月使青丝变为华发,却没有改变他对祖国、家园、孩子、弱势群体的关注。一线资深学者的感怀,就多了自省和分量。
他对育人成才有别于流俗的洞见。
在《大学毕业30周年有感》《开学了,心情复杂》《抵足而眠的大哥》等篇章里,对时下教育领域存在的急功近利误区与弊端;家长们渴望子女成才几近盲目等人们关注的热点,鞭辟入里,这些作品蕴含了他的信念和才情,具有较强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
教育领域出现的强地震,使他痛感——一些人信仰的缺失,是导致教育领域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为此,他激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传统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先从自身做起,给孩子如何做人的引领;激励教师,认真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无怨无悔地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传统师道。
他对医疗固疾有至深的己见。
作为中方专家兼翻译,陪同澳大利亚医学专家贵州去贫困山区考察,当地一个姓谭的乡村医生给他们讲了落后愚昧,所引发的野蛮接生惨案,产妇连同腹中婴儿毙命于残忍的施暴之中。深感改变贫困地区的愚昧观念,落后的医疗现状,任重而道远!
面对我国医院暴力伤医事件逐年递增的阴霾趋势,在《我劝医生儿子去改行》《男人也想看的书》《我也当上了英雄》等作品里,旗帜鲜明地指出有良知和医德的医生占大多数;直言不讳地对医务领域中的隐疾予以鞭挞;同时对严重医患纠纷中,医生的生命安全如何得到有效保护,予以深切关注及呼吁。
他对环境保护有见微知著的明察。
在《情深深,雾蒙蒙》《田园将芜胡不归》《马上有蓝天》《要公园还是要酒店》等文章里,面对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问题,即使自己是那个骑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举一杆锈蚀的破矛,与风车大战的唐吉诃德,仍以炙热的情怀,宽阔的视角,丰厚的资料,深度表达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构建绿色家园的环保理念。
海若的文章,既折射出强烈的家国情怀,还丰盈着生命的终极关怀。人与人,心与心的牵系与友善,弥漫于字里行间。
在英留学期间,他与数个黑人同学结为好友,友情并没有随学业结束,各自归国而中断。得知黑人兄弟MAX(非洲马拉维人,因工作染病,不治身亡)噩耗的那天晚上,MAX那张笑眯眯油黑的圆脸,温暖的胸膛,光滑细腻的像黑丝绸一样的皮肤,历历在目,绒绒可感。失去亲人的痛感,使他无法入睡。
在《大学城小医院》里,海若对我国人工流产低龄化趋势极为关注。尊重和悲悯,使他对此耿耿于怀,从保护女性健康的角度,以公共卫生专家的学养,提出了真知灼见。
“仁者爱人”。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作家,创作主体的精神涵养。大爱和慈悲的情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海若切身感受到自然和人世的繁盛与衰微,欢乐与痛苦。将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统揽于怀,恪尽承诺与担当,令人动容。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9855
评论列表(74条)
好美呵,我,看到了一片汪洋。
@2272 张英辅:感谢灵犀品评与深度共鸣。
生活是取之不竭的文学创作源泉,实践是文学创作融入民情民意的基础。从海若源源不断写出的作品来看,他就是在生活中探索,在实践中应验的务实者,所以他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作品,才会受到普遍的欢迎。
@四格格:海若是以自身经历抒写文章并结集的,因而,既又一代人的人生履历,又折射时代投影,
很久没读到他的博文了!你真有心,谢谢荐读!
@柳絮晗烟:感谢如此灵犀品评与共鸣,好温暖,好有情致。
在新浪文友中,黎燕老师看文最多人脉最旺,曾记得,她的每篇文章后都是一千多条评论。
卯酉河才开拓三年,是条不宽的河,读者有限,我时常感到对不起黎燕这样的博客热心人。
@晓舟同志:晓舟的美好心意,传递人世间最美的人文情怀。我对周总鼎力支持,晓舟创建的卯酉河心存感恩,卯酉河是我安顿心灵的精神家园,集聚了一大群四面八方的精英,精美博文层出不穷,评论的互动交集相互送暖,好有魅力,让我依恋。难以忘怀,那年那月晓舟对我新浪博文的重磅推介,上新浪首页的高光时刻。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作家,创作主体的精神涵养。大爱和慈悲的情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海若切身感受到自然和人世的繁盛与衰微,欢乐与痛苦。将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统揽于怀,恪尽承诺与担当,令人动容。”
真正的爱不仅仅是表面的恩宠与关怀,更是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关心和支持,是付出、给予、滋养与成就。杨绛先生说:“最爱你的人,不是冲着你的光芒匆匆赶来,而是看到你在泥泞里艰难前行时,不顾你的狼狈温柔地伸出了手。”真正的爱意味着宁肯委屈自己也要使对方高兴,它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交流,能够让人们与周围的人更加和谐、愉快地相处。
从古至今,爱一直是人们歌颂和赞扬的对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爱始终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文学、艺术、音乐等各个领域,爱都是永恒的主题,无数的作品都在表达着对爱的赞美和追求。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但爱的本质和价值始终不变,它将永远伴随着人类,成为人类永恒的主题。
@阳光笙箫支剑笙:支医生的深邃品评与深度共鸣,对爱的认知与诠释,好有见地与意境。
深厚的与当代人民手牵手心连心的关怀,还有才华横溢的文学素养,两者共同作用下才能塑造出海若教授的一篇篇美文佳作👍
@米粒子:看见米粒子的热情来访与精美品评,对海若作品的诠释,让我感受到春天般朝气蓬勃的青春之风,隔屏而来,沁人心脾。
黎燕老师对海若的著作理解得那么透彻,可见,你是他的文学知音。一个读者遇到一部好书,是读者的幸事;一部好书遇到了好的读者,也是作者的幸事。两者相辅相成。
@难诉相思:蒋院对作者与读者的交集与碰撞,诠释得好有慧见,颇有情致与意境。
大姐自己辛勤在博园里耕作, 也以无比的热情阅读和关注博友的博文, 能将海若的作品悉数阅读, 全面分析和评价, 佩服! 真要向大姐好好学习呢!
@轻品慢尝:老师过誉了,海若与我都是老三届知青,因而共同语言多些。
作者以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对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这类文章接地气,容易引起共鸣。黎燕老师的评论,按话题分门别类,清晰深刻。欣赏!
@诚厚:诚厚慧心慧眼,别有视角,是这样的,海若的家国情怀与人文情怀,加之资深学者与亲历者的洞见,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透视,深刻明晰,发人深省。
我也关注过这位海若,读他的博文,但没有交流。好像差着层级,只能仰望。
@漫言华语:感谢热情品评与深度共鸣,让我如沐春风。
海若的文章,很符合大家的需求,特别是教育方面的,更是贴近家长们的心理;不是枯燥的说教理论,而是以文学性的形式,做到了阅读性强、趣味性强、艺术性强,所以更容易得到大家的欣赏和认可。
@四格格:格格对海若作品的解读与诠释,好有深度与意境,一语中的,颇有见地。
黎燕老师对海若老师了解得比较早,《那一片汪洋》中的许多文章,在新浪博客就看了,评了。所以,是最有资格写书评的。
@诚厚:诚厚说得好,是这样的,海若文集中的许多文章,我在新浪就读过,比较熟悉。
从你对海若作品的解读,也说明了文学作品要根植现实生活,关心普罗大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贴近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这样的作品经久不衰,深受欢迎。
@四格格:格格的深邃品评,极具中文专业文学评论水准,是这样的,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与艺术魅力,源自生活气息浓郁,贴近时代脉搏,反映生命的本质需要。
黎燕姐的文章独具一格,字字句句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才华横溢。让人读之有味,思之有余。
@含羞荷:感谢荷儿的精美品评与深度激励,让我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感。
一篇篇点评,让我从中窥到了一个鲜活的海若老师。
@霁月:霁月的灵犀品评,慧心慧眼,画龙点睛,颇有意蕴。
从海若写作的内容来看,他知识的储备量并不仅限于自己的专业范围,他涉及的领域很宽,跨越他的专业以外的文字里,他游刃有余,这就是因为他掌握了比较全面的社会知识,这些知识最贴近现实生活。
@四格格:格格说得好,的确如此,海若的知识面广博,视野开阔,他对易经颇有研究,曾经出版了关于易经的英文专著。
多年没读到海若的博文了!谢谢作家荐读!
@雪花漫舞:感谢温暖品评与共鸣。
仁心仁术,不仅体现在海若的专业、职业范围内,还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比如说《孩子起跑线在哪儿》这样的话题,就体现了他对下一代、对家长们的关心和热爱,这种对社会的责任、对人们的真情,才让他的作品有巨大的魅力。
@四格格:海若的家国情怀与人文情怀,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与见地之中,星光闪烁。
作家必须眼界开阔,胸怀开阔,才能容得下家国情怀,才能滋生人文情怀,将这种情怀转化为一种社会责任。
@四格格:是这样的,一个人襟怀开阔,颇有格局,就会拥有人文与悲悯情怀,对家与国恪尽职守,富于担当。
海若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既体现在医学专业上,也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这样有才干,又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四格格:这样的人生,成果斐然,美轮美奂,值得自豪。
《那一片汪洋》这个书题很有诗意,文中内容诸多,像一片汪洋;文章来源生活,文是一片汪洋;文章体现知识,海若的知识像一片汪洋。
@四格格:还有,海若的名字味汪洋,因而,这本文集的书名内涵多重意义。
黎燕老师,一腔热血,讴歌正能量。博客家园,大爱人间。遥祝夏日安康,快乐圆满!
@ch雪梅:雪梅的精美品评,暖意融融,温暖又芬芳,沁人心脾,好喜欢。
我想读海若的书,不仅是一种文学享受,同时还很有实用性,医学指南,生活启迪,都会有收获。
@四格格:格格说得没错,是这样的,这本书接地气,有时代感,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海若撰写文章内容的广泛来看一个作家,是否关心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否关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否给于困境中人们有利的帮助,像海若这样的作家是很有社会责任感,所以他的文章能得大众的共鸣。
@四格格: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就极具家国情怀,海若也是如此,骨子里的责任感,让他以赤子与学者的视角,关注弱势群体。
热情书写自己那篇田园,感觉只是入网养一养波澜不惊,呈现在我们眼前,是知识的天地合力量的根本。
@诃痴快乐:感谢热情洋溢的灵犀品评,别具一格。
借助你的升本,才发现你真的很不简单,是那么的热情和寻找快乐之源,对文本的诠释,感觉有站在一片新的天地。
@诃痴快乐:如此深度激励,让我备受鼓舞。
走在你门前,发觉自己需要的知识太少,竟然是对你的崇拜,那是无比的尊敬智能靓。
@诃痴快乐:这句话少了一个字:那是无比的尊敬正能量,是我学习的好榜样。这句话是对的。
@诃痴快乐:痴儿好认真啊。
@诃痴快乐:我啊,需要继续努力,方能不负你的美好期许。
你身怀一颗热心肠,总是把好的东西慢慢滴呈上,是对自己学习的前进之路上,也是我们从未发现的过往,这是一门好技能,学科的慢看智商。
@诃痴快乐:博友情深,传递温暖与明亮,让我备受鼓舞。
海若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汇成文字的海洋,这片海洋它与读者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所以人们喜欢这片海洋,人们热衷这片海洋。海若的确在自己的文字中奔向了远方的汪洋。
@四格格:的确如此,海若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成就,以自己的文字和作品,让生命奔向大海,波澜壮阔,深邃宽广。
对黑人兄弟的情谊及关怀,更体现海若心胸的宽广,也体现海若对朋友的真诚和真心。
@四格格:这样的人文情怀与悲悯情怀,超越国界与人种,博大精深,光照人心。
祖国大地,山河壮丽。心旷神怡,永存心际。 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池烟雨:灵犀品评,字斟句酌,画龙点睛,意味深长,光照人心。
曾经有部电影叫《汪洋中一只船》,人生就是在汪洋中行舟,像海若这样能成功的划向彼岸,是值得庆贺的。
@四格格:记忆里,这部电影好像是台湾影片。海若的人生是具象的励志片。
海若具有比较全面的才干,尤其难得的是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于环境保护,并愿意为此付出自己毕生精力,初心不改。
@四格格:海若源自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感,还有资深学者的视角,让他对这片土地的爱,对环境保护的珍视,非同寻常。
很佩服海若,一个人能把自己的专门职业完成得这么好,还能在文学上取得优秀的成绩,并将文学作品立根于服务社会的宗旨上,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四格格:海若的自强不息,加之美好的生命传承,天性聪慧,使他迎来一路的缤纷花雨,成就斐然。
海若不仅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心中还怀有大爱,所以才有能力将自己对社会的洞察、对社会怀有的责任感、化为一篇篇光彩的文字。
@四格格:大爱无垠,使海若对祖国、对生命、对环境有着源自骨子里的责任感,这样的情怀弥散在文字中,因而他的作品星光闪烁,直入人心。
海若教授尝试文学创作,是从博客开始的。由此想到,在博客上发表文章,门槛低,几乎没有门槛,激发了更多人尝试文学创作。博客平台在这方面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
@诚厚:博客安顿了无数人的心灵,让人放飞文字与理想,在不断耕耘之中,获得精神与文笔的成长,因而,博客这一金色家园,功不可没,博友唯有珍爱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