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到宝应

IMG_20250422_082857

无意中翻到一篇有关“刘”姓来历的文章。

在百家姓中,“刘”是大姓,人数众多,且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说刘姓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北唐县,那是在远古洪荒年代,“刘”是一个图腾,是一种谋生工具,更是一种卸敌的兵器,它是一把高扬的巨斧。人类原始时期,就是靠“刘”这种石斧的原始工具抵卸猛兽的袭击,也是用石斧这种原始工具捕杀猎物,开创了人类最早的社会文明。所以“刘”不仅象征人类文明的启始,它还具有宏大的王者气象;当年刘邦开创的刘氏汉朝就是代表中华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高潮;自汉朝始中华民族的主体称汉人、汉族;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称汉语、汉字;中华民族的服装,称汉服;刘氏汉朝,奠定了中华汉民族文明大业的基础。

有史书记载,远古五帝之一的尧帝居地于唐,他本姓祁,年轻时因善制陶器,称其为陶唐。尧帝机智能干、智力超强,十五岁就被族人推举为部落大酋长。后来他征服了原始土著刘氏一族,并将自己的后裔子孙任命为刘氏首领,这位本姓祁的刘氏首领,也就改姓为刘了,这位改祁姓刘的后裔首领叫刘累。

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左传 . 昭公二十九年》中明确说:“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 此后无论儒家经典、正史,还是姓氏学经典和刘氏家谱谍都一直承袭了这一说法。《唐书 . 宰相世系表》中说:“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就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唐公。成王灭唐以封其弟叔虞。其后更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尧祠。”

这就是说尧帝是当今刘姓的血缘圣祖,其后裔之孙刘累则是刘姓的始祖。

随后刘氏一族分化为无数支,散落于各地,我是江苏宝应人,究竟属于哪一支?有人说我们是刘备一支的后裔,因为刘备是汉宗室,原籍是幽州涿郡涿县人(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后才入四川开国蜀汉。有人说我们应该是属于刘禹锡一支的后人,刘禹锡是洛阳人,他曾任苏州刺史,而宝应就有由苏州迁入的一支刘氏家族。

有关“刘” 氏来历的传说,不禁让我们刘姓家人们浮想翩翩,大家七嘴八舌,众说纷纭;却无一结论。

于是,我们兄妹决定来一次正式的刘氏故居寻根,所以才有了这次江苏宝应之行。

IMG_20250422_124812

第一次踏上宝应的土地,“宝应站”这三个大字,让我的双眼顿时湿润,我们终于回到了祖辈生活过的地方。只是我对它太陌生了,“宝应” 二字一直只是一个抽象的汉字符号,一个抽象的祖籍身份存在于我的血脉里、记忆里、籍贯里。今天,陌生的宝应仿佛与我有了最初的心灵感应。

站在宝应站,四下里没有一个人,这种安静让我们好茫然,不知寻根的脚步应该走向哪里?

幸亏出现了一位身着制服的铁路人,我赶忙向他求助:我们是宝应人,但这是第一次来宝应,好像找不到出租车,不知我们该怎么走?

铁路人非常热心,他就是宝应本地人,他不仅告诉我们该如何走,还一直把我们送到了公交车站。原来出宝应高铁站是没有出租车的,只有公交车。公交车站宽敞明亮,里面井然有序,非常舒适漂亮,每辆公交车前都有一个高科技电子荧光指示屏。

看着我们坐上了开往安宜镇的102路公交车后,铁路人才挥手与我们告别。

安宜镇正是我们心中寻根的重点所在。102路公交车上的乘客都是宝应本土人,听说我们是来寻根的,大家都情绪激奋,纷纷介绍宝应的许多往事。我们打听什么地方有刘家祠堂或刘氏家庙之类的地方?那些稍年长的尤其热心,但都说记不清以前是否有过刘家祠堂或宗庙之类的,即使有也应该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车上,老乡见老乡,没有泪汪汪,只有热心肠。虽然他们没有给我们什么有用的线索,但亲切的乡人,温暖的言语,让我们倍感安心和欣喜,宝应与我有了更多的心灵感应。

我爷爷和我爸爸都去世得早,除了给我们一个宝应人的身份外,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有关宝应故乡的信息。我们记忆中只有妈妈给我们讲过有关爷爷家的片言只语、蛛丝马迹,我妈妈也没有来过宝应,这样来寻根确实有点像大海捞针。

IMG_20250422_123248

为什么我们寻根要首先直达宝应的安宜镇?因为我们查过有关历史记录,宝应建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宝应叫东阳县,隋朝开初改名叫安宜县,到唐上元三年(公元762)在县城境内获得了“定国之宝”,由此唐肃宗当即颁布诏书,将安宜县易名为宝应县,宝应二字就一直沿用至今。所以我们认为现在的安宜镇,很有可能就是当时安宜县最繁华的主要城区,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因为现在宝应县内最著名的古迹“纵棹园”、“宁国寺”、“宝应学宫” 都集中在安宜镇。

我的爷爷一直就职于国民江西省司法厅,我爸爸是家中长男,人称刘家大公子,下面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所以我们认为,我们的祖上故居应该不会选择在穷山僻壤,而是应该在当时县城内比较繁华兴盛的地段,也就是现在的安宜镇区域。

中午时分,我们在安宜镇一家饭店吃饭,上菜的是一位女服务员,我对她说:你是宝应人吗?我们是宝应人,第一次来宝应。

她告诉我们,她不是宝应人,但饭店老板是宝应人。于是她去把老板找了来。

老板是个中年男子,他自我介绍说他姓刘,是宝应本地人。

一听说老板姓刘,这下可乐坏了我们:我们也姓刘,我们是专程来寻根的。我告诉他:我爷爷是什么辈,我爸爸是什么辈,我们是什么辈。

老板笑了,说:太可惜了,我们不是同一个刘氏家族,我们的班辈与你们大不相同。他告诉我们刘氏在宝应有四个分支,他们那个分支当时在一个乡区,离宝应城比较远,所以与我们可能是同姓不同宗的刘氏后人。

虽然没有准确的线索,但还是很感激老板,至少他让我们知道在宝应,刘氏家族是有着四大支派,当然这也增加了我们寻根究源的难度。老板挺客气,要给我们免费。我们婉言谢了他的好意,越是老乡就越不能沾便宜。

IMG_20250422_132621

离开饭店后,我们前往“宝应学宫”,这是宝应著名的文化古迹,只是学宫大门紧锁住了,要到下午两点以后才对外开放,我们只好隔着栏杆向内张望。

这时有一位过路的男子主动和我们搭话,他说现在学宫里其实没有什么实物了,大多都是一些图片。他小时候就读的学校就在学宫旁边,他经常在学宫里玩,非常熟悉。

我们得知他就是地地道道宝应安宜镇人,从小就在这里长大,赶忙问他知不知道安宜镇有关刘氏家族的信息?

他说他不姓刘,所以不是太清楚,只是以前常听人说这里的刘氏后裔都是清朝刘宝楠的支系。他告诉我们,越过泾河,前面有个“刘宝楠广场”,让我们去那里看看。

一到泾河,我们就看出我们原来的猜测没错,安宜镇的确就是原来宝应县的老城区。泾河位于安宜镇泰山路,现在河很小,只有3米多宽,长度也只有5100多米,但当初的泾河可是一条大河。唐初安宜县迁往宝应,广陵太守陈登凿了一条“夹耶渠” 贯通全城,宋朝时夹耶渠改名叫“泾河”。那时泾河是大运河宝应河段,河面宽阔,水资丰沛,是漕运的重要水道。明初时,大运河改了道,泾河才沦落成为城内小河。

跨过小小的泾河桥,就见到了“刘宝楠广场”。广场上有“刘宝楠雕像”,雕像边有一石碑,碑文是著有《宝应史话》的刘金城先生所撰,他对刘宝楠的一生深有研究。

 刘宝楠                          (刘金城文)

 刘宝楠(公元1791 – 1855),字楚桢,号念楼,江苏宝应人。清朝著名的经学大师,清道光二十年进士,历任文安元氏三河等地知县,他为官清政利民,是儒学世家西汉大儒刘向之后裔。刘宝楠与他叔刘台拱、还有他子刘忝冕被荣称为“刘氏三世”,并以家族形成端临学派。有宝应刘氏论语、宝应刘氏儒学享誉学林,为扬州学派杰出的代表;入《清史儒林传》、《清史列传》。清史传代表著作有《论语正义》《宝应图经》《念楼全集》《毛诗注疏长篇》等等。《论语正义》是集大成名著,传世不朽。《宝应图经》为中国大运河研究发轫之作,对运河学的形成有开拓性意义。

丙申清明安宜张泽民书

 广场不大,但氛围极好,泾河畔是一长排汉白玉石的栏杆,还有一堵长长的文化墙,墙上刻的是“礼义廉耻、仁爱孝悌”,还有许多唐诗宋词。刘宝楠的雕像对面有一座墨色古亭,亭额上是用刘宝楠的号命名“念楼亭”,亭的左右两侧是长长的墨色回廊,亭柱上有楹联:

精博为文弘正义,勤廉理政播仁风

 细细的泾河水绕亭流过,徐徐的微风拂动着亭后那一帘帘翠屏似的青竹;墨色的亭和廊,碧色的水和竹,静谧之极,清雅之极。

有趣的是泾河上还有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板桥,桥头刻着“送子桥” 的字隐约可认。石桥非常简陋,没有任何雕饰;桥不出奇,奇的是桥上的石板是一条条整块的长石板,两边的护栏也是两条整石板。用这样长幅的整石板,现在是很少再有的了,就凭整幅长石板,就足以证明泾河、安宜镇的岁月有多么古老。

IMG_20250422_134706

站在“念楼亭”前,面对着刘宝楠那沉思的雕像,想着假若雕像能说话,我很想听听他会对我说什么?或者说:不肖子孙,这么晚才来寻根;或者说:故乡热土,不分早晚,来了就好。

刘宝楠到底是不是我们这支刘氏之先,无人告知,我们心中没底。所以宝应之行,一路寻根,似乎并没有得到明确结论。离开宝应时,我们又议论开了,寻根之旅是不是还得继续。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9671

(11)
四格格的头像四格格
上一篇 2025年5月13日 下午1:15
下一篇 2025年5月14日 上午9: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75条)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5年5月13日 下午4:21

    宝应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寻根。
    寻根不寻常,荣宗耀祖很荣光,优秀人脉在,人生铸辉煌!

  • 解世权的头像
    解世权 2025年5月13日 下午4:40

    相信您一定会找自己的根祖![赞][赞][爱心][爱心][喝彩][喝彩][花][花]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13日 下午5:12

    这样的追根溯源,寻根问祖之旅颇有意义,探幽钩沉生命之源的来路,传承族风,让人生之根扎实丰厚,不亦说乎。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5月13日 下午8:28

      @锦瑟黎燕通过一次故乡行,发现寻根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而且很快乐的事。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5年5月13日 下午5:57

    唐县就属保定市辖,刘备张飞都是保定人。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故乡情结。若爸爸和爷爷是解放后过世的,应该在工作地的档案馆有履历表。那时候对于“旧社会”过来的人,都有很详细的记载和调查材料。那上边说不定有详细的祖籍记录。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5月13日 下午8:28

      @惑矣谢谢你的提醒,寻查档案也是寻根的一种办法。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5年5月13日 下午8:29

    一个县,民国时在外省做官的家乡人为数很有限,也必是县史乡史、刘氏家族人值得称道之事。况且年代不算久远,因此下一个方向,应与县志办的人接触,逐个与四支刘姓人接触。如有刘氏家谱存在,你爷爷必是上书之人。祝顺利!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5月13日 下午8:49

      @晓舟同志通过这次寻根才发现寻根的乐趣在于寻,怎么寻方法多种多样,查档案也是其中一种方式,但我们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享受寻的乐趣。谢谢你的提议。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5年5月13日 下午9:33

      @四格格不是卖老。八十年代,我做过三年史志工作。[微笑]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5月13日 下午8:29

    原来您也姓刘, 300年前是一家。你们去的宝应是不是江苏的宝应? 关于刘姓的来历, 我是一无所知。读了此文, 知道了一些, 受教了。寻根似乎是一种本能, 我也想寻, 苦于没有线索。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5月13日 下午8:52

      @轻品慢尝我们也没有线索,开始寻时也茫然,但越寻越感觉到寻的乐趣,结果怎么样不重要,毕竟祖辈们早就作古了,我们现在寻根的目的是寻找祖辈的出处。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5年5月14日 上午7:39

    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寻根越来越执着。我们三兄妹下月底也要开启寻根之旅了。
    宝应,二十年前去过一次,而且只去过一次,那是我的伤心地。

  • 柳絮晗烟的头像
    柳絮晗烟 2025年5月14日 上午9:34

    单是这份执着,就让人读得感动!字里行间,即有家学、血脉渊源及格格之担当。
    寻根旅游,别开生面!为你点赞!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14日 上午11:14

    寻根之旅,源自血浓于水的情缘,这样的历程,弥足珍贵。

  • 雪花漫舞的头像
    雪花漫舞 2025年5月14日 下午1:19

    寻根之旅,弥足珍贵。我审定过族谱,但没寻根经历,很遗憾。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5月14日 下午10:24

    文笔深奥,令人思考,寻找昨日,看看环保。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5月14日 下午10:28

    看不懂这些寻根之旅,铭刻心中弥足珍贵。这些审定过族谱我没经历过,也不知道昨日的记录在何方,感觉文笔申请但没寻根经历的过程,令人感觉问呗省钱不如花开的昨日惭愧不已。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5月14日 下午10:31

    寻寻觅觅都是精彩的魅力,感觉在寻根之旅,源自做题的记载血浓于水的情缘弥漫在心中,这样的历程足够花费很多的宝贵时间,才知道弥足珍贵,足以感慨万千,日白云悠悠过往的历史,浮现现在眼前。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15日 上午4:20

    格格出生于刘家,书香门第,文脉丰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青出于蓝胜于蓝。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5月15日 上午7:17

      @锦瑟黎燕没寻根前,以为刘姓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大姓,寻根后才发现,刘姓不简单。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15日 上午7:38

    寻根问祖,是寻找生命之根的缘起,也是传承族风的精神光照,美在其中。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5年5月15日 上午8:23

    寻根向祖,是我们中国人的美德!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16日 上午5:37

    你们的寻根之旅,这样的经历与遇见,多么温暖,多么明亮,弥足珍贵。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16日 上午8:56

    刘姓的家族门庭显赫,文脉丰厚,精英迭出,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5月16日 下午4:10

    没有详细信息,从没到过宝应,又无内线,居然贸贸然到宝应寻亲,心很诚,胆很大。刘四格格祖上是大户,能列入家谱的。此行至少知道了线索,可从刘宝楠那一支入手。宝应应该会有同宗亲戚吧?如有,找起来更方便。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5月16日 下午5:09

      @诚厚我们的主要目的,只是想看看祖辈们生活过的宝应究竟是什么样子,祖辈们的情况我们基本了解,所以不在乎结果,只是很享受寻根的过程。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17日 上午5:54

    江苏宝应风水宝地,文脉丰厚,人杰地灵,刘姓家族支根地,让我倍感亲切。

  • 含羞荷的头像
    含羞荷 2025年5月17日 上午9:24

    随文了解刘姓的来历,寻根之旅,每一步都踏满对家族的深情,寻的不仅是血脉,更是心灵的归宿与精神的寄托。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5月17日 下午2:14

      @含羞荷在寻根的路上,寻访的人和事,更感觉血浓于水的亲情。

  • 霁月的头像
    霁月 2025年5月17日 上午10:50

    文人寻根到底不一样。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17日 上午11:10

    你们兄妹携手同行,踏上寻根之旅,这样的远行,多么幸福,令人垂涎。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5月17日 下午2:45

    只想看看祖辈生活过的地方,那就简单多了。安宜镇是县政府所在地,是宝应的中心区域。到了就达此行目的,祖辈生活的蛛丝马迹,了解一点就是意外收获。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5月17日 下午2:59

      @诚厚是的,开初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只想看看宝应是个什么样子,但一路寻下来,才发现寻根还有遇到许许多多的乐趣。当初我们并不知道安宜镇是县政府所在地,只是我们自己估计它曾是宝应的中心区域。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17日 下午4:49

    格格兄妹的寻根之旅,既增强了手足之情,又贴近了家族根脉。

  • 雨凌的头像
    雨凌 2025年5月17日 下午4:51

    追根溯源,我从哪里?寻根问祖,解密先辈踪迹。刘氏家族名声显赫,上至帝王,下至文臣武将,墨客诗人,都能找出姓刘的名人。探寻一个家族的来龙去脉,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5月17日 下午8:24

      @雨凌不寻不知道,一寻吓一跳,原来刘姓根基如此深厚。

  • 李宗宾19481957的头像
    李宗宾19481957 2025年5月17日 下午5:48

    有意义的寻根之旅,心诚则灵,慢慢会寻到的!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18日 上午6:09

    江苏宝应的历史如此悠久,命名如此与定国之宝息息相关,熠熠生辉啊。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18日 上午11:40

    格格的此篇精美佳作,让我随之走近宝应,对其有所认知。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19日 上午6:02

    格格的此篇精美佳作,既有地理、历史,又有亲情与风景,美好至极。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19日 上午11:44

    中国有一些地方不大,名字却如雷贯耳,声名远播,诸如宝应。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20日 上午6:02

    这样的寻根之旅,也是中华文脉的一次探幽与采风,好有意义。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5月20日 上午10:08

    寻根之旅师门很辛苦的走在异地他乡的土地上,去慢慢巡诊寻根刨底才会找到这个大家族的根源在哪里。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5月20日 上午10:10

    能找到自己祖先的原地,那真是一门真辛苦的工作,还得走家串户信息产跟他的园地,才会有圆满的结局,找到了是对后代子孙的交代核对他们说说自己的原家在哪里。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5月20日 上午10:13

    在寻根之旅之路上,不仅感觉辛苦不算,害的继续努力去寻找祖辈门生活的地方,天根温蒂也是增添了新的课程和学习的根本,是对走向桃花源定的场地。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5月20日 上午11:33

    血浓于水,让格格一踏上宝应这片土地,就有了非同寻常的心灵感应。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