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茶汤有缘分,相识已早相知迟

2025051114440840

图文 似水若烟

程然在《一心一意来奉茶》里说“一个好的典故,可以成就一片好的茶叶,漂洋过海,遇到知己。”  我想,凤凰茶之所以所知者寥寥无几,缺少的正是一个好名字得来的好典故。 不管是风土还是美食,往往都要有赋予文化底蕴,方可以成为美谈。凤凰古城若没有沈从文的《边城》想来至今也应该还是养在深闺;“佛跳墙”若没有如此形象与名字与由来也无法成为闻名遐迩的美食。“东坡肉”之所以流传至今,还不是因为鼎鼎大名苏大学士的学识与修养所致?

其实凤凰茶也是有传说的。“民间相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烹制成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 凤凰茶因香型的不同来命名。什么“芝兰香、黄栀香、桂花香、玉兰香、杏仁香、肉桂香、柚花香、姜花香、茉莉香单枞等,还有乌岽单枞茶王、乌岽群体单枞、乌岽八仙单枞、乌岽东方红、凤凰乌岽宋种单枞高档茶种。”所取名字质朴直观意浅,缺少内涵,没有让人回想的空间也没有名人典故,所以让人一看便知道来自乡野。

我在想:凤凰茶自宋朝而名,若是可以安上个宋词的词牌名,什么暗香,眉峰碧,丑奴儿,绿罗裙,青玉案,虞美人,雨霖铃什么的岂不是与文人有些搭边?本来品茶作词也是可以挂上勾的啊。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说:“喝了凤凰茶,其他茶就不想喝了。”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倒不是说身为潮汕人自然说潮州茶好,其实我与凤凰茶也是相识已早,相见为晚,生生错过许多年。

我与茶天生结缘,四五月大的时候便已经对茶情有独钟了。那时,只知喝茶,不懂识茶。潮汕工夫茶,可以说有潮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的潮汕人来说,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无一例外。一直喝的都是乌龙茶中的铁观音。对于自家门口产的凤凰单枞却自我轻薄。大概人的劣根性吧,总觉得远方来的东西因为路途遥远因为得之不易因为想要的时候不一定就有,所以总是珍而贵之,轻近而重远。

那些年,对于“茶叶边缘呈银米色,叶片绿色带黄,茶汤澄黄,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具有色翠、形美、味甘、香郁的特点”的凤凰茶是不屑一顾的,不值一试。当在茶店尝铁观音,店家小声地建议“何妨试一下凤凰茶?”时,却坚决地摇头,仿如一喝便掉了身价似的。因为那些年,产自饶平低山的茶价格低廉,有村妇沿街市叫卖,让人觉得与产自凤凰高山的茶混为一谈了。

潮汕工夫茶冲泡的是福建铁观音。“美如观音重如铁”的名字实在读来也满齿留香满心禅意。可潮汕人如此厚待的铁观音,却在后来偷工减料中,一日不如一日的茶品,伤的不止是我们的胃,更是我们的心。因为制作工序的减少,茶中水份未曾尽褪,茶需放冰箱贮藏。茶本就是寒凉之物,再放入冰箱就更加重其凉性,一日几泡工夫茶的潮汕人又如何抵挡得住呢?

就在我视若精神寄托的茶带给我的是一日复一日的胃疼,我既喝得起又放不下啊。茶,仿如我的知己,又是我的精神寄托。其实说来也怪,我本是偏寒体质,是不适合喝茶的,可却一喝几十年。若不小心喝上别的寒冷哪怕只是稍寒的花茶我也是受不了的。可单单茶叶若非铁观音一般都无虞。一日无茶,倒不是茶瘾难奈而是觉得心灵空虚,慌慌然不知所为。爱茶,更爱茶之气氛,温情温暖温心,洁静祥和氛围。 既然放不下唯有另寻他茶了,还记得那年的西方愚人节,我与先生一家茶店一家茶店地问“有熟茶否?可有不伤胃的?”最后观其色,闻其味,看其形中失望而归。 这时,终于想起了被我们视若不见的凤凰茶。也是从这开始,便真的:“喝了凤凰茶,其他茶就不想喝了。”

初遇凤凰茶是在凤凰镇试的八仙茶。八仙在我记忆里就是一位奇女子。出尘却不柔弱,惊艳却不媚俗。每每想起,那茶香味总有袅袅仙衣,若隐若现。你每看一眼,都觉得奢侈,你每闻一口,都有更多惊喜。那种香味仿如不是人间气,不止让你齿颊留香,甚至那眼里眉梢皆有隐隐茶味缭绕。若谁冲过一泡八仙,可以余香绕梁一下午。她不止容颜出尘,更是内涵丰韵;不止让你一试初惊艳,更是隐留于心中念念不忘。只可惜,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再也觅不到,我与之初相识时的八仙茶。或许是记忆太美,或许是茶喝得多了,反而找不到最初的感觉。

千帆过尽,茶香几尝。六万多一斤的“通天香”我是没有喝过,一斤三千的东方红倒是尝过。我一向对于奢侈的茶总是不敢喜爱上,那时,我觉得我喝的不是茶而是钱。毕竟我这凡尘俗子,不敢太过奢侈,可以尝尝,却不敢真爱上。茶与世间万物也是一个的,就是凡事讲究缘,半点强求不得。 别人喜欢的茶,你不一定喜欢;别人不屑的茶,或许正是你的所好。只要是真正的茶,出自“嫩叶的采制—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种种繁琐的工序,是采自集天地精华的茶,是茶农用心用诚焙制而成的,便是好茶。其香型视个人喜欢而取。

不敢说尝尽凤凰茶,只是略尝几种。有清香弥久,久泡依然浓郁的清香型茶。有茶汤为琥珀色,茶味沉稳,温和醇厚的中熟茶。也有久经岁月贮藏,吸取光阴精华,茶汤为深褐色浓稠爽滑的老茶。 最后,我把黄栀香定为日常生活中茶之伴侣。在凤凰茶中,黄栀香是十大香型中的一种,一样的茶名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茶质,高中低档的都有。我所钟情的是半熟茶,既不伤胃,又茶味醇厚,更主要的是价格适中。想我一个月最少要喝掉三斤茶,若是一斤三千的岂不是单单茶钱便要一万了?再说,贵的茶也不一定就适合。

黄栀香,成茶条索紧实沉重,色泽乌褐油润,汤色橙黄明亮,花蜜香气浓郁。那种香气飘浮在茶原味之中,初闻是花香,再沉吟是茶香。而花香既不掩盖茶的原味,茶的原味也不排斥花香自天然而生。入口,茶汤顺滑,回味时,舌下生津,有一股回忆般美好的甜蜜涌上,让你不自觉地沉醉。深思时,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既摆脱了年少的稚嫩又不经风霜的侵蚀,是恰好的风韵岁月,回头,低眉一笑,再飘然而逝的飘逸。

有人说:“煎水泡茶如同做文一样,也要讲究起承转合;如同泼墨一样,也要讲究浓淡干湿;如同抚琴一样,也要讲究轻重缓急;如同参禅一样,也要讲究明心见性。冲泡单枞茶时投茶、洗茶一定要快而且轻,这样才能发茶香、益茶味,才能顺茶理、尽茶情。”这一段说得让人心服口服。 我不管茶艺表演是怎样繁琐的工序,我自有我日常所重复着的冲茶习惯。我可以把每一杯茶都冲泡得一般无二的颜色一样的八分满。一泡茶,需要你用心去理解去感受,比如铁观音需要你先冲茶,再烫杯,利用烫杯的过程,让茶闷一闷,当杯烫好,茶再冲出来,香味才不会太淡。凤凰茶,却需要你先烫杯,再把水倒入茶,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冲出,迟一秒都会太浓。等到十冲甚至二十冲过后,再把程序倒过来,让茶先闷一会,这样的茶汤依然清澈,茶味依然浓郁,入口依然回甘。铁观音最多不能超过八道,可一泡中熟的凤凰茶我能冲上几十道。因我偏于喜欢茶不浓不淡不早不晚的那几道。

记得大概两个月前,母亲的老同事携他夫人到访,是我泡的茶。一个晚上,我泡了一壶大红袍,一壶凤凰茶,泡茶时,那老同事的夫人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泡茶,感叹道:“这真是一双冲茶的手。”然后还担心地问:“连喝两泡,晚上不会睡不着吗?”我轻笑摇头。 茶于我,早就没有提神作用。自记事起,从未因茶而失眠的。因为茶,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我也不稀罕水果。因为吃了水果就不想喝茶,在茶与水果中,我宁取前者。甚至在那个只能填饱肚子的年代,还在懵懂中的我就宁愿选择茶也不选择肉。至今,我不敢喝开水,不敢吃凉的东西,一喝胃便受不了。可是,我可以喝茶。就便已经莫大的知足。

泡茶,于佛心禅意者,是静心。于忙碌众生,是洗涤。于日常生活,是寄托。于知己聊天,是道具。可是那茶,于我而言,她不是一种唯美与各种花样的茶艺表演,也不是附庸风雅的用来吟诗作对的道具,更不是难得一喝的如隔岸观火般的茶事。茶对我而言,就如吃饭睡觉一样的自然与需要。喝茶,她不需要美感,不需要懂茶辩茶,那就是我平常日子里不可缺的。就如米之于水,没有水,米煮不成饭;就如太阳之于月亮,没有太阳,月亮并不可见;就如风之于夏季,没有风,夏季热不可耐……一句话,茶与我就如过日子一样的平常与重要。 最后想说“工夫茶”并非“功夫茶”,其实就是潮汕人喝茶颇要费些工夫。“工夫”一词,在潮汕话中是做事方法讲究的意思,这里指烹茶品茶方法的讲究,潮汕工夫茶有一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

工夫茶有十八式,于我们普通百姓平常冲泡就是:烧水,烫杯,下茶,刮沫,再冲泡,然后“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冲入三个小小杯子。茶色均匀,茶汤一致,不分浓厚,没有厚此薄彼。真正会冲茶者,根本不用公道杯,便能让每一杯茶都公平公道。虽然现在许多人用电炉烧水,或者干脆用电热瓶,好在,我一直坚持用酒精炉。“有闲,来食茶。”是我们的口头禅。就如见面打招呼的“有空,去喝酒。” 而我从外头进来,第一件事便是烧水冲茶。

就用这首诗作为结尾吧。 清 丘逢甲:

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揽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咀,来试湖山处女泉。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9564

(5)
似水若烟的头像似水若烟
上一篇 2025年5月11日 下午10:27
下一篇 2025年5月12日 上午10: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8条)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5年5月12日 上午5:15

    在意识到相知迟之后,可能会更加珍惜当下已经相知的时光。它也包含着一种感慨,感慨人与人之间建立深刻理解的不易,即使相识时间很长,也未必能在一开始就达到心灵相通的程度。而一旦相知,会格外珍视这份情谊。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5年5月12日 上午6:25

    若烟对茶是真爱,真懂,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看得我一愣一愣的。[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花][花][花]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5年5月12日 上午6:50

    烟儿的这篇文章,是用心用情写的。字里行间流淌着自己对凤凰茶从忽视到钟情的情感转变,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情感画卷,细腻动人。
    她借文化典故对凤凰茶命名的探讨,暗藏对其未被充分重视的惋惜之情。随后回忆往昔对凤凰茶的不屑,以及铁观音品质下降带来的失望,为后文与凤凰茶的结缘埋下伏笔。这种情感铺垫自然而真实,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作者的心境变化。
    她在描写与凤凰茶的相遇相知时,将情感倾注于茶的方方面面。初遇八仙茶时,将其比作奇女子,用 “出尘却不柔弱,惊艳却不媚俗” 等细腻笔触,生动展现出对其惊鸿一瞥的喜爱;对不同香型凤凰茶的品鉴,从清香型到中熟茶、老茶,再到最终选定黄栀香作为生活伴侣,字里行间满是对茶的深入品味与欣赏。作者将茶与生活紧密相连,如讲述日常泡茶习惯,体现出茶已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文章结尾,她直言茶于自己如同吃饭睡觉般自然与必需,将对茶的情感推向高潮,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这份情感的深厚与持久。这种从生活细节中自然流露的情感,使得文章充满生活气息与温情,很能引发读者共鸣。

    • 似水若烟的头像
      似水若烟 2025年5月13日 上午11:10

      @晓舟同志晓舟老师如此精彩细腻,又深刻入木的点评,真的把人看得一愣一愣的,从惊讶到惊喜,从惊喜到叹服,从叹服到诚服,心里只能反复地说,不愧是晓舟老师,也只能是晓舟老师[赞][喝彩][爱心][调皮][可爱]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5月12日 下午7:57

    楼上客那么长的点评, 把我想说的话都说了。那就说一句: 你与茶前世有缘, 今生有份, 互为知己!

    • 似水若烟的头像
      似水若烟 2025年5月13日 上午11:11

      @轻品慢尝轻品老师说得是,我与茶是前世结下的缘,晓舟老师的长评,让人心悦诚服[喝彩]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