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在哪里读到一段话,说一流作品写人生,二流作品写人心,三流作品写故事,四流作品写事故,五流作品写牢骚、骂大街……作者一溜写到八九流作品。这话说得有些偏颇,很是绝对,好的小说肯定有好的故事,写人生时并不见得就没有写人心,写事故时未必不是写故事,但从文学体材、特性看,这种分类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以为,故事是最好写的,一则好的故事,大多以“事件”为中心,单线叙事,人物性格标签化,很少有性格、心理、情感的细腻描写,过程描述像动作片,比如:“他直接撞开门,操起一把菜刀……”简单地说,故事就是通过连贯的情节,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只要文字干净、情节完整,能吸人眼球,大抵是能传递信息或表达某种寓意的,而写故事较少运用隐喻、象征,缺乏多义表达,完成一个事件的描述,即完成了一次道德、励志表达,就把一个好故事讲完了。如民间传说、寓言、短篇故事等,核心是让读者理解事件的发展脉络。如伊索寓言《龟兔赛跑》,核心是通过比赛事件传达“坚持”的道理,人物和细节都相对简化。
我不清楚所谓的“微小说”或者“小小说”是什么时候流行文坛的,我执拗地以为这类“小说”基本上就是写一个小故事,主题直白、易懂,用结尾处的“异峰实起”、“出乎意料”取胜,我甚至可以野蛮地说,这类“微小说”跟段子比,是高雅不到哪里去的。
小说有小说的文学款式,它是以“人物”为中心,强调人物的立体性和人物形象的丰满,多线条叙事,多视角切换,通过人物的行为、心理、关系折射社会或人性,情节要服务于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如《红楼梦》通过贾府兴衰展现复杂的人物群像和社会的某种特质。
常识告诉我们,缺乏对人物细节、环境描写、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就无法“立体”,哪怕所述事件再好,也只能算故事,因为故事只是事件的容器,恰恰相反,小说则是人性的舞台。
不过话说回来,就文学形态而言,故事和小说都是叙事文学,没有好的故事就没有好的小说,区别之一是,故事所追求的是事件的完整性,而小说是把故事更文学化、艺术化。
应该说,老伴朋友儿子的小说是好的故事也是有些勉强的,别说小说不允许,就是写故事也不应该有说教的,作者的写作意图大可不必由作者站出来发议论,聪明的读者大抵能从作品的人物的人物对话、作者对细节的描述中读出作品的意旨,你何必站在思想、道德的高地振臂急呼呢?写故事不是写时论,小说更不是义正言辞的社论。
2025/04/15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7981
评论列表(4条)
老师此文对我也非常有启发。写小说,不仅需要有相当的文字功底,更需要对故事进行提炼和升华,而不是单纯把故事讲清楚就行的。
喜欢吊脚楼老师的文章,可读性极强,而且读后长知识开眼界。
小说很难写, 所以不敢写。把故事写好也十分不易。
老师的文章说的很深刻,我需要好好学习。小时候我喜欢读小说,但对小说与故事没有什么感念。请问老师,《福尔摩斯探案集》《一千零一夜》《三言两拍》《聊斋》等是属于故事,还是小说呢?里面都是一个一个小故事,我却一直当小说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