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游古村落第五站——马涧诸村落(一)
富竹坑村——探访未果留遗憾
一直不清楚马涧镇地名的由来,去了一趟实地,终于搞懂了。
从市区出发,往东北方向,沿47省道兰浦线,驱车十几公里,过石埠岭、陈家井后,地势由起初的一马平川,渐渐变得层次丰富、高低起伏。到马涧境内了。车子离开省道,过马涧集镇,拐进小公路,一条山涧水如影随形。姐夫这个“兰溪通”告诉我,这条溪叫“骥溪”,骥即千里马,溪为涧,所以“马涧”的地名是这样来的。
原本打算直接去先前做过攻略的穆澄源村,可姐夫太自信没用导航,结果开过了头,居然越开越远,开进了山。“这可能是通往云溪村的一条路。”姐夫说。想掉头来不及了,因为道路太狭窄,只能一直往前开。我和姐姐都说没关系,将错就错,不如上山去看看风景,这可是平日只能远眺难得亲近的金华北山啊!
眼下,春意渐浓,山野里古木参天,一片葱茏。路边,溪流淙淙,顺着山势向下流淌,那是本地第二水源钱塘陇水库的源头水。悬崖峭壁间,映山红、紫荆花竞相怒放。每看到一簇花,我和姐姐就会发出赞叹。没想到不经意间,我们收获了一份大大的惊喜。
山峦层叠,山路弯弯,车子在盘旋、上升。经过了半山腰的“云溪客栈”,小红书上说有浙师大的老师在此隐居,我觉得应该不错,或许今后我也会效仿,远离城市和尘嚣,给自己一份安宁。过了客栈,海拔越来越高。北山这一带山脉的最高海拔达千余米。山的背面,便是著名的双龙洞,那是已经开发得非常成熟的景区;而山的这一面,这些小村落,这些山山水水,却犹如养在闺中的处女,尚未揭开神秘的面纱为世人知晓。
一路除我们之外居然没有另一辆车交汇。进山后车子开了大约半小时,山顶似乎还是遥不可及。经过“里庄”村公交站点,指示牌提示再往上便是“富竹坑村”,那应该是马涧境内云溪行政村中最偏远、海拔最高的自然村落了吧。现如今村村通公交,给老百姓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前没有公路,甚至没有供人行走的山路,只有羊肠小道,要靠两条腿走出大山走到城里,那得有多艰难啊。
姐夫说,“富竹坑村”他没去过,但听说过,以前叫“苦竹坑村”,一方面那里盛产苦竹,一方面也说明那里的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想想也是,光是交通的硬伤就把人的致富路给堵死了。随着公路的开通,山民逐渐富了起来,遂改村名为“富竹坑村”。“应该不远了,干脆开到那里一探究竟。”姐夫提议。这正中我和姐姐的下怀。
远远的,道路看似到了尽头,实则不然,趋近发现只是一个急转弯,道路在此呈锐角急转向上。抬头看看,上面赫然停着一辆装满毛竹的大卡车。司机已经下了车,在那里犯难,因为在我们车子前面的狭窄小平台处还停着一辆小车,车里却没有司机,估计去密林深处猎奇了,也不知几时才能回来。小车不挪动,他大车转不了弯下不去。听司机口音是浦江人,一问果然是。他一年到头跑这条线路帮人运竹子。既然一时半会过不去,他干脆跟我们一样在这里欣赏起美景来,还热心地告诉我们站哪个角度拍照效果最佳。
司机说再往上两公里就到富竹坑村了,那村子很漂亮,几十栋黄土墙黑瓦的民居,掩映在一片竹林里,是个天然氧吧。还有一条山涧水贯穿全村,那水清凉甘甜,直接都可以喝。他这一说,让人更加神往。可他这么一辆大卡车挡了道,我们没法开上去。小车车主左等右等不见回来。我们只得改变计划,掉转头,前往马涧集镇。
但“富竹坑村”这个名字已经牢牢地刻在我脑海里,以后还是得找机会专程过来,看看这个大山深处最偏僻的小村落,弥补这次的遗憾。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7752
评论列表(24条)
美好里边夾一些遗憾总是会有的,心情好就行。
@2272 张英辅:是的呢,心情好最重要。谢谢张老师首席美评!
这样的姊妹携手同行美游,又有姐夫保驾护航,好幸福。蒋院的文字灵动雅致,拍摄极富质感,以文图荟萃,美美与共,将美好之旅深邃呈现。目的地不是目的,一路的赏花看景,美轮美奂,妙不可言。
@锦瑟黎燕:黎燕老师说的没错,目的地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路看花赏景的好心情。
春意渐浓,古木参天,一片葱茏。山峦层叠,山路弯弯,崖峭壁间,山花烂漫。
富竹坑村真是一个天然的氧吧,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游人避暑纳凉、休闲娱乐、返璞归真的好去处。
@阳光笙箫支剑笙:支老师说得对,富竹坑村的确是那样一个世外桃源,可惜我没去成,留了点遗憾。
你们掉头不去富竹坑村了,最遗憾的应该是那位卡车司机,他一个等得多无聊,有你们他至少不寂寞。骥溪这名字多美,马涧就普通多了。嘿嘿,别人的村庄想叫什么就叫什么,我这是瞎操心。富竹坑村一定在盼望你们下次再来。
@四格格:格格的评论很暖心,既操心司机,又操心地名,看得我莞尔一笑。
山村景色美, 景色中的人更美, 不仅美在容颜, 也美在心灵, 美在自由灵动的文字中。这一趟行程, 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岸花明又一村, 意外发现了山中美景, 弯路走得很值。马涧镇, 骥溪, 都是好名字。过去的人很会起名, 起名一点不造作, 因地、因境制宜, 现在的很多地名, 要么俗不可耐, 要么附庸风雅。
@轻品慢尝:轻品老师精美解读,提升了拙文的品味。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岸花明又一村——在旅游中,这无疑是意外的惊喜。老地名,总有着她的质朴和优美,所以保留了数百年。
深山访幽,深谙游玩之乐。变了发型,更年轻了。
@惑矣:我那发型不是变了,而是没时间打理,卷发变直了。[偷笑]
乘着身体好,精神旺,抓紧时机多游逛,莫浪费大好时光。爽!
@一池烟雨:烟雨老师说的没错,现在还有精力出去转转,得抓紧时间,不负春光。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有去成富竹坑村,看一下山顶的风景也不错。
@陌上梦落:梦落老师给拙文做了很好的诠释。
姐妹同游古村落,且向远山深处行,富竹坑村留遗憾,马涧集镇慰心情
@雨凌:是的呢,留点遗憾,接下来会有另类惊喜。
有时候出行并不需要固定目的地,路边的风景更有趣。在山间辛苦的是开车人,享受的是坐车人。开车人还承担摄影师任务,姑娘进山这张美图,估计也是开车人拍的。[微笑][微笑][微笑]
@诚厚:诚厚老师好像更关心那个开车人。的确,这回他可是立了大功了,所以赢得了好口碑。[偷笑][偷笑][偷笑]
跟着您的文字与图片,我们已经看到了美景与美人啦![赞][赞][赞]
@华章秋韵:谢谢秋韵老师美评!
不枉此行。阳光下的姐姐好美呀。
@梨子?:梨子夸得俺美滋滋的。[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