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是我党的宗旨,也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理想。在基本实现小康后,我党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
上周末趁回张家港扫墓之机,兑现了与老家的农联村党委书记赵建军兄弟一年一次见面的约定。这次见面,我们探讨的是村一级的共同富裕之路。说是探讨,其实是总结老家的村已走好的共同富裕之路,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
老家村的富民之举已延续了10多年,每年在扩大外延,提高内涵。始终如一的是惠及全体村民、基本公平公正的理念和原则。
安居是一项基本的富民举措。6年前我替母亲盖的别墅被拆,村里的农房全部消失。全市最优惠的拆迁政策,让全体村民从普遍老旧的农房不用花钱搬入面积更大的崭新商品房。村里把安置小区建成高标准的花园式小区,村民每户大多有3套全资产房,自己住1套,还有2套可买可出租。村已划入市区,房价与城里相差不大。拆迁让村民家家拥有百万以上资产,普遍富了起来。我拿到的3套房,是母亲留给我的遗产。拆迁农民住的商品房,可比城里人住得舒服,不仅没有一分房贷,连物业费都不用交。
老有所养是又一项基本的富民举措。20年前,张家港出台利民政策,不满退休年龄的农民可以购买城镇职工社保和医保,城镇职工社保和医保基本全覆盖。村锦上添花,对65周岁以上老人年终发红包,红包从最初的6千元增加到前年的1.2万元,如果不是上级从村之间平衡考虑干预,红包每年还会增加1千元。
个别当年没有购买社保和超过年龄不能购买社保的老人,拿到红包后也可自豪地说:不用儿女抚养。满满的幸福感让村里的老人延年益寿。建军告诉我,村里的百岁以上老人就有6个,且都能生活自理,准备申报长寿村。
解决看病难是村里一项重要富民举措。对医药费的自负部分,自己负担1万元后,村里报销90%。报销不封顶,最多的一户报到了70余万。解决了看不起病的问题后,村去年与市人民医院合作,投资建座分院,由市人民医院管理和派驻医护人员。在我们谈话的村党委接待室,便可看到医院,就在农联家园小区西面。建军说,5月份投入使用后,村民体检、看病可不出村。如果需要手术,在分院办好手续,救护车送到人民医院,术后再送回分院观察和休养。
早在20多年前,村里便设立了“科教兴村”奖学金。对考上重点高中、大学本一和研究生的,分别给予1至5万奖励;对孤儿及家庭经济困难的,读书费用由村全额资助。村对高中学子全额报销学费,对幼儿园学生全额补贴保育费 ,对各个学段全额报销杂费。为方便村里的孩子就近享受优质教育,村与市教育局合作,投资办了所实验学校,教学管理和师资配备由教育局负责。8轨制的学校,一年级招了12个班。
在张家港,只要说自己是农联村人,别人都会羡慕。村民满满的获得感,使得村党委和建军兄弟在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村民们都希望建军兄弟的村党委书记能一直做下去。
低生育率是建军的一块心病。村里对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分别奖励2万、4万、6万,但出生率依然低于死亡率。建军说,看来,生育积极性不高,主要的不是经济方面原因,而是精力方面原因。
村民的共同富裕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农联是张家港第二个可支配收入超亿元的村。建军兄弟说,农联已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支配收入确保每年增长10%。
富裕的主体应该是辛勤劳动按劳分配。两极分化尚未消除,除资本分配外,还有个身份分配。做同样的工作,身份不同,收入就有几倍的差距。这些,对于一个村级党委来说,是没有能力解决的。村级能做的,是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逐步推出让全体村民公平公正享受的福利。这种福利,既是村级的共同富裕之路,也是全社会共同富裕的补充。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7471
评论列表(24条)
诫厚兄心系家乡感人至深,为你的人格倾倒。
@2272 张英辅:村书记比我小4岁,我每年去看他,带2盒碧螺春新茶,他很动容。我说,我敬你是一位为全体百姓谋利益的好书记。
大哥回老家了!
@解世权:一次回去,两地扫墓。好在两地相距不远。
这个清明节正好我值班,今天回村祭祖引发火灾有好几起,管控严引起村民不满,管控松人们又不自觉。防火宣传引导教育还得通过更严厉的措施才行。
@解世权:我们这儿都集中到公墓了,进墓区只能带花,墓区外有炉。非常安全。关键在于殡葬改革。-
农联人很幸福。书记应想办法把人口增长上去。[微笑]
@晓舟同志:书记威信很高,但没到生育也听他的,能做的只是在提高生育的福利上。
诚厚将共同富裕的示范村农联村的共同富裕之路与富裕之后的惠民成果娓娓道来,让村民享受到美在其中的莫大福祉,让人感念这样气象万千美好多多的富裕村,是老百姓的祈望,也是国力国风的坚实支撑。我感觉,农联村的发展之路,也凝结了诚厚的心血与智慧。
@锦瑟黎燕:我去年写过建军兄弟,这次从共同富裕这个角度写。共同富裕定能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我能做的只是关注、赞赏,17年前也在《文汇报》发过报道。谢谢黎燕老师美评鼓励!
农联通常指各类与农业联合相关的组织、企业或机构,如农合联、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它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是我党的宗旨,也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理想。
@阳光笙箫支剑笙:农联是老家的村名,也是原来的大队名,至于来由我没考证。谢谢支教授美评!
安居、养老、看病、托幼……这些关系到每家每户的民生问题,在农联村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真是羡煞我们这些局外人啊!村书记是个好人,带动村民集体致富,也让诚厚老师分享了红利,这也是我所羡慕的。[大笑][大笑][大笑]
@难诉相思:一个村的发展与为民,关键在书记。老家的村,书记既有会搞经济的头脑,又有造福全体村民的胸怀,是全村人之福。谢谢蒋院羡慕![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
诚厚对老家农联村领路人赵建军的美好心性与功绩的认知,对故乡的挚爱深情,在字里行间星光闪烁,感人至深。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美评鼓励!
这样的村庄简直就是人间天堂,生活在这天堂里的老人们长寿健康,这是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典范,这里的人们太幸福了。
@四格格:叫村其实已经没有一块耕地了。农民拿养老金,享受城镇医保。村里的福利,让农民国得比城里人舒坦。
你虽人不在家乡,却心系家乡的父老兄弟们,并为家乡的持续发展出谋划策,真是好样的。
@四格格: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每次回去,与老兄弟们聊聊,他们对我还是那样,同辈的叫名字,小一辈的叫小叔。谢谢格格表扬!
身离开故乡, 心还系着互相, 对故乡这一片热土, 有着深厚的感情, 曾经对故乡做过贡献, 如今仍然对故乡的现状和发展了如指掌。[赞][赞][赞]老家农联村 , 真是共同富裕的示范村, 其富民之举值得推广。
@轻品慢尝:我是个插婴,故乡的水土养育了我。父老乡亲生活好,我也开心。老家的村由特殊性,划入了市区,早些年市里给了开放房地产的政策,村里挣了古少钱。村里还建了全市最大的农贸市场。还有个特殊性是有个一心为全体村民谋利益的书记。谢谢妹子美评鼓励!
你的家乡好像达到了共产主义、各取所需的标准了。看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并非空中楼阁。
@四格格:对于有节俭传统的农民来说,这样的生活已是很满足了。对于共产主义来说,这还是很低的标准,但是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