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希望你变成那样。”莲藕在方嵘的手中被刮掉外皮,渐渐露出白嫩肥厚的藕肉,“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是很可悲的…你也都听到了,要真落到那种地步,谁都救不了你。”
“我知道,爸爸。”方清羽看着他把莲藕切开竖放在砧板上,用勺子舀上一勺糯米平铺于切面,又拿筷子孔对孔把米粒填塞进去。父亲才抽完一支烟,厨房里烟味还没散尽,但她不打算像母亲一样唠叨个不停,就让他快乐自由一会儿吧。“我当然不会让自己落到如此境地的。”
这话的潜台词就是她不会在情感关系和私生活上出什么岔子,哪怕是与陶智哲的。她清楚明白他们二人的情投意合主要是在精神层面上,真要放到生活中来相处还不知会是怎样一派鸡飞狗跳呢。
“那就好。”方嵘向来欣赏女儿的清醒自持,她听懂了父亲的潜台词,知道他是在暗中提醒她不要因为感情而葬送人生。但他不打算继续追问下去,情感就像藕孔里的糯米,不能全部塞满,要留有可供膨胀的余地才不会把藕本身给撑坏。要是妻子在此,肯定又得借着关心之名唠叨个没完,一天到晚就听见她在不停地讲、讲、讲,殊不知言语是以少而精的么?
“接下来归你。”男人退步,让出面前的砧板。方清羽拿来牙签,盖上莲藕盖子,用数根牙签将其牢牢固定在藕身上。竹棒插得歪歪斜斜,但他没有干涉女儿的行动,只是放手任由她自主操作,眼睛紧紧盯着,确保她的手不会受伤。生活技能是很重要的,就算方清羽将来奉行独身主义不结婚生子,她也得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从现在开始就得上手培养,他不希望女儿将来因为“不会做饭”之类的理由就随便找个男保姆草率敷衍地共度一生。姑娘把灌装好的糯米莲藕放入锅里,倒入没过莲藕的水,再放上几块老红糖开火炖煮,等母亲到家,差不多就能出锅了。到时全家一起吃,幸福美味又健康,和家人一同制作并享用餐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方嵘如是认为。
和卢伊馨一起进门的就是那二十年不变的唠叨,“哎呀个鬼地铁,挤死我了!我下班正好赶上人多的时候,车厢里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一样,我生怕手机钱包丢了,全程都把包抱在怀里牢牢护着,要不这样不晓得就被哪个给扒走了!单位里的林姐也是的,每天上下班额,地铁公交共享单车来回倒,不晓得几辛苦!那怎么办呢,家里两个老的动不了,小孩还在上幼儿园,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公跑得比她还远些,每天凌晨才到家,还要写报表,动不动就加班,哪能指望他做事咧!不都得自己来?!不过我看百度热搜上说了,‘全国超千万人承受极端通勤‘,热搜挂出来之后情况应该会好点,至少有人开始关注了!”
“恕我直言,不会。”方清羽从手机屏幕前抬起头,眼神波澜不惊,“百度热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本质上是快速城市化加郊区地租便宜的共同结果。关注得越多,也不过是越给互联网公司送流量,到头来都是资本在一茬茬割韭菜,被敲骨吸髓的只有老百姓自己。说这些也没用,到头来我也不过是挤地铁大军中的一员,要不了多久,我也得开始动辄数小时的通勤生活了。”
“你没关系呀,清羽!你肯定是要上大学、一年半载不回来的,跟上班工作的、天天回家的怎么能比呢!而且网上不是说了吗,什么‘两部门联合发文:小区将配建食堂‘,没准你将来就在家门口上班吃饭也说不定呢!”
“其一,食堂所需劳动力无需太高文化水平,此举看似可以为大量‘灵活就业’人士和老年人创造就业空间,但其背后根本原因在于人口结构老龄化和青年人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其二,莫非你真以为这算什么好事?名义上是给你解决餐食问题,到头来不就是让你感恩戴德拼命努力工作,以牺牲个人时间空间为代价,好多拉点gdp上来嘛。连一顿饭都抽不出时间来自己做自己吃,这样的人生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少女轻轻叹了口气,“现在经济普遍下行,三胎政策又开放,本就稀缺的劳动力资源都得从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来压榨,想想日本那些头发花白还在工作的老头子吧!要不了多久,上有四老下有三小、房贷三十年、日日零零七、终身工作制的美好生活就近在眼前了,我不知你怎样还笑得出来?”
“你这么直白、这么实诚是不行的啊,清羽!在社会上会遭人穿小鞋啊,一定要学会圆滑,学会社交,要懂得讨人喜欢,知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女人一脸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你想想,别人都喜欢你是什么感觉,别人都讨厌你,那滋味该多难受哇!可别以后跟你爹一样,都四十多的人了连个话都不会讲,难怪讨不到领导喜欢,到现在都升不上去!”
“我愿意这么做!”在厨房忙着切藕的男人语气难得强硬了起来,泄怒似的把糖桂花放了一勺又一勺,“你别一天到晚教孩子这些东西!”
“那不然呢,都跟你一样?哎呀现在竞争太强了,你不努力有的是人努力,到时候把你刷下来我看你怎么办,全家跟你一起喝西北风是吧?!清羽呀,你看看我们单位吴姐对门的姑娘啊,就大你几岁,人家在学校里加了好几个社团,蛮懂人情世故,不晓得几会来事,做事又有规划,脚还没出校门就拿到了什么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现在在家里也没闲着,还忙着考驾照…你说你不努力将来可怎么办啊?你别不说话,不能太沉闷了知道吗?一定要开朗外向,要学会社交提升情商,不然你将来在社会上难混啊…”
方清羽沉默着把一块满是糖浆的糯米藕送入嘴中,味道有些过于甜腻,但她并不反感,父亲的口味偏重,但她可以选择少吃一些,来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当母亲的眉头一皱,她知道,播映了十余年的老一套样板戏又要重新上映了。
“你把卖糖的打死了呀,方嵘!搞得跟家里佐料一点放不住一样,每次做菜都把个佐料放得多多的,生怕坏了一样!每次都放这么多糖,迟早跟五楼李大爷一样糖中毒进医院,把全家都耽误上,跟你陪在医院里,你就舒服了,是吧?!一天到晚就搞这些有隐患的事情,一点都不知道做计划,为未来为家里人考虑一下!” 妇人不停絮叨着,从丈夫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一路讲到楼下王大伯下周六十大寿,得赶紧包点饺子给人送过去;思彩阿姨近来心情不好,改天陪她出去逛逛玩玩之类的邻里家常。生活就是如此,不管你是黄金美玉还是陈芝麻烂谷子,统统都得扔进时间这座又冷又臭又硬的大磨盘里碎成齑粉,随着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同奔涌进人群的汪洋大海,化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这就是生活。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7429
评论列表(4条)
一个爱唠叨的主妇是讨人嫌的,却不自知。有些话虽然很有道理,但当下是没有人听得进去的。最能教育人的,还是生活的打压和磨砺。
@难诉相思: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情感就像藕孔里的糯米,不能全部塞满,要留有可供膨胀的余地才不会把藕本身给撑坏。” [赞][赞][赞] 是这个道理呢!
@轻品慢尝:给是一方面,接又是一方面,在给与接、如何给与如何接之间便大有艺术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