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姐妹
文/刘艳珍
最初认识玉馥,是在1973年的夏天。
那时,我因知青调转集体户,从外地千里迢迢来到五里河公社。公社知青办安排我去向阳村三队集体户插队落户。那天下午我拎着行李下了客车,朝村头走去,走进村路旁的一个院落,呈现在眼前的是三间泥房,这就是向阳三队集体户。我刚要进门,一位个头微高容颜姣好的女生迎出来,很热情地招呼我进屋,还帮我把行李拎进去。男女生都下地干活去了,只有她留在集体户做饭。
我们互相介绍,才知道她的名字叫修玉馥,是前几天才来到的。她家住在吉林市。我说我也是吉林人,只不过因家庭变故,在吉林已经没有家了。她生出怜悯之情。她向我介绍集体户的情况,还帮我安放行李。她说出门在外不容易,来到这儿就是一家人。听了她的话,让我心里温暖,庆幸能遇到这样的好姐妹。
傍晚,下地干活的男女生回来了。我把调转手续交给男户长看,他说集体户超员没地方住,让我回公社重新安排。可天色已晚,只能等第二天再返回公社。女生屋住宿是很挤,也只能对付一宿。玉馥担心我上火,和女生们劝我,啥事都没有一番风顺的。这一宿我没怎么睡,心里七上八下的不好过。
第二天上午要回公社去,玉馥帮我把行李拎到距离集体户不太远的村路旁,等待客车的到来。玉馥回去准备午饭。她这个炊事员也是集体户的骨干力量,情商极高。我站在村路旁等客车,不远处是一座小桥。村庄近在眼前。七月的天太阳火辣辣的晒人,也没个背阴处乘凉。向阳村地处半山区,山高水长,山尖浮在云雾里,显得空旷而寂寥。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袭上心头。可一想到玉馥,我心里就很温暖,她是我一见如故的朋友,我并不孤独。
等了好一会儿客车还没来,我渴得够呛,拿出小缸子,想到道旁农户家要点水喝又不敢,只好到小桥下的河沟里去舀水喝。这时听见玉馥招呼我,我赶紧答应着跑回来。只见玉馥拿着一瓶子水,说是天太热别渴着,随即塞给我,我接过瓶子“咕咚咕咚”地喝了个痛快,才想起说声谢谢,玉馥不让我和她客气。她待人这样热心,知己知彼,就更拉近了相互的距离感。这时客车呼呼地开来了,停下后,乘客们说笑着下车了。我蹬后车梯上到了车顶,玉馥帮我把行李托举上去,我拽上行李绑在架子上,又赶紧下来。玉馥说上那么高多危险。我说亏得她帮我的忙,不然我还不知求谁帮忙呢,说着匆忙上了车和她挥手告别。
从向阳村到五里河公社有三十多里地。一路上,恍惚间,我的眼前总是浮现着玉馥那美好的形象和精明的神情。
几天后,公社知青办二次安排我回向阳三队集体户。原来负责人已经和男户长谈好了,我又重返回去。这次环境有了新的改善,集体户已经搬迁到了村中心,房子也变大了,住宿也宽敞了。玉馥她们见我回来了,都说我和大家真有缘。就这样我和玉馥成为最要好的朋友。我俩是同龄人,都属马,在农村天地中驰骋。且同吃同住同劳动。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一次,我们一同下地干活,是给小白菜间苗。我和玉馥挨着垄,玉馥干活麻利快,没多大功夫就到了地头。我干活手慢还在半截垄上晃悠呢。她没歇气,就忙着接我的垄。我招呼她,让她去歇着。她直起腰朝我摆摆手,又弯腰不停地间苗。太阳挺晒人。她挥汗出力。我赶紧加快了劳动进度,累也不觉累了。是玉馥助人为乐的精神鼓舞了我,让我战胜了苦和累,从内心感激她待我的好。歇气时,我们随着社员到大树下乘凉。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玉馥待人友善,有亲和力,社员们都喜欢她。 由于表现突出,招工时,经大队推荐调回城工作了。
我恋恋不舍,一直和她保持联系。每当我回吉林办事,她总是热情地让我住她家,赶上时点也在她家吃饭,她家成了我的驿站。她的父母、奶奶、兄弟姐妹,也都对我很热情,让我感受到回家般的温暖。
几年后,我也回城了,进了工厂。没几年又下了岗。命运总是让我很落魄。玉馥工作不错,在交通公司办公室工作。她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从没因我厄运连连而此瞧不起我,一如既往待我像亲姐妹。多少年过去了,我们至今是好朋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703
评论列表(11条)
写得真实而动人 好文采!
@2272 张英辅:谢谢张老师的点评[花][花]
說知青時代遇上投緣的朋友,真的心裡感動。我也有類似的朋友,可惜他已離去。只能懷念。
@不变hong心(黃梅麟):谢谢黄老师温暖的话语[礼物][礼物]
缘分很奇妙!向曾经的知青致敬!
@柳絮晗烟:谢谢柳絮晗烟最美好的语言[喝彩][喝彩]
欣赏佳作。? ? ?
@小町:谢谢喜娟的点赞,是我最大的鼓舞[礼物][礼物]
被时代耽误的一代,生活艰难,能有好友知音,是慰藉。
@灿烂阳光:谢谢灿烂阳光最美好的祝福[花][花]
情商高的人更有感染力!祝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