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嵘远在教学楼楼道里就听到了更年期女老师高亢尖厉的训斥声,他推开办公室大门,女儿和穿紫色套头毛衣的小子便齐齐回过头来。教导主任坐在办公桌后,镜片后的眼神犀利如尖刀,吐字又快又重,活像一提蓄满弹药火力全开的加特林,右手食指不停戳着台面,压着课表和成绩排名的玻璃桌垫“咚咚”响个不停。
“你知不知道,你们两个这是在搞早恋?这可是要在档案里记过的啊!陶智哲你笑什么,你很光荣是吧?啊?!”
“老师,您如果能把我名字从年级前十榜单中去掉,这个威胁没准会更有说服力一点。况且当今,恐怕也只有在中国的语境下,早恋才能成为一个贬义词了。“年轻小子一头漂亮黑发翘得乱七八糟,言语中满是桀骜不驯,”您不见欧美那些发达国家生育率都成负数了,都是哭着喊着求着年轻人生孩子呢!他们巴不得全民都加入生孩子大军才好!”
“我对此持反对意见。生育年龄过早提前会扼杀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此举正好有利于精英阶层与平民百姓产生分野,隐形中加剧社会阶层固化,符合资产阶级利益需求。”方清羽推了一下黑圆框眼镜,面容依然平静如水,连脑后柔顺修长的马尾辫都没什么波动幅度。“而且必须承认,我最近确实与你交集变多了,体内多巴胺含量上升不少,这不利于我保持情绪平稳。”
“拜托欸,是谁一有新想法就大半夜里拉我连麦三小时?而且上周五的手工课作业,还是我给你出的好点子,你的大作才得了年级第一呢!”
“行了,都吵什么吵!”女教师抄起手边一大本教辅资料卷成筒形,重重往桌面上一砸,强行终止了对话,“方先生你也看到了,他们两个屡教不改,仗着自己成绩还算过得去就无视校纪校规,天天扒在一起,没有一点廉耻之心可言!这样下去学还上不上了!还怎么考大学找工作?!”
“老师,我个人觉得,您有些反应过度了。”事到临头,中年男人反而冷静了下来,“他们两个是属于男女同学间的正常交往,依我看还是不要过度干涉为好。我相信方清羽的选择,请您放心,她不会因此影响学习成绩的。”妻子总说他对女儿宠溺得有些过分,但他知道这不是宠溺。虽然年龄尚小,但在方清羽身上他总能看到他自己:一样的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就事论事,还能给出他所渴求的建设性意见,比那些只会一味叽叽喳喳发泄情绪的蠢货不知要好到哪里去,这是同为内倾逻辑主导之人间的惺惺相惜,他打心眼里尊重与信任她。
“老师,我向您保证,我绝不会为此耽误学习成绩的,请您放心。”父女间总是心有灵犀,方清羽难得识相地及时搭腔,还给那紫毛衣小子递眼色,可惜一腔好意却落了空,“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啦老师!我将来努力一把,争取去东南亚倒卖军火大发一笔,回来聘请您为客座教授,好好孝敬您老!”
后面又七嘴八舌地争吵些什么保证些什么,方嵘已经记不清了。等他终于回过神来时,他发现自己正在十字路口处等着红灯变绿,方清羽背着书包站在他身边,树叶的阴影遮住她秀气的面容,街市华灯初上,已是晚饭时分。
方嵘想讲些什么,来安慰女儿也许压根没有受伤的心灵,但就在他酝酿语言的空隙,少女空灵悦耳的嗓音在身侧响起,“爸爸。”
“怎么?“
“很可悲啊。她到底在得意洋洋些什么呢,说到底我们不都是社会的一颗螺丝钉吗…那种‘你不听我的话不按社会制度走,就活该人生完蛋前途无望‘的样子,不是被社会驯化的标志,很值得悲哀吗?“少女抬头仰望没有一颗星星的夜空,在霓虹灯的映照下连月亮也惨淡万分,只在云后若隐若现地露出一丝黄线,“为什么中国不准早恋,不就是为了在中学阶段培养输送高素质劳动力,好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吗?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生育率又断崖式下跌,将来全面放开生育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届时就该鼓励高中生们谈恋爱,早早结婚生子,好为社会多输送人口了…她为什么就是看不到这一点呢?”少女似乎只是对着空气喃喃自语,但他知道,这是女儿在寻求他的认可,以她独有的方式。
“我同意你的看法。”言语贵精不贵多,这么一句也就够了,“手工课作业还需要我帮忙吗?”
方清羽愣了一下,像是猛然记起什么一般,“已经交上去了…改天把那些废品卖掉吧。”短暂的沉默后,她又补上一句,“糖渍桂花家里还有吧?莲藕也应该上市了,这周末我们一起做桂花糯米藕吧,好不好?”
方嵘看得出,女儿是想哄他开心,她知道父亲最爱手工制作和别人因此而来的夸奖赞扬,所以他也就随着姑娘的好意顺坡下驴。
“好。”
不出所料,迎接他们二人进门的就是卢伊馨的唠叨。她从李大爷的病痛张大婶的辛苦一路说到将来方清羽的就业前途问题,话里话外都是对他人的关切,当然方嵘更愿称其为触犯个人隐私。她一边絮叨一边把属于家人的蛋糕切出来,给这父女二人一人端上一份。方嵘接过盘子时,妻子眼神一扫就发现他手指上的创可贴,“你怎么伤到了?让我看看,伤口重不重,疼不疼?”
“哎呀没事!一点皮外伤算得什么,不用你管!”男人飞快拿过盘子,被当众关切的感觉总让他浑身难受。
“那是的!没有人爱你,没有人关心你,你就舒服了,是吧?!你看你日子过得多舒坦呢,蛋糕吃着沙发坐着,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来骂老婆!有你这样的人吗?!”
方嵘听罢此言直接把整块蛋糕一口塞进嘴里,三步并作两步跨进厨房,打开抽油烟机,倚在台面上开始吞云吐雾。窗外的月亮总算完整放出了她的清辉,照耀人间万家灯火,门内的母亲正在对女儿耳提面命不能被学校记过被社会排挤,一定要听老师话不然将来掉得大云云。方清羽没精打采地嗯嗯啊啊几句就忙不迭地跑去洗漱,妻子唉声叹气之后,拉开厨房门又开始训斥,无非是些他在屋里天天放毒,迟早全家人跟他一起完蛋等说了不下二十年的老话。他们按部就班地吵闹、吃饭、例行公事,把日子一天天地过下去,正如表上的时针一圈圈在盘上永无止息地飞转轮回。这就是生活。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6510
评论列表(6条)
语言清新,文笔灵动,人物对话有个性, 生活细节很逼真,耐读
@淡墨:谢谢支持!毕竟艺术源于生活呀。
这浮生一日,有意思啊, 哪止是一日, 两代人、家庭学校、日常琐屑、观念变迁、代沟跨越……好像多少个日子浓缩其中了。年轻人的观念紧随社会变化而变, 倒是长辈和师者落伍了。情景和对话都很生动。
@轻品慢尝:OMG很高兴轻品老师看出来了!当时写的时候,想法就是要浓缩时代呼吸与社会脉搏于一日变迁之中,以一家人一天的日常为透视点,折射出社会整体的结构性变迁。[赞][花]师长们的想法毕竟带有上世纪文化制度下特有的烙印,加上年纪一大思想也倾向于保守,倒也不能说他们就完全错了。
浮生一日,于琐碎日常间折射出父母子女、老师学生、家庭学校的林林总总。在现今各种文化激烈碰撞、信息变换日新月异的时代,做老师、做家长的好不容易,得不断学习以跟上节奏,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拍在沙滩上。
@难诉相思:十分感谢…吵架的背后不仅是家校间教育理念的冲突,更是代际间世界观念的变换。如今各种适老化产品也在不断开发运用中,所以老人家们似乎也不用过于担心赶不上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