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云南游,观赏珠宝是其中内容之一。云南保山出产玛瑙“南红玛瑙”。南红玛瑙是中国玛瑙的老大,曾经一提玛瑙,就是专指南红。坊间崇拜南红,称其赤玉。
南红玛瑙,以其庄重醇厚的红色为中国人所喜爱。我没有研究过南红发展史,但平时散读一些零碎书籍,印象里南红有两个高光时期。一是清朝官员们,官服标配的那一串朝珠。他们,包括奢华讲究的乾隆,都爱用南红做主珠,搭配少量其他颜色宝石和玉石。那时候的开采量,轮不到有多余的拿到市场去出售。二是最近的二三十年,随着开采技术的发达,南红似乎铺天盖地的出现在世间。
自认为对于玛瑙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我最没有把握的是南红玛瑙。南红玛瑙不像大凉山的那些新矿口的出产,各有那么明显的特征。比如九口料红色辣艳,瓦西料满肉柿子红,联合料清透樱桃红等等。保山南红无筋无杂,近乎完美的没有个性。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好料石出世,多裂多瑕已经成了南红的标志特征。
保山,四周环山,但没有一座叫做保山的山峰。早期茶马古道各方聚拢这片群山中的小平地,在此交易换货,都称“宝山”,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正式叫做了保山市。
古南红出产于城西的西山。西山出产的最优质的南红,清朝时期就接近枯竭。到了新中国,两个优质矿坑,因正处在一座水库的大坝下面,宣告彻底停挖,水泥钢筋封死矿口。那时候的人民都在欣欣向荣的建设国家,他们似乎都忘记了这些小资生活的东西。
云南是一个矿藏丰富的省份,蕴含各种稀有金属,给人民带来富裕的生活。新时期,保山政府为发展本地经济,也鼓励老百姓积极去开采南红。
这可不是镐头掏洞的时代了。大型挖掘机几天就能捣平一座山头。在城市东面的东山,出现了好多矿口,品质不一的各种南红大量上世。这是南红的又一次高光时刻。但多则多矣,质量却远不如西山矿。西山南红蕴藏于玄武岩中,细腻而质坚;东山南红生于泥沙中,粗糙色淡,品质一言难尽。
我一直怀疑,我是否见过真正的南红玛瑙。有老玩家告诉我,东山南红其实也早已停止开采了,政府忧心那种疯狂争斗和环境破坏,不得不叫停。现在的市场上,多半是假货和注胶染色的东西。
保山有两个南红玛瑙市场,两个周六周日轮流开市。天随人愿,第二天正好是周六。一早我俩就打车赶往沙坝市场。这是最大的一个市场。
穿过保山市区,看的出来曾经的红火富裕。一个县级市,宽阔的马路,现代的高楼大厦,一点山区小县的荒僻感也没有。司机师傅健谈。他说,这些年,号召挖南红,很快就挖光了;又号召养兰花,并号称保山为兰城。但很快,兰花就成了洗钱雅贿的工具,并蔓延全国;又成立围棋永子棋院,目标建立围棋基地,举办国内外大型围棋赛事。
没听完师傅讲说完保山故事,沙坝市场就到了。
真没想到,举世闻名的保山南红交易市场是这么简陋。完全还是地摊形式。一个马扎,一张板桌,晃悠悠的摆在雨点稀疏的马路上。有三马子和农用车框框开过,市场另一头是菜市场,卖青菜土豆和一些我不认识的根茎类蔬菜。
市场顾客不多,卖家盯着有数的几个买家转来转去。我更肯定我没有见过真南红了。那一条条红艳艳的珠串,稍大一点的,几乎全部都是染色的不知什么东西。而一些吊坠小件,多数是来自大凉山的川红。一位满脸诚恳的老人家,向我推销一个章料。我一看乐了,这不就是我千里之外家乡的战国红吗?哈哈!
我有意追问:这是哪个矿口出的料啊?老人家张口结舌,吞吞吐吐也说不出。看来这儿的人还是淳朴的,不像成熟市场上,眼睛一翻就口吐莲花说瞎话。
也是,南红这次雄起前后不过二三十年,太短,还没有磨炼出够厚的脸皮和巧舌。我掌握了这个技巧。每看一件东西就问,老板们几乎都不回答哪儿出产这个话题。也就是说,他们卖的都不是保山南红。
问了好几个人,说可能现在还偶尔开采的品质能说的过去的,也就是杨柳料。也是偷偷摸摸,一有好货,立马有人收走,根本到不了市场。其他小矿口,料小而品质不行,只能做点小戒面啥的,上不了台面。
要想买到好南红,看来只能等待那些沉淀在玩家手里的存货了。但越稀缺越没人肯出手。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买几个小玩意儿,不红的南红,还没有机票值钱。话又说回来,即便有好货,以现在的行情,我也是买不起的。那岂不是更遗憾!世间好物不常有,所以才称其为好物!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6258
评论列表(12条)
惑矣对红玛瑙与南红的解读与诠释,入木三分,好有积淀与见地,佩服佩服。
@锦瑟黎燕:谢谢美评!路途颠簸,迟复为歉。
我对玉石玛瑙宝石之类一直没有鉴赏力,所以出去旅游也不敢买,因为一买就容易上当。
@难诉相思:当都要上的,学费![偷笑]
听你如数家珍说玛瑙,小时候我外婆家有一串串的玛瑙珠,红得像火,晶莹透亮,外婆去世时,随葬了几串玛瑙。从那以后我就没见过玛瑙了。今天看你的文章才知道玛瑙原来是盛产在云南。
@四格格:那时的大户人家收藏,大都这么慢慢消散。所以很难看到精品了。
面对珠宝, 既有一定眼光又有好心态, 很不简单。我对珠宝可是盲人呢, 从不敢触碰。读您的文章, 总能弥补我认知的空缺。
@轻品慢尝:谢谢高看!我万事只懂皮毛,缺少您钻研学问的深度。
畅游云南,观赏珠宝。
南红玛瑙,名不虚传。
行家里手,火眼金睛。
妙笔生花,美文共赏。
@阳光笙箫支剑笙:支老师好!谢谢美评!
介绍详尽,读过之后真长知识!
@鸣虫:谢谢鸣虫老师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