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妆淡抹总相宜 ——祖孙三代游江南(6)

2025031606355830

儿子订的宾馆离西湖很近,我们祖孙三人,安顿好行李下楼,只走了十几分钟就到了西湖边。冬季的西湖没有花红柳绿的妖娆,它恰如素裹银色纱裙的白娘子,别有一番韵味落眼眸。

据说今年春晚最忙的是白娘子的扮演者赵雅芝,因为是蛇年,她参加了多个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她的扮相符合人们对白娘子的想象。温润、妩媚、娇俏,介乎于人妖之间的那种蕴含仙灵气,玉面玲珑身。也是70多岁的人了,竟然没有一点老态,莫非演了一回神仙,就仙气附体,成了不老女神。真让人羡慕嫉妒没有恨,只有垂涎三尺学不到。

我们祖孙三人手拉手沿着西湖边悠闲漫步,人不多、天不冷、风不燥,没有浓荫繁花的遮掩,视野更开阔,远山近水尽入眼底。偶尔看到脚下青青草,欣喜它在冬季的顽强生命力。

站在宝石山顶俯瞰,这片承载着千年文脉的水域,这片古今文人墨客、用诗词歌赋浅吟低唱的人间天堂,在冬日里愈发显得温润如玉。脑海中匆匆走过苏轼、白居易、林逋、许仙、白娘子,诗词和神话,浓装淡抹了这片湖光山色,使之山更靓丽,水更娇美。我们沿着苏堤缓缓而行,试图在雪痕斑驳处,寻找那位 “东坡居士” 留下的足迹。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东坡笔下的西湖四时皆宜,而我独爱他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的闲适。冬日的断桥别有一番韵味,零星积雪在桥面斑驳如鳞,恰似一幅未干的水墨画。传说白娘子与许仙曾在此相遇,美丽的爱情故事传之千年不朽,恰恰因为爱情的珍贵,有人终生寻寻觅觅,有人自以为找到了,过着过着却把它弄丢了。千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的共枕眠。掰着手指算一算,我们凡人俗辈都没修到年头。

而真正让断桥扬名的,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主持修建的堤桥。

孤山北麓的放鹤亭,是北宋诗人林逋隐居之处。这位 “梅妻鹤子” 的诗人雅士,在《山园小梅》中写下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的名句。想象这位梅妻鹤子伴孤山的老先生,冬季踏雪寻梅,吟诗敲韵、挥毫泼墨。他日夜沉浸在诗情画意的西湖美景中,不知这红尘中的烟熏火燎,儿孙绕膝的凡俗快乐。此时此刻,你的诗魂是否还萦绕在这片你熟悉的土地上,相距数百年,我也来踏雪寻梅,寻找我心目中的诗情画意,忽见几枝寒梅摇曳出一片炫目的靓丽,我有点晕,恍惚间竟分不清是古人的墨梅,还是眼前的实景,或者是你把疏影横斜挥洒在天地间。

全长三公里的苏堤,是东坡留给杭州的永恒的馈赠。元祐四年,他疏浚西湖,将挖出的淤泥堆筑成堤。如今漫步堤上,六桥烟柳虽已凋零,却见 “映波桥” 下残荷傲雪,”锁澜桥” 畔积雪凝冰。遥想当年,东坡与百姓同修水利,该是怎样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代大文豪与民同甘苦。

明末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记载:”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我们乘舟至湖心亭,见亭柱上仍刻着乾隆御笔 “静观万类”。湖面上寒鸦数点,与当年东坡笔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的意境截然不同,却同样动人心魄。

净慈寺的南屏晚钟,自南宋起便是西湖十景之一。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常来此听钟。如今暮色中的钟声依旧浑厚悠扬,穿过雷峰塔的残垣,掠过苏小小墓的芳草,与《题西林壁》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哲思,共同回荡在湖山之间。

暮色渐浓时,我们登上宝石山巅。葛岭炼丹台的残雪泛着幽光,保俶塔的倒影在湖中摇曳。遥想东坡当年在此写下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穿越时空的赞叹,至今仍在每个游人心头回响。寒冬寂寂雪无声,却将一位大诗人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西湖的山水之间。

2025031606370769

第二天我们参观灵隐寺。我们起个早,到达时灵隐寺似乎还在似有若无的晨雾中睡眼朦胧,我们沿着天竺路拾阶而上。青石板上还有淡淡的苔藓,那毛茸茸的嫩绿是亮眼的装点,闪过你的视野,抚慰你的心。告诉你春天就在不远处,它正姗姗走来,像一位俏丽的少妇,略施粉黛,拂风摆柳,一路铺翠织锦,芳华满人间。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苏东坡任职杭州,常来此寻幽访古。飞来峰的摩崖石刻历经千年风雨,五百罗汉的衣袂依然飘逸。在 “一线天” 的夹缝中仰望,忽见石壁上刻着白居易的《冷泉亭记》,这位曾在杭州任职的诗人写道:”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冷泉亭畔,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轶事仍在流传。传说东坡曾在此题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佛印答曰:”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 如今亭柱上的楹联已非原迹,唯有涧水依旧潺潺,倒映着历代文人的身影。

大雄宝殿的飞檐下,悬挂着康熙御笔 “云林禅寺” 金匾。殿内的释迦牟尼像高达二十米,低垂的眼眸仿佛洞察着人间沧桑。唐代高僧道济(济公)曾在此修行,他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的传奇,为这座庄严古刹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毗邻灵隐的永福寺,藏着另一种禅意。寺后茶园中,僧人们正采摘明前龙井。宋代诗人王洧在《湖山十景・冷泉猿啸》中写道:”冷泉亭上几行题,猿啸烟深锁翠微。” 如今品茶听泉,看云雾在山间缭绕,恍若与古人共享这一方宁静。暮色四合时,灵隐寺的钟声悠悠响起。我站在寺前的古樟树下,看香烟袅袅升腾,与暮色融为一体。白居易当年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的眷恋,苏东坡 “溪山好处便为家” 的洒脱,都化作这钟声里的永恒回响。山月无声,照见古今多少红尘客,在灵隐寺的山水间寻找着心灵的皈依。

      一

断桥痕浅雪初消,孤屿梅斜影自摇。

冻橹啮冰声断续,疏钟穿雾韵清寥。

佛前香烬堆寒雪,塔畔松髯挂冻绡。

莫问六桥烟水阔,一舟撑破镜中瑶。

    二

苏堤踏雨柳烟赊,灵隐寻幽日未斜。

画舫穿桥分水毂,春禽掠岸啄桃花。

飞来峰翠侵香衲,冷泉声清入梵纱。

三生石畔苔痕古,一苇舟边鬓影华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6217

(9)
雨凌的头像雨凌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上午10:30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午6: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2条)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5年3月16日 下午4:03

    祖孙三代游江南,浓妆淡抹风物长。
    西湖韵味落眼眸,银色素裹如白娘。
    玉面妩媚不老身,温润娇俏灵气藏。
    远山近水入眼底,严冬青翠见顽强。
    千年文脉水域里,浅吟低唱真天堂。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长画廊。
    千年修得同船渡,许仙白娘情绵长。
    梅妻鹤子放鹤亭,踏雪寻梅天地间。
    苏堤六桥烟柳下,东坡文豪美名扬。
    湖心亭中看雪花,白雨跳珠乱入船。
    识得庐山真面目,南屏晚钟轻回荡。
    穿越时空好惊叹,诗人镌刻山水间。
    春天不远姗姗来,青翠芳华满人间。
    寻幽访古溪山处,千年风雨不徬徨。
    溪山好处便为家,忧国忧民话沧桑。
    古今多少红尘客,灵隐寺中找依皈。
    西湖归来谱华章,卯酉河畔共分享。

    • 雨凌的头像
      雨凌 2025年3月17日 上午8:51

      @阳光笙箫支剑笙很喜欢读你的诗评,我的洋洋洒洒几千字,被你浓缩提炼成一首诗,提取的是精华,剩下的是药渣。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3月16日 下午5:13

    好有格调与品位的文化游记,将西湖的文化底蕴与文坛书坛巨星苏东坡与西湖的渊源和政绩、白娘子与西湖断桥的神奇传说融会贯通;祖孙三人的幸福之旅尽致呈现,令人陶醉。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5年3月16日 下午5:45

    笔触细腻,情蕴文中,令我陶醉,堪为方家。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3月16日 下午8:05

    祖孙三代携手于西湖,其乐融融。想着许仙白娘子的奇遇,想着东坡的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的美尽在其中。西湖得益历代先贤遍布足迹,也得益于现代人们将钱塘江与西湖沟通,将钱塘江的水引进西湖,西湖的水才变成了活水,才能像现在这样清波荡漾。最早我第一次去过西湖,那时西湖还没与钱塘江连通,还是死水,一到夏天水发黑发臭。我以后几次去西湖,西湖的水就是活水了,碧清碧清的了。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5年3月16日 下午10:08

    会看会写,不虚此行。辽宁作家,货真价实。

    • 雨凌的头像
      雨凌 2025年3月17日 上午9:48

      @晓舟同志谢谢老师美言鼓励,编辑推荐很辛苦,再次表示感谢。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5年3月17日 上午7:04

    杭州,留下我太多美好的回忆,如今以我的名字在那里居然有房产,这在几十年前是不敢奢望的。我爱杭州。

    • 雨凌的头像
      雨凌 2025年3月17日 上午9:51

      @难诉相思谢谢点评送暖,在杭州有房产,以后可以在那儿养老,山清水秀的地方,养心养眼,延年益寿。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3月17日 下午2:44

    这个杭州游丰满, 感官和心灵都富足得要流油了。

  • ch雪梅的头像
    ch雪梅 2025年3月17日 下午8:43

    游记自觉最难写,怎么读着读着感觉像一位播音员主持人在诗朗诵或者正徜徉陶醉在散文诗的独白之中哟!鄙才疏学浅,肚里空空,不知道怎么评语嘞哈!

  • ch雪梅的头像
    ch雪梅 2025年3月17日 下午8:49

    三十多年前,二十几岁的时候伲去过杭州,在美文极品中再回首,当年情。

    • 雨凌的头像
      雨凌 2025年3月18日 上午9:38

      @ch雪梅谢谢再次留评,看你照片体态神情很年轻。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3月17日 下午11:28

    虽然多次去过杭州,也多次到过西湖、灵隐寺,读雨凌老师精美的诗意散文游记,夜已深却欲罢不能。要说古今对杭州贡献最大的市长,非苏东坡莫属。

    • 雨凌的头像
      雨凌 2025年3月18日 上午9:45

      @诚厚谢谢老师美评鼓励,苏东坡对杭州贡献大,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也很大。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5年3月22日 上午10:47

    非常耐读的文字,欣赏!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