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结缘

2025031402540465

最初关于山的概念是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她无数次地讲起我的外祖父、外祖母以及她的出生地,她在一座大山脚下生活了25年,一直到嫁给我父亲。童年时,我的脑子里无数次的想象过母亲娘家的小院和那座大山:山上怪石嶙峋,悬崖峭壁、树木繁茂,密林中一定有几个山洞,里面有妖有魔有鬼有怪,母亲站在自家小院,于晨雾缭绕中,可见妖怪影影绰绰,走来走去,这想象曾经让年幼的我兴奋不已。

山下有一个清净的小院落,黄泥和干草垒砌了四间草房,也垒砌了一圈高高的围墙,那里住着外祖父一家。山泉四季奔流、日夜欢歌,那是寂静的山林里最美的音乐。多少年山泉水的冲刷,山下的黄土被冲出一条一人多深的沟,那地方就叫黄泥沟。泉水在冰雪覆盖的冬季也是汩汩不停地流淌,冒着腾腾的热气,那水滋补养育了母亲,使她有一张山里人很少见的白皙细腻的脸,那肤色极好,而且,一生没用过任何化妆品。多年以后,当我看见有的书中形容女人的好皮肤用“凝脂一般”时,我想到了母亲的肤色,正是那样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带领他们的一群儿女开荒种地,栓车买马,过着殷实的日子,那座大山和那个小院给母亲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等到我长大了,按着母亲的讲述去寻找那座大山,那个叫黄泥沟的地方时,竟然消失的无影无踪,所有的亲属早已搬离。老一辈的都逝去了,和我同辈的亲属也和我一样,只是听说,黄泥沟竟然只是在梦中。于是,那清凌凌的泉水只能在我的想像中喷涌,冒着雾蒙蒙的白气,那雾气中闪过母亲年轻的身影,又匆匆地消失了。像这世上的许多事一样,你想抓住的时候它早已溜走,你瞪大眼睛寻找时它已了无踪迹。

我的童年也是与山相伴。我记事了,懂得去抬头仰望了,面前挺立着一座山,它叫罗通山,据说,当年罗通扫北时到过此地,安营扎寨,修筑城墙。山上真有残垣断壁,现在已经整理成了旅游景点,春夏两季也是游人不断。但是,在我的少年时代却很少见到游人,学校每年都有夏令营,照例是爬一回罗通山,那时年幼,不懂得看风景,欣赏什么古迹,只记得在密林怪石中气喘吁吁地、手脚并用地爬着,眼睛紧紧地盯着前面的同学,唯恐自己掉了队,被什么老虎野狼收了去当点心。长长的穿心洞是有名的景观,天然一洞穿山而过,不记得有多长,似乎走了许久才能看见亮光,学生们排着队、手拉手,老师打着手电筒,在黑暗中摸索着向前走。一路上提心吊胆,直到看见了光,到了山的那一边,才欢呼雀跃。

还有一个水帘洞,洞里有瀑布,并不宽,水流也不急。那时看过《西游记》的连环画,断定孙悟空的水帘洞也不过如此。许多小猴子就该在那样的洞里游来荡去,嬉戏玩耍。走进水帘洞,凉风徐徐,人立刻神清气爽,爬山时的疲惫和汗水立马全消,你不喘了,不热了,一种凉爽清润的感觉弥漫全身,连脑子也是倏然一清。石崖上喷溅着水珠,脚下流淌着清泉,冒着细细的白沫,掬一捧喝下去凉丝丝、甜滋滋的。

而背荫洞则是另一景观了,一个大洞连着无数个小洞,像迷宫一样,据说有的人转来转去的找不到来时的路。我们女同学胆子小,望而却步。几个胆子大的男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拿着手电筒,点着蜡烛穿大洞走小洞的一路探险,但是,谁也没有走太远,都是半路返回。大人说,如果一直走下去,可以走到长白山天池。谁也没有胆量一直走下去,都怕回不来。洞里还有地煞,不知有多深,我们捡一块石头扔下去,听着它咚咚的响声,许久都听不见落底的声音。

中学毕业后,我去了大山深处的参鹿场上班。去的地方照例是山峦起伏,江水穿过陡峭的石崖,蜿蜒迂回,像一条巨蟒在那片大山中时隐时现,见头不见尾。参鹿场就是一边种人参一边养鹿的地方。山外人把一小根人参当宝贝似的放在酒瓶里泡着,每日一小盅地品咂。而我那时每天守着小山似的一堆人参忙忙碌碌,时而背个筐跟着“参把式”(种人参的技师)上山挖人参,背下山加工。然后,再上山挖,背下山整理加工,每天都在重复着。山上的土松散酥软,很细,像面粉一样。一脚踩下去会陷进去很深,每次上山,鞋里都会灌满了土,要一次又一次的把鞋脱下来,把土倒出去。挖人参是个细心的活,要把土一点点的散开,小心翼翼的把人参挖出来,放到筐里,零散的细细的须子也要一根一根的捡起来收好。

人参是娇气的东西,种下去的人参籽踩上一脚三年不出。于是,我们就要处处听“参把式”的指挥,哪儿能踩,哪儿不能踩,需要小心翼翼,连说话都有讲究,不可以随便乱说。参把式说:人参是有灵性的东西,说话把人参娃娃气着了,惹怒了山神,那可不得了。山下有几间房子,收好的人参就在那里加工。人参大概是三年到五年的生长期就可以挖了,根据大小长短分门别类的冲洗加工。每天手泡在洗人参的水里,偶尔在用它洗洗脸,皮肤又细腻又光滑,不用抹任何护肤品,人参的护肤作用特别明显。以后的许多年,买化妆品我都注意里面是否含有人参成分,注明有的就买,也有几次回家抹几天就知道上当了,我能感觉出来。

守着大堆的人参,还有珍贵的鹿茸、鹿角、鹿鞭,所谓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而生活却是艰苦的。整天在食堂吃着窝头、咸菜、玉米糊。由于粮票有限,总是吃不饱。也因此我记住了一个叫崔莹的小女孩,我每天晚上给她讲一个故事,她给我几个土豆吃,她家是本地人,父母工作之余在山上开荒,种了许多土豆。山里的土豆真好吃,又面又白又起沙。

每天在人参堆里转来转去,自然也想偷偷地品尝一下。人参场的老职工私下里说,千万不要吃三年、五年生的大参,劲大,年轻人吃它鼻子出血,一年生的小参吃没事。加工过程中,遇到小参,就扒了皮,放到嘴里当零食慢慢地嚼,像吃口香糖一样。刚放到嘴里有点苦涩,嚼着嚼着就砸出几分甜味来,顿悟;人参的味道是苦尽甘来。人参洗净了,泡在红糖里,再烘干了,就是红参,那余下的红糖水就是人参糖浆,如果再加上五味子,就是人参五味子糖浆,治神经衰弱,失眠。

“ 参把式”有60多岁了,他种了一辈子人参。种参是技术活,不是可以随便操作的,所以“参把式”在那里很受尊敬。他慢慢地走过来,一声不响,却给人一种威慑的力量,我老是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

那是我生活过的最高的山,夜晚抬头望去感觉离天很近。如果是月圆的时候,天幕更加纯净,有几朵白云飘来飘去,那云轻纱一样不染任何杂质的白。那枚朗月就在头顶上,洁白的光照在山凹里。寥落的几间房子静悄悄、黑幽幽,没有车声、人声、机器声。即使说话也是压低了声音,唯恐喧哗声破坏了这天地间静谧和谐的美。那是一种远离人间烟火的感觉,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万籁俱寂。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心跳。人参的苦涩味儿在空气中飘荡着,深深地吸几口,也能咂出几丝甜味来。

夜深了,连“参把式”的那只叫“黑虎”的大黑狗也睡着了。它尖尖的耳朵早已熟悉了这山里每一个人的脚步声,说话声,甚至是呼噜声。它灵敏的鼻子也记录下了每一个人的味道,都成了熟人和朋友。四周陡峭的山崖是天然的屏障,把这山凹团团围住,没有一点不安全的感觉。夜晚久久地在加工车间前那块方寸之地徘徊,头顶一片天,脚下几间房,想着天地竟是这样小啊!没有电灯照明,只有几只蜡烛在每一个夜晚,闪烁着细细的火苗,随身带的几本书被我翻了一遍又一遍,那里竟然找不到一本书或者一张报纸。

找到一个单位接收时,我走近的也是一座山。当时办完各种入职手续,沿着铁矿山脚下步步上坡,到安置的单位报到时,心里还在想,怎么了,今生非得依山而生、与山结缘。而且,眼前这座山,和以前见过的山增加了强度和硬度,满目是褐色的铁矿石,感觉到处都是冷飕飕、硬邦邦的,没有一点温馨感。从此生活在铁矿山,一年四季抬头就是铁山,铁骨铮铮,傲然挺立,光秃秃的。树木稀少,除了矿石、就是岩石。一座大山被开膛破腹,被开采、被掏空。任何一座山只要和矿联系起来,它就只能为矿而存在,失去了山的本义。每天响起的炮声一次次地震撼着,连脚下的大地都在摇晃,凭窗望去看得见弥漫的烟雾。机车昼夜不停,开采的矿石被源源不断地运走,山也在一天天变矮,心里竟然在为这座山惋惜,如果它有知觉,它愿意这样被炸碎铲平吗?

许多个清晨和黄昏,我默默地注视着铁山,我躲不开也逃不掉,抬头就是这座绵延起伏的铁矿山。当铁山下那丛金灿灿的迎春花盛开时,春天又来了,路边的杨柳发出嫩黄的小叶,毛茸茸的,像刚钻出鸡蛋壳的小鸡雏。再看一眼我的铁山,它早已没有了挺拔之势,像一个疲惫的巨人躺在了地上,它失去的高度就是它输出的矿石,那是一个天文数字。

几十年的人间行走,我明白天地间万物不分贵贱,各尽其才、各尽其用,就如这山吧,顶天立地直插云霄的,是供人探险揽胜的山;头顶翠峦环抱清泉的,是供人游玩观赏的山;而眼前这座铁山只能用于开采挖掘。有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也有千姿百态的山川河流,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6059

(9)
雨凌的头像雨凌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上午10:07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6条)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3月14日 上午11:40

    当年山里的女孩,与山日夜相伴,后来走向远方,与铁矿山结缘,在原生态的山与铁石的引领与陶冶下,日益精进,成为钢城名声遐迩的女作家,抒写出的一篇篇灵动散文与一首首诗词作品,传承文脉薪火,彰显大山的魂与坚实骨骼。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5年3月14日 下午2:44

    与山结缘,非凡人生,文笔真好!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5年3月14日 下午3:46

    “就如这山吧,顶天立地直插云霄的,是供人探险揽胜的山;头顶翠峦环抱清泉的,是供人游玩观赏的山;而眼前这座铁山只能用于开采挖掘。”——老师最后的结尾是点睛之笔。拜读,学习了!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5年3月14日 下午4:54

    与山结缘,

    笑对青山,

    青山不老。

    风景这边独好,

    我爱青山夕阳晚照。

    山是天下最大的情的依靠,

    山是人间最牢的爱的地堡。

    山可以藏情藏爱藏宝藏娇,

    我纵情地扑向大山的怀抱!

    我笑问大山:

    你有几丈高?你有几缕愁?

    你有几分爱?你有几件宝?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在山顶远眺是我看大同世界的窗口!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3月14日 下午5:22

    水养人、山养人, 与水结缘人会更灵动, 与山结缘人会更厚重。山水各尽其用, “顶天立地直插云霄的,是供人探险揽胜的山;头顶翠峦环抱清泉的,是供人游玩观赏的山;而眼前这座铁山只能用于开采挖掘。”点睛之笔。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5年3月14日 下午7:01

    我在平原长大,没有山区生活体验。想象中如果生活在山里,蛇狼虎豹防不胜防,会有恐惧感的吧?

    • 雨凌的头像
      雨凌 2025年3月14日 下午7:08

      @晓舟同志在山里看见过黑熊,蛇常见,其它的没看见,如果看见了东北虎,估计也能吓破胆。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3月15日 下午9:39

    一个大山里的女孩,遇上相伴带有灵气,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还能写出带有灵气的作品,站在你的面前才发现自己那么卑微,你真是很伟大而且又是那么的聪明具有智慧版到月大山里的人才。

    • 雨凌的头像
      雨凌 2025年3月15日 下午9:55

      @诃痴快乐谢谢点评,你写得也很好,努力坚持下去,一定会写的越来越好。

  • 霁月的头像
    霁月 2025年3月16日 下午2:44

    各尽其才的山,第一次看到这个新鲜的观点。谢谢老师美文。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3月17日 下午11:48

    与山结缘,儿时的山,工作的参鹿场、铁矿山,与不同的山结缘,令平原地区人羡慕。那年我们去贵州,到处是山,当地人嫌交通不便,我们却幻想,如果能搬一座山到张家港,那多好啊。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