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厢参照读东坡(23)高处不胜寒

2024071801231593

林语堂《苏东坡传》、李一冰《苏东坡新传》、莫砺锋《漫话东坡》, 在下文中简称“林传”、“李传”、“莫话”。

上篇提到的东坡寓言体散文《叶嘉传》, 以茶与帝王的关系, 隐喻他自己与帝王的关系, 于是就想从在读的三本书中, 梳理一下东坡与帝王、帝后的关系。

从“李传”的附录《苏轼及宋大事年表》中, 可梳理出东坡平生与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 都有过直接的交结, 还当过宋哲宗的老师, 与宋徽宗有过间接的交结。“林传”第一卷的第一章《文忠公》中, 写到南宋的宋孝宗, 竟然也与东坡有间接的交结。“林传”第三卷第十九章《太后恩宠》中, 写到几个太后与东坡的交结。

宋仁宗年长东坡26岁, 在位42年, 亲政29年。宋仁宗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仁宗盛治”,其知人善用与各种政策促进了北宋的经济繁荣尤其是文化发展。被宋仁宗善用过的人才有包拯、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琦、文彦博、张方平等。东坡出生的前两年, 宋仁宗就亲政了。可以说, 东坡成长于“仁宗盛治”,仁宗善用的人才, 范仲淹、欧阳修、张方平等, 是他成长期的贵人。他从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读范、欧的文章, 这二人是他的偶像; 东坡又是被欧阳修、张方平提携的。没有宋仁宗朝的这些人才, 东坡的成长就是另一个画框了。因此, 宋仁宗也是东坡生命中的贵人。

26岁的东坡和弟弟子由, 在宋仁宗亲自主持的制科考试中脱颖而出, 从此进入帝王的视野。仁宗曾兴奋的对曹皇后说: 我为子孙觅得二相也。什么相不相的, 其实是一张空头支票。28岁的东坡在陕西凤翔做职场小白时, 宋仁宗驾崩, 仁宗无子, 他的侄儿接位成为宋英宗。29岁的东坡在凤翔任期满了三年, 回到京都等待新的任职。

这个宋英宗做太子时一直战战兢兢, 但仁宗的教诲在他心中, 仁宗的影响力也实实在在在他身上体现着。宋英宗相信仁宗的眼力, 也知道东坡有才。年长东坡4岁的宋英宗, 打算招东坡入翰林院, 并任翰林知制诰。这个职位是帝王很重视, 文人很向往的, 它差不多是朝廷的秘书长。当时的宰相韩琦认为, 不可以这么快的任用东坡, 东坡既没到而立之年, 又没有在朝廷任职的经验。韩宰相说得也没错, 翰林知制诰, 日后再说吧, 东坡于是被改任为直史馆(国家图书馆馆长)。任这一职3年时, 东坡丧父丧妻。回乡守制期间, 年仅36岁的宋英宗驾崩。那个翰林知制诰就打了水漂。

34岁的东坡守制结束回到朝廷, 那时年少东坡12岁的宋神宗在位已三年, 王安石变法正轰轰烈烈。一直都不合时宜的东坡, 也不合宋神宗。宋神宗的父亲英宗在位只有四年, 父子二人很介意自己的不正宗, 很想证明自己是正宗的好皇帝。王安石的变法愿望和宋神宗励精图治的愿望不谋而合。神宗和祖母太皇太后曹氏关系很好, 也很听曹氏的话。他受祖父仁宗影响, 也很喜欢东坡兄弟, 可东坡偏偏反对变法, 还写了一篇九千字的长文上奏神宗, 神宗没有理会且也容忍了, 没有加罪于东坡。东坡请求外放, 神宗把他放到富庶的杭州, 也还算是厚待他。后来神宗不能容忍东坡, 主要是他不能容忍对自己的励精图治, 有任何质疑和嘲讽, 因此就有了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位近18年, 那是东坡从32岁到50岁, 最年富力强的时期, 也是他职场风波最多的时期。3年守制, 3年朝臣, 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又是8年, 乌台诗案入狱, 被贬黄州又是4年多。当东坡出黄州, 辗转于一个个短暂的调任途中, 还没有到达京城时, 宋神宗驾崩。年仅8岁的儿子接位, 他就是宋哲宗。宋英宗的皇后, 宋神宗的母亲, 宋哲宗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氏, 临朝听政。承蒙这位高太后的器重, 东坡一路高升, 51岁时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距宰相之位一步之遥; 距离英宗当年没有兑现的支票22年, 距离仁宗开出的空头支票25年。

有一天, 高太皇太后问东坡: 你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升迁吗? 东坡说: 那是太皇太后的恩典。不是老身, 太后说。东坡说, 那一定是当今圣上(8岁的哲宗)的洪恩。与他无关, 太后说。东坡再猜, 那是大臣推荐的? 太后又说,不是的。太后终于说出实相, 那是先帝(神宗)的遗旨。先帝喜欢你的文章, 他吃饭时若中途放下筷子, 一定是读你的文章。先帝夸你是奇才, 有心要重用你, 可是还没来得及进用就归天了。说着说着二人都流泪了。这是“林传”中写的。

真是造化弄人呀。宋仁宗、宋神宗是北宋两个有建树的帝王, 后面的哲宗、徽宗就个顶个的不像样了, 把个北宋整没了。我觉得对东坡而言, 最能合作的帝王应是仁宗, 只要看他用过的范仲淹、欧阳修、张方平与东坡有多投缘就能知道了。可惜, 仁宗与东坡年纪相差大了, 仁宗没指望自己用, 是留给子孙用的。英宗只比东坡大4岁, 虽然年龄相当, 但只在位4年, 也没用上。神宗上位时二十岁不到, 年轻气盛又雄心勃勃, 与王安石一拍即合, 东坡与他的的政治理想不甚吻合。快到不惑之年的神宗想重用东坡时, 已接近生命终点。

那个宋哲宗8岁接位, 太皇太后高氏临朝, 重用东坡并让东坡做哲宗的老师。哲宗16岁亲政, 还在叛逆的青春期。之前, 高太后启用反变法的旧党, 废除新法。朝臣仅向高太后奏事,视少年皇帝如无物。高太后去世后, 哲宗剧烈反弹, 重新启用章惇等新党,恢复新法。这个曾经送茶叶给老师(东坡)的年轻帝王, 听任并参与章惇对东坡无情迫害, 致使东坡被贬惠州和儋州。哲宗28岁去世, 接位者是25岁的宋徽宗(他是哲宗的异母弟 )。他上任后大赦天下, 东坡得以离开贬地北归。很多以为这个艺术禀赋极高的徽宗, 会重用东坡, 东坡会被拜相。曾经迫害东坡的章惇被贬时, 他写信拜托可能会当宰相的东坡照顾自己的儿子。真是想多了, 东坡那时已经66岁, 北归途上一直生病, 多次奏请退休。

东坡去世一年后, 一件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发生了。朝廷立了一块以东坡为首的元祐党人碑, 碑上的黑名共有309人。圣旨规定, 黑名单上的人和他们的子孙永远不能在朝为官, 这是宋徽宗干的好事。这碑立了五年后, 碑被闪电击中,分裂为二, 徽宗大惊。电击事件五年后, 一位道士对徽宗说, 他看到东坡的英灵在天宫任相, 徽宗更加害怕, 连忙恢复和追加东坡的职位。从此, 开启了收集东坡文稿字画的热潮。东坡去世69年后的1170年, 蜗居杭州的南宋宋孝宗授予东坡“文忠公”的荣衔, 并追加太师的官位。这个帝王不仅亲笔写圣旨, 还题写序文, 圣旨和序文印在《苏东坡全集》的所有版本上。

直接或间接地被帝王宠爱又被帝王所害, 那是东坡的命; 被太后恩宠、庇护并间接受害, 那也是东坡的命。

与汉唐以及后来的明清朝的太后们相比, 东坡经历的几位太后都很贤明, 除非要辅佐幼皇, 她们对朝政的介入不是很深, 旁观者清, 对大臣的好坏有更为理性的辨别。辅佐幼皇的太后, 其政治理想与东坡恰恰吻合。乌台诗案中, 仁宗朝的曹皇后、神宗朝的曹太皇太后, 是东坡的最大救星。那时她大病在身, 一再提及仁宗为子孙得二相的言词。曹氏病情沉重, 神宗要大赦天下为之求寿, 她说: 不须赦天下凶恶, 放了苏轼就够了。高太皇太后辅佐幼皇时, 东坡迎来人生中的高光时刻。翰林知制诰的支票得以兑现, 位三品, 距离二品的宰相之位仅一步, 而各种排挤打击也如影随形。东坡深知高处不胜寒, 一次次请求外放, 哪怕已到了当时的边陲定州(河北), 仍被不停围剿。

东坡与帝王、帝后的关系如此密切, 是大幸又是大不幸。那么年轻就被帝王赏识, 仕途的起点很高, 当然是大幸。可是高开低走, 起起伏伏, 一再遭贬, 当又是大不幸。我总觉得, 宋仁宗我为子孙觅得二相的话, 恰恰是东坡不幸的开始与源流。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相位, 是朝廷官员的最高向往和目标。宰相的候选人, 会成为众矢之的。被贬黄州之前, 东坡已远离朝廷在地方任职多年, 朝廷上的那些新党还不放过他, 酿成乌台诗案, 要置他于死地, 就是怕他有机会还朝拜相。东坡在黄州期间, 神宗像追星一样追读东坡的新作。心中一直有启用东坡的念头, 又忌惮朝臣的反对, 不然怎么会有那个遗旨。东坡心愿难遂, 帝王也不例外。高处不胜寒, 东坡寒, 帝王也寒。

我等没有什么大抱负的平头百姓, 没机会高处不胜寒, 也是大幸!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5995

(11)
轻品慢尝的头像轻品慢尝
上一篇 2025年3月13日 下午1:13
下一篇 2025年3月13日 下午3:4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6条)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5年3月13日 下午4:25

    高处不胜寒比喻一些位高权重的人,没有知心的朋友,经常感觉被别人从高高的位置上推下来。
    高处不胜寒比喻一个人在技艺或修为上所达到的极高境界。境界越高,能够做伴的人就越少,越会感到孤独与寒冷。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5年3月13日 下午4:37

    读轻品老师的阅读笔记,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因为我估计不大会静下心来看你读的那几个大部头,单就学习你的这些文章,就已经受益良多了。[大笑][大笑][大笑][花][花][花]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3月13日 下午9:25

      @难诉相思谢谢医学专家、白衣天使的认同和鼓励! 我这点能耐和您高超的艺术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您是造福社会, 我是自娱自乐![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3月13日 下午5:43

    老师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苏东坡与帝王、帝后的关系,是大幸又是大不幸,令人深度共鸣。我感觉,如果苏东坡为相,会为国家、百姓造福,也是文坛、书坛的莫大福祉。与此同时,也会遭受灭顶之灾。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3月13日 下午9:32

      @锦瑟黎燕谢谢大姐的深度共鸣, 大姐既是好作家, 又是好读者, 这样的读写交流很惬意。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5年3月13日 下午7:35

    我们在感叹苏轼命运的同时,也应该从他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学会在困境中坚守自我,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3月13日 下午9:36

      @晓舟同志您说得极对, 我们读历史上伟大而优秀之人的人生, 就是要从中学学习和体悟。我们成不了他们, 我们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5年3月13日 下午7:56

    苏轼的处事哲学很有可学习之处,如曹皇后,没有这个老太太,真性命堪忧啊!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3月13日 下午8:12

    现在最时兴的一句话是: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这句话倒是很适用于苏轼的一生,最后追加的太师官职、“文忠公”誉称,虽然迟到了69年,最后还是来到了;该是苏轼的可以迟到,但决不会缺席。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3月13日 下午9:40

      @四格格历史对人对事会有公正的评价, 只是迟到了, 对当事人而言很可惜, 毕竟人生只有一次, 不会重来, 对后人来说很有启发和意义。

  • 李和平的头像
    李和平 2025年3月13日 下午8:29

    为了方便阅读,我把轻品老师的阅读笔记复制到一起,看了这么多老师的留言更是受益匪浅。喜欢苏东坡的作品,更喜欢您这样做学问的人,让我们走捷径去读历史,读文学长知识。

  • 李宗宾19481957的头像
    李宗宾19481957 2025年3月13日 下午8:35

    啊,老师说的对,确实是高处不胜寒, 东坡寒, 帝王也寒。以前是,现在也是!还是平民百姓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安稳一生!

  • 漫言华语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5年3月13日 下午9:20

    听教授讲课长知识,苏东坡的一生值得研究。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5年3月13日 下午9:22

    苏东坡千古奇才也,我很爱读他的诗文。

  • 淡墨的头像
    淡墨 2025年3月14日 上午12:52

    轻品老师的笔记散文,资料运用得详实且珍贵,时间与人物,这种梳理,让人觉得条理清晰。
    东坡的幸与不幸,贯穿全文,高处不胜寒,自古如此。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3月14日 下午5:17

    老师博闻强记,积淀丰厚,对历史人物了如指掌,行云流水的文字,将老师的博学多才,腹有经纶尽致呈现。

  • 雨凌的头像
    雨凌 2025年3月15日 下午8:50

    老师博学,看你的作品涨知识,过去只是读了些苏东坡的诗词,对他的人生经历知道的不多,拜读你的《几厢参照读东坡》系列作品看到了一个立体的苏轼,受益匪浅。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3月15日 下午9:46

    文笔如此锋利,字字句句描述了苏东坡人生的大富大贵,和嫉妒从发高处跌落,令人不由发出一句高处不胜寒,这是他最终的结局。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5年3月15日 下午9:50

    对于历史任务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了解,而是随着你的文笔知道了谁东坡人生的建立,逐渐知道了评审的经历,细细阅读感慨万千,圆了历史和现在的的发展曲曲折折有所深入人心的课程,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向你学习多些正能量。

  • 一池烟雨的头像
    一池烟雨 2025年3月17日 下午2:59

    东坡本就不是从政的料,一生也多亏未从政。好在他文采熠熠,世代敬重。是福?是命?历代皆由政局定性,世人各自认知品评。您写的28篇伦东坡,内涵深刻,见解精辟,咱皆赞同。[喝彩][赞]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3月18日 下午11:42

    文学与政治是不同的,文学自己可以把控,政治自己很难把控。文学才能可以尽情发挥,政治才能必须得到赏识才能发挥。苏东坡是文学大才,或许政治才能也不弱,但他流芳百世的主要是他的文学才能,政绩也就在几个地方的具体事上。这就是不同的结果。学者讲得有根有据,明明白白。我写的是读后感。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3月21日 下午8:02

      @诚厚“文学与政治是不同的,文学自己可以把控,政治自己很难把控。”十分认同您的见解! 您总是有独到的见解, 给人启发! 只要有见解,读后感也是论文。

  • 陌上梦落的头像
    陌上梦落 2025年3月23日 下午3:07

    “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从宋神宗对李白和苏轼的评价上可以看出神宗对苏轼的器重,只是这种“器重”一直到高太皇太后临朝听政时才得以实现。

  • 皓月蓝空的头像
    皓月蓝空 2025年3月23日 下午8:44

    起起伏伏多舛的人生,也成就了脍炙人口的苏词。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