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故到清华学习,在学习之余,顺便游历清华,感受百年学府的文化氛围。
东大门校牌上的“清华大学”系毛主席亲笔,矫健潇洒。其后大门栅栏式,有车辆穿梭。校园街道宽广纵横,或高楼连山,或湖山环绕,草坪辽阔,松竹繁茂,有喜鹊乌鸦之属戏于林中,小桥流水,亭台轩榭,杨柳依依。
清华大学的大礼堂古城堡结构,上覆圆顶,四周各堆砌了一块巨大的三角顶楣,十字形的坡顶与最高处的铜面穹顶相辉映。门柱两丈多高的汉白玉四根,爱奥尼式,三个圆拱形门洞,浮雕富丽精致。
近春园里,两湖一河围绕着秀松簇拥的宝岛,十里荷花摇曳着日光云影,玉桥横卧于田田莲叶之内,芳树陶醉在海市蜃楼旁边。“水木清华”直栏横槛白玉雕就,楼边湖色岂画笔点成?望断曲水,自清先生犹在,不见当初的荷塘月色。
学堂大楼德国风格,青砖红瓦,坡顶陡起,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四大导师曾下榻于此,讲授国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紫荆园餐厅,广厦连云,可容万人就餐,哺育着天下学子。体育馆若古堡屹立,直对着长空流云,承载着国民健康。
而6000多亩的校园,亭台处处,楼阁隐隐,玉树婆娑,垂柳依依,芳草萋萋,蝉吟幽悠,鸟鸣啾啾,既有北方园林的恢宏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婉约丽秀,学府与园林如此珠联璧合。
漫步来到西院,这曾是朱自清先生的故居,想起来毛主席提到中华民族的骨气,其中之一就是朱自清宁可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漫步期间,除了微风拂枊,鸟叫虫鸣,听不到更多的声音,与一墙之外的市井喧嚣仿佛隔着两个世界。走过绿草坪,你能深切感到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从园厅到工字厅,从正门到二校门,无不渗透着浓厚的西洋气息。
清华风格秉真务实,慎密严谨,不事浮华。日晷上“行胜于言”几颗大字,就是精妙的阐释。偌大的清华园里,除了早晚潮涌一样的自行车,没有人声鼎沸,也没有书声朗朗,甚至看不到几个人影。
然而校风自强不息,如王国维、朱自清等大师们,于屈辱中抗争,从废坻上奋起,不受嗟来之食,不丧华夏之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哺育了华夏万千学子。
游览之余,使人深深感到清华文化底蕴的厚重,其实在人而不在物,如果说北大的恢弘在于严复、蔡元培、胡适的话,清华的光明就在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朱自清。精美建筑到处都有,然而学济天下的大师凤毛麟角。
游历清华,对我本身也是一种洗礼。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593
评论列表(6条)
清华现在进不去好几年了。原来傍晚会到近春岛看看大杨树。感谢你好文。你现在在清华学习?
@杨自记:那是很早以前了,现在不在了。
@沧海一粟:好的好的,谢谢你了。
我也曾经去参观过清华园。
@蓓蕾含香:学子的圣地,考不上清华,但都想去清华。
@蓓蕾含香:过去到圆明园骑车,都插清华,对里边熟,现在好几年了,感觉疏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