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来有趣,我的读书绘画启蒙,是从阅读连环画开始的。小时候正赶上建国之初,贫穷偏僻小镇的小孩儿都把连环画叫小人书,那时家家户户的生活刚刚解决温饱,小人书,在同学们的眼里那就是财富象征啊,自幼就羡慕有小人书的富裕同学家庭,那都是医生或是公务员的家庭,才能大方的为小孩儿购买小人书这种“奢侈品”。
没想到我十三岁那年“奢侈”了一把,那时我读初中二年级,正是疯狂的不顾一切画画的年龄,在县新华书店闲逛时,突然在柜台里发现了小人书《三打白骨精》,光是那精美的小人书封面就把我的心“俘虏”了,翻开散发着油墨芬香的小人书封面后,里面的精彩画面让我的小心脏突突地狂跳不止,颤抖着从内衣兜里掏出钱来,记得那本书贰角钱,我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这是我在中学食堂饭票当中攒下来的一笔“巨款”,那时候就知道这本书人物画的传神精彩,不知道的是,这本书名为《三打白骨精》刚刚荣获全国连环画创作大奖!
两年后到了美院才知道,《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作者很有名气,作者钱笑呆与擅长画猴的赵宏本两位先生,是强强联手的上海大画家,他们发挥各自的专长,结合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人物塑造、构图布局、线条运用以及主题表达上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小人书画面既动静相宜,又刚柔并济,每幅画面既精心构思又不失自然流畅。书中人物衣纹与画面背景的山石的描绘都透露出古朴典雅的气息。
仔细看细节,唐僧的袈裟褶皱里藏着吴带当风的飘逸,白骨精幻化的村姑裙裾上凝固着曹衣出水的细腻,哈哈,真是小人书里面藏着大学问啊!
我就读的的中学是自治区重点学校,学习节奏紧,但对画画走火入魔的我还是利用每个清晨,忙里偷闲地拿出砚台研墨,找出宣纸,打开连环画用毛笔临摹一幅过过瘾,心里数着孙悟空的筋斗云里藏着多少根银丝般的游云,计算着金箍棒劈开九重天时的留白如何分割画面。小人书的书香与松烟墨的香气在炕头上的饭桌上发酵,渐渐酿成我少年最初的审美启蒙。
每到周日,我就把这本小人书带到学校美术小组显摆,斯斯文文的同学顿时生龙活虎起来,他们的小脑瓜都凑到我跟前和我一起欣赏:
“看这卷帘大将,那打破琉璃盏的瞬间,碎玉飞溅的线条是不是很震撼?”
“看这孙悟空,不愧是齐天大圣,那抡起金箍棒打妖精的动作太给力啦!”
教室突然安静下来,八只眼睛凑在小人书前,一页一页的读,一页一页的翻,看大画家那墨线如何把神话定格成永恒。看大画家是怎样把那神奇的打斗场面构思成经典瞬间……书中出色的造型艺术、简练流畅的线条,令我们几个塞外学画少年深为叹服。沪上画家笔下的人物个个生动,呼之欲出。哈哈,不知不觉间,几个塞外初中生,已经和上海大画家在心灵上发生了艺术共鸣!
在动乱的特殊时期,我的绿色军挎除了红宝书外,也总带着这本”武功秘籍”——《三打白骨精》。学校停课时,我们几个“逍遥派”同学躲在宿舍偷着写写画画,画人体结构时想起孙悟空的翻转腾挪,练场景构图时揣摩沙和尚猪八戒和白骨精的几次生死打斗的分镜,那种对这本小人书的发自内心喜欢,成为我们一生的青春记忆。
如今退休在家的我,翻开这本六十多岁高龄的《三打白骨精》连环画,虽然书页已经卷边泛黄,可这里面藏有我们的青春足迹,再翻看这本小人书,忽然悟出艺术最深的魔力不在形似,而是那根穿过岁月依然鲜活的墨线里,那里面藏着多少人共同的青春魂魄。钱笑呆,赵宏本两位绘画大师的笔尖早勾连起时光的经纬,让我们这些在不同时空临摹的学画少年,在墨香弥漫处悄然相遇。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5918
评论列表(24条)
看到李老师的博文,好开心。我的好几套小人书不知丢到哪里去了。。非常可惜![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解世权:谢谢世权老师的评论,小时候收藏的小人书,流失很正常,可那些少年美好阅读记忆,留在心里啦!
真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李老师看的是绘画技巧,构图线条。我看的是画面漂亮。三打白骨精我记得有两种版本,一本是画的,一本是电影剧照。那时候不少电影都成了小人书。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等都有不同版本的小人书。
如果现在再把当年的小人书原汁原味的再版,我想一定会有不错的市场。
@地质之花:谢谢您的精彩评论,现在确实有出版社重新出版这些精彩的小人书,我就购买了全套的《三国演义》,只是比原来的小人书尺寸略小了一些,意思还在!我的孙子辈的几个小孩子都喜欢看。问候您春安!!
专业就是专业,我们小时候看小人书就是看故事情节,看热闹。喜欢画画的人专看绘画的细节。这就是差距。
@漫言华语:谢谢大姐的精彩评论!我们那时候也是看个热闹,小孩子就是喜欢描画妖魔鬼怪神仙道士,画起来开心!
好像每个人的读书启蒙都是从看连环画开始的, 连环画几乎是所有人都有的童年记忆。学美术的李老师对连环画当然格外钟情!
@轻品慢尝:我们少年时期,绘画书出奇的贵,小人书是最便宜的绘画样本啦,我学会画人物的各种动作,就是从小人书里学到的,最有意思的是1965年我们美术系招生试卷就是临摹小人书,不会画人物考不上!
真羡慕你能把这些连环画收藏得这么好,我们小时候买过无数的连环画,家长给我们的零用钱全被我哥哥买了小人书,整套三国演义,整套西游记、整套红楼梦,那些画非常细致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可惜文革中全没了,一本都没留下。
@四格格:哈哈,我收藏的连环画也大部分流失了,小时候收藏的小人书,流失很正常,但文哥中流失就不正常,那是个革文化命的运动。但那些少年美好阅读记忆,留在心里就是最大的收获啦!
深情回望少年时代迷恋小人书的往事,对小人书的痴迷与解读,细节与心理活动生动鲜活,呼之欲出,感人至深。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的精彩回信,您的解读温暖感人!!
这个连环画我小时候也看过无数遍,非常引人入胜。现在看着这些画面都觉得亲切。
@难诉相思:好作品是能世代相传的,艺术的魅力啊!!!
现在也时兴出版连环画了,但新版远远比不上我们曾经看的老版,不管是画技还是装璜,总是差了点意思。
@四格格:现在的画家质量参差不齐,出版物质量每况愈下!建国之初的国家大画家为一本连环画,不辞辛苦,反复雕琢,不求回报,所以好作品,经典作品层出不穷!
小人书是童年的记忆,也是那个时代的象征,我家就有一套三国演义,有时候翻出来看看,回味哪些与小人书相伴的日子。
@含羞荷:《三国演义》连环画是一套经典作品,那里面的《白门楼》里画出吕布之死,到现在还印象深刻!!有回忆文章说毛主席在工作之余休息时,也愿意翻阅小人书!
画家对少年时代痴迷小人书的回望与解读,极具画家的视角与专业水平。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的评论,小时候的故事印象深,写来写去还是少年时代有意思!
美猴王三打白骨精,李先生智能胜悟空。经典传承。[喝彩][赞]
@一池烟雨:哈哈,谢谢一池烟雨老师的精彩评论,问候您春安!!
李老师对连环画《三打白骨精》有着六十年不忘的情结,并且由此连环画生出毕生的爱好,还衍生出生动的文章,使同道者产生共鸣。
@淡墨:谢谢淡墨老师的精彩评论,从小喜欢小人书,《三打白骨精》是连环画中的经典之作,至今无人超过,老来无事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也很有意思!问候老师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