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实习将近用了大半个学期的时间,多数学生是在市区中学实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回到他们所在的县中学实习去了,只要回校时有一份实习指导老师的评语,实习学校的鉴定就行了。二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跟着班上的辅导员老师在市区实习,班上有几个女生不在这批在市区实习的人中。
实习是顺利的,当过民办老师的苏德义,又当过民工团的安全干事,还当过民工师的事务长,在公众面前说话习惯了,没有怯过场,现在读了将近三年的师专,不用说专业知识掌握了不少,就教学而言,平时留心老师的教学风范,实习时观摩人家原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看得多了,也让他知道如何把控上课时的那四十五分钟,这比其他没有那分历练的人老练多了,因此,实习对于苏得义来说,一切顺利,评价颇好。
实习结束了,各县教育局的人来到学校,与自己那个县的毕业生开座谈会,说的话无非是家乡领导推荐你来读书,说明是家乡的人民在培养着你,你要知恩图报,要回县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离校的那一天,苏德义看见曹丽娟是被两个文质彬彬的男生接走的,有同学说,曹丽娟是被J市文化局的人接走的,上了一辆黑壳的小轿车。苏德义认为,这是必然的结果,不过,曹丽娟的那个语文老师未必是她的未来的那一半,曹丽娟的心大着呢!
“苏德义!”这时,有人叫着苏德义的名字,很耳熟,苏德义循声望去,东坡大队的杨书记从远处走来,老远就说:“终于等到你毕业啦!苏溪河等着你呢!”
苏德义笑着说:“你还怕我食言?我是那样的人吗?”
杨子超说:“那不见得,刚才还听外面有人说,你们有个女学生到外市攀高枝去了,辜负了家乡领导的推荐,也辜负了家乡父老的栽培的。
“话不能那么说,那个女生到外市去,是谋求发展去了,这不是什么坏事。”
“照你这么说,你也不想回东坡啦?要在城里谋求发展?”
“县教育局来人和我们座谈了,我表示的态度是回县,回家乡!估计我的人事档案县教育局已经拿走了,回去只等教育局的安排了。”
“我推荐的人哪会有错?”杨子超拧着苏德义的行李,在前面大步走了,苏德义和同学道了别,也走向了回乡的路。
这正如苏德义在笔记本上写的那首《东坡引》那样:
须记归乡路,
还忆乡人嘱。
莫忘东坡生计苦。
寒鸦知反哺,
寒鸦知反哺。
故歌凄楚,思续如堵,
怎忍听,孺子哭。
决心本自难时出。
乡孺要救赎,
乡孺要救赎。
(全文终)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5894
评论列表(18条)
苏德义初心不改,一诺千金,这样的心性与情怀,岁月也无法改变,在未来的日子里越发星光璀璨。我喜欢苏德义看人看事的视角,好开阔,好包容,有海纳百川的襟怀。
@锦瑟黎燕:黎燕老师对文中主人公性格的评品,深邃精致,高度褒奖,让人动容,谢谢老师的美评。
立志回乡,初心不忘,为家乡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大格局,好榜样!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老师对主人公的赞许与鼓励
相信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苏德义回家乡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
@难诉相思:谢谢蒋院的访读与美评,干在乡村,教师这一行,很难有大作为的,
苏德义回到家乡,也许会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也许会成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领导人。祝愿苏德义大有作为。
@地质之花:谢谢老师的访读与雅评,顺祝老师福安。
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一切服从组织安排,这是当年最正确的人生观。不管是回乡还是留城,只要初心不变,苏德义都能做到最好。
@四格格:谢谢老师的美评,那年月,被推荐读师范学校,毕业是不愁分配的,但去向多半哪里来回哪里去,留城市里,那得有大背景才行,苏德义终归吃商品粮了,比起在东坡受罪,情境好多了。
毕业了,是一段生活的结束, 也是新生活的开始。苏德义的人生一定有好风景!
@轻品慢尝:谢谢轻品老师访读与美评,苏德义的人生,终于有了转折。
也算大团圆结局,苏德义由一个农民,凭着自己的正直、善良和灵性,终于成了光荣的教师。按正常轨迹发展,他应该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鸣虫:谢谢鸣虫老师坚持读完拙作并留下精彩的评论,苏德义的人生,在被推荐上学发生转折,成为老师后,发展的空间缺受限了。
淡墨老师的精美小说,收尾好有意境与文采,《东坡引》字字珠玑,极具节奏感与音乐感,意境高远,将苏德义的赤子之心与学有所成美轮美奂呈现。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的深邃评品,高度激励,东坡引,原本词牌名,在文中与地名扯上了关系,所以成了题目。
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苏德义来日方长。
@四格格:谢谢格格老师关注与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