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为了积累“鸿鹄组”代餐的素材,开始在清晨诵读张孝祥张于湖的词作,轮到《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这篇时,顺带着就去查了“香囊未解”一句背后的典故,然后意外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事儿,算是提前给未来的儿童心理教育打下些微薄基础吧。
典故出自《晋书·谢玄传》,原文如下:“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 即焚之,于此遂止。”白话意思是,谢玄年少时喜欢佩戴紫罗香囊,他的叔父谢安为此很是忧患,又不想伤了孩子自尊心,于是便和他以该香囊为赌注来做游戏,赢了便把香囊烧掉,于是谢玄的这点小爱好也就到此为止了。
莫看就这么短短一句话,真要研究起来,里头可是大有乾坤道场。
首先我们知道,魏晋时期男子打扮似阴柔女儿、行为举止娘娘腔那是常态,身处时代中的谢玄也概莫能外,而且青少年追随潮流打扮下自个儿也是挺正常一事。若是生在寻常人家、资质平庸倒也罢了,但他偏偏生在顶尖豪门之中,偏偏天赋异禀,还偏偏摊上个想把他往正道上匡扶的好叔父。
谢安虽身为封建大家长、贵为一国宰相,却也很难得地没有染上老子最大、说一不二的专制蛮横通病。他清楚地明白青少年成长发育的心理特点;明白心病一旦烙下便再难消去,且大概率造成日后人格不健全,甚至祸及他人;更明白谢家要想可持续性发展,在朝野中继续全方位占据顶梁柱地位,就一定要及时把面前这块璞玉打磨出来。这娃娃将来可是要做大事成大器的人,堪任国之栋梁的男儿就该有豪杰雄风、撑起一片天地江山才是,怎能同俗世中这些涂脂抹粉、扭捏作态之辈同流合污呢!
于是,他没有进行口舌上的冗长念叨,也没有施以拳脚上的粗暴殴打,而是选择了青少年普遍喜爱的方式:游戏。具体方式与经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按照自己的心愿成功地赢了,当然这里也可以视作是一种半作弊式的降维打击:中年人跟青少年隔着一二十年的积累功夫来对垒,那可不是手到擒来的赢么!于是愿赌服输,谢玄交出了佩在腰间的紫罗囊,看着叔父亲手把它化作了庭院中那一堆灰烬一缕青烟。然而事后,他那聪明脑瓜立刻也就明白了叔父的一番苦心,于是又是一个感天动地的典型励志故事了。
当然,我猜想着,以谢玄那堪称“芝兰玉树”的聪颖敏悟程度,他很可能不是在事后,而是在叔父笑眯眯和他说“赌注是你腰间香囊”那一句时,就已经反应过来对方的真实意图与良苦用心了。然而既做戏便要做全套,既然对方想给我个体面台阶下,那就干脆奉陪到底好了。所以,他也就配合着利索输掉了游戏,于是双方的心愿都完美达成了,台阶都下得特别体面优雅有品位,甚至能在史书上传为一段美谈。怎么说,这就是传说中能以八千精兵破百万大军、死后还能入选“武庙六十四将”、配享万世香火祭祀的所谓主角光环吗,青少年时期就已经见出这等不凡苗头,简直恐怖如斯啊。
这两位不愧是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不愧是肩负当时国运走向的顶尖精英。短短一句话背后,首先长者需要克制住自己在明面上的纠偏欲,改用对方喜爱且不伤自尊心的方式,这就要求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灵活变通的能力;其次,长者成功赢了游戏,这就要求有足够的能力手腕来达成自己的心愿;最后,幼者没有愚钝到烧完这个再佩下一个,乃至转投其他声色犬马的爱好中去,这就要求有高度的清醒自持、一点就透的灵敏与“传信尽在不言中”的聪慧头脑——都是体面人,把话说尽说直,那可多没劲啊。想想叔父的良苦用心,他老人家既然给了这个小机会,那就得赶紧把握住,之后也千万不可再犯了。
换用到我自己的层面,这当然也可以作为珍贵的教育经验:当孩子出现跑偏苗头时,就算自个儿看不顺眼,也万不可直接加以粗暴毁坏或唐僧式唠叨——那会在幼小心灵里印下终身级伤痕——而是首先要以对方也喜闻乐见的方式,委婉传达出“这样做是不好的,希望你能改掉”。人家要有谢玄那号一点就透的天赋那自然皆大欢喜,若实在不能理解,不妨就把话挑开直说,毕竟有效沟通是很重要的。成天念经万万要不得也,至于武力,那是山穷水尽后没有办法的办法。
所以培根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 虽然目前还是八字没一撇的状态,然而可以想见大概也就是几年内的事。有此典故在前作当头棒喝,或许在未来的儿童心理教育乃至更广层面上,我就可以充分汲取人家这点智慧,更加明智地对人对事,不给自己乃至旁人添堵造业了。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5738
评论列表(4条)
古人教育孩子是很有一套的,后来也可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就放羊了,因为这时候国家把计划生育列入法,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独生子女成了家中宝,为所欲为放任自流,故而成大器的不多,
@晓舟同志:“养孩子的难度远远大于修核电站”,姜前辈这句话是很真实的。在如今放开多胎的背景下,我等适龄青年更需多加警醒学习了,争取时时修身立德,不为未来社会输送阿飞or废柴or败家子。
这个故事好, 教育是门大学问, 教育者会教育, 受教育者有悟性。你对故事的理解、分析都好。两面剖析, 还有自己的领悟。
@轻品慢尝:越读史书越觉得,那些浓缩话语背后信息量是何等巨大。得益于今日之信息化世界,我这市井草民也能偷师两招顶尖人物的教育方式了[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