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只想去吃一顿麦当劳,没想到却发现了一洞天。
那天,在街头瞎逛了半天,感觉饿了,正好前面不远处有一家装璜还算不错的麦当劳店,便拐了进去。
走过店门时,我看到店玻璃门的侧边竖着一个漂亮的广告牌,便多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的是:下一站,顶峰见。呵呵,这谁呀,好大的口气,我心中暗想道。
在座位上等餐时,发现这家麦当劳店有一个后门,后门虽不大,却是落地玻璃门。透过光亮的玻璃,我看到里面陈列着一排排书籍,门的后面居然是一个图书馆,哦,餐饮与文化连上了呀。
我好奇的推开玻璃门,走进里面的图书馆,不由得惊了一下,果然是另一洞天。这不仅是图书馆,还是一个非常大的图书馆。在外边看它不显山、不露水的,内里那可是有规模、有档次。几个宽敞明亮的大厅连在一起,一排排书架,一个个书台,上面整整齐齐、形形色色的书籍,有的是叠垒着,有的是陈列着,这让我喜不胜喜。于是,我慢条斯理的徘徊在这一排排书架中、徘徊在这一个个书台前,浏览上面一本本书籍,远古的、当代的;国内的、国外的;典籍的、通俗的;名人的、凡人的;文艺的、科技的;精装的、简朴的;科幻的、动漫的;成人的、少儿的;林林总总。
难怪它敢那么大的口气,难怪它敢说:下一站,顶峰见。谁能说不是呢,书就是知识的载体,群书就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就是学习知识,不断读书就是在知识的大海中不断翔泳、不断读书就是向着知识的高峰不断攀登;说不定下一站就站在了顶峰上。
图书馆的装饰非常不错,宽敞 、典雅、安静、大气。
平面的大厅装成了复式楼,还是三层复式。二层楼是一长排木头阶梯,阶高约有十几级,我想它们就是充当了馆内的座椅,可供读书人使用。四周围栏上安装了一排排灯光,乳白色的光源,使大厅的光线柔和又明亮,舒适而宜读。读书人是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这阶梯上任选一个座位,互不干扰,舒舒服服安心的坐下来慢慢阅读。此时正是午餐时分,图书馆的人不是太多,尤显得空旷、安宁;当然也有几个早来的读者已安安静静的在木阶梯上占好了位置,不发出任何声响的坐下看书了。
另外,连接复式第三层的是木制楼梯,走上这架古香古色的木制楼梯,迎面来的是一个宫廷式的圆拱大门;走进圆拱门往里望,仿佛还可通往更深处,而头顶上悬挂有几串小圆灯,也是柔和的乳白色光霭。正是这圆拱大门,正是这顶头圆灯,正是这隐隐约约纵深处的幽静,让一个有档次的现代书香大厅,多了几分远古儒雅的书院气氛。
这个图书馆的设计是相当巧妙的:一是圆拱大门后的纵深处,那是可展开无穷无尽联想的地方,仿佛里面隐藏的是无穷无尽的奥秘;这样的设计营造出了一种此处深得可探幽的意境。二是将一个平面大厅复式为三层楼,仿佛是一座层叠的山峰,从山脚到山腰,从山腰到山顶,一步一步向山顶攀登,这样的设计让人能臆想出一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来。
精心为读书人营造出这样好的读书氛围,我想,设计师的意图,旨在告诉那些愿意在知识海洋中翔泳、愿意在知识山峰中攀登的孜孜学仕们:有志者,事竞成。只要肯努力,下一站,顶峰见绝对不是幻影。
书山书海,是诱人的;它引起了我购书的欲望,一次选了七本书,三本外国文学,三本历史文学,一本迟子建散文精选。
我喜欢买书,曾经一口气一次买了十四本书,因为它们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书,每本都割舍不下。
其实我没有“下一站,顶峰见” 的宏大远见,更没有“下一站,顶峰见” 的聪明才智,所以我也远远达不到“下一站,顶峰见” 水平的高度,这不是谦虚,是自知。尽管这样,并不影响我看书买书的积极性。我非常欣赏、也非常赞同白岩松先生在他的《读书终是读自己》一文中写的:“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本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他这一段话深刻的阐述了我为什么买书、为什么读书的目的。
虽然我不行,但我相信有很多人是能行的,他们有智慧的高度,他们有努力的速度,他们有坚韧的态度,凭这些就完全可以促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攀登,他们完全可以像这个广告牌一样,自信的大声说:下一站,顶峰见。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5637
评论列表(50条)
这个图书馆(兼书店)的选址和设计太有创意了, 它建在麦当劳的“后花园”, 吃吃喝喝进去逛逛, 别有洞天, 先喂可喂,再去补脑。那个广告语很霸气, 语意双关。长见识了, 谢谢你的介绍和感悟。
@轻品慢尝:上次偶然性的发现,引出一段必然性的文字,你说得对,麦当劳只是填腹,图书馆才能补脑。
有志者,事竞成。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下一站,顶峰见,
无限风光在险峰,绝对不是幻影。
@阳光笙箫支剑笙:有志者,有能者,是能站在顶峰的。
格格视角独特,逸枝旁出,让建筑与书香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相互成就,让人对这样的图书馆格外喜欢与惊艳。
@锦瑟黎燕:偶然中的发现,引出一篇必然中的文字。
这个图书馆设计的非常好。如果里面有好书,那就更完美了。
@地质之花:里面的书很多,我就买了。
太好了,先解决肚子的问题,再解决脑子的问题,摆布合理。规模不小的书店,应该还有门,不会只有麦当劳一个门吧?年前,我与老伴逛观前街时,故地重游看了新华书店,内部设计与格格看到的书店差不多,大多数书不买也能看,看多长时间没人管,那是亲读者。麦当劳那个广告是双赢的。
@诚厚:图书馆还有大门,只是我们先进了麦当劳,没注意它的大门,幸亏麦当劳的后门可进去,才发现了有这么大一个书店。
偶然推开玻璃门,发现别有洞天。快餐饱腹,书香怡绅,这设计很有创意。
@雨凌:书可饱腹,那是圣人;我们是凡人得先饱腹,再考虑补脑。
命题新奇,“下一站,顶峰见”,文章扣题,餐馆——图书馆;先索取食物,再汲取精神养料。格格老师的文章,辞采美丽,意蕴深刻,给人启迪。
@淡墨:谢谢老师精湛的评论,可见再买多的书也成不了圣人,我仍是凡夫俗子一个,以先填饱肚子为要。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格格读懂“山顶见”,读懂图书馆的布局、意境和内涵,是文化人特有的欣赏力。[赞][赞]
@晓舟同志:这是别人的创意好,我是借花献佛。
格格有慧眼。见麦当劳店门口“下一站,顶峰见”广告牌,他人觉得莫名其妙你却有兴趣去探索。发现店内后门连着一个图书馆时,惊喜溢于言表。对图书馆的描绘中,对知识多元性的敏锐感知,展现了你非凡的欣赏力。看到了各种装饰元素,更理解复式三层楼象征着知识山峰,激励人们不断攀登,精准捕捉到了图书馆的装饰用心。知音难求,这顿麦劳应兔单。[微笑]
@晓舟同志:看来,这家麦当劳会沾尽图书馆和光了,虽然我不知道设计师的真正创意是不是这样,但它可以令我想象。我相信如果是这样,那这个设计师肯定是很有才干、学识的。
被你的才气折服,写得真好!
@2272 张英辅:谢谢,我这是展开想象了。
这个麦当劳店太有创意了,相信此举会吸引很多文青去光顾和消费。
@难诉相思:图书馆里有那么大的梯阶作座位,应该可以容纳很多读书人,光是这一点就很有吸引力了。
将阅读,视为登顶之旅,这样的情思,好有境界,给人以无比开阔的想象空间与精神引领。
@锦瑟黎燕:这只是我的想象,也许在别人眼中会有更多、更好的理解和想象。
这样的图书馆,好时尚,好有格调,令人神往。
@锦瑟黎燕:现在纸质书籍销量堪忧,图书馆也得想方设法吸引读者。
这样的商业创意很有眼光,值得大赞!在一个大众吃饭的地方,装扮出一处散着淡雅书香的所在,真是高人所为!那句“下一站,顶峰见”就非常牛!
@鸣虫:这就叫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格格心有阳光,有美,有积淀,因而,总能发现让人眼前一亮,回味无穷的美。
@锦瑟黎燕:身边的一些小事,偶尔发现还是很有趣的。
品鉴格格的一篇篇精美佳作,感受到情怀、视角、文字之美,与此同时,也感受到格格完全拥有自我的一片天空,生活好有情致与格调。
@锦瑟黎燕:我们同在一片天下,美好的我们共同拥有。
下一站,顶峰见。谁能说不是呢,书就是知识的载体,群书就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就是学习知识,不断读书就是在知识的大海中不断翔泳、不断读书就是向着知识的高峰不断攀登;说不定下一站就站在了顶峰上——好喜欢格格对图书馆,对书籍、对阅读的深邃感念,让人深度共鸣。
@锦瑟黎燕:很多人都能做到下一站,顶峰见。
回望当年,图书馆给了我们太多的欢乐,让我们在喜欢的书海里畅游。与图书馆相伴的岁月,刻骨铭心。
@锦瑟黎燕:书店、图书馆、阅览室,这些地方陪伴过我们多少时光。
一座城,有像样的图书馆,这座城就有了精气神,人们的文化生活就有了高度与厚度。
@锦瑟黎燕:现在纸质书销量有限,图书馆要吸引人,也得出高招。
长沙这样的开放图书馆真好,读者可自主阅读喜欢的书,美在其中。
@锦瑟黎燕:本来去图书馆的人就不多了,再不开放就人更少了。
餐饮与文化联袂,这样的现代意识与风尚,对纸质书籍的推介,大有裨益。
@锦瑟黎燕:书籍既然成了一种商品,就不得不考虑商机了。
当下,电子书的方兴未艾,对纸子书冲击好大。这也是纸子书经受磨砺与创新的新机遇。
@锦瑟黎燕:现在的纸质书远远比不上以前的纸质书,我选书时尽量挑那种接近以前那种排版、印刷质量的书。有好多插图多过文字那种,我是绝对不买的。
“下一站,顶峰见”,谁想出来的,该得奖。书山有路勤为径,只要勇于攀登,虽然到不了顶峰,但会离顶峰越来越近。格格也是如此!
@诚厚:就是,我也在想,能想出这种点子的人,应该可以上顶峰。
下一站,顶峰见。——这设计,不俗!
@皓月蓝空:创意高端。
人生总有下一站,顶峰之处透书香。别有洞天,这样的设计让人惊喜。
@陌上梦落:虽说高处不胜寒,但人向往的还是顶峰。